正文

俄羅斯2019-4

(2021-06-13 13:45:31) 下一個

莫斯科掠影Moscow Here and There

莫斯科地鐵

莫斯科地鐵聞名於世,除了它的規模(總長397公裏,平均日載客近700萬人)之外,主要是說它的深和它的車站的豪華。在莫斯科的時候我們每天都乘地鐵,對於這些特點有了自己親身的體驗。

我們感受最深的就是莫斯科地鐵的效率。我們到莫斯科那天正好是下班的高峰時間。因為帶著行李,事先論證了很長時間到底是坐地鐵還是打車。最後決定坐地鐵。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對的。高峰時間的莫斯科地鐵雖然人很多,但車也很密集,差不多每一分鍾就有一列車。車上人不少但也不擁擠。帶著大小行李沒有任何困難。地鐵單程票55盧布,一次買20(後來沒有這個選擇了)或60張可以省很多。一張卡可以多人合用,也可用於公交。

莫斯科地鐵的確很深,長長的滾梯一通到底。沒有安檢。多數車站都有3條滾梯,用於高峰時間調節運力或檢修時不耽誤使用,是很聰明的設計。總的來說莫斯科地鐵已經相當老舊,地鐵站通常設在大樓的底層,通常隻有一個進出口,有的時候還真不太好找。地下的空間也不大, 沒有商店。

莫斯科地鐵的每個車站都有自己不同主題的雕塑。隨著歲月流逝,那些原來的雕塑壁畫雖然失去了往昔的光彩,但仍然難掩其舊日的輝煌。下圖是革命廣場站表現衛國戰爭英雄形象的浮雕。

革命廣場站有很多表現工農兵形像的銅雕。這隻軍犬顯然最招人喜歡,嘴被人摸的閃亮。

基輔車站Kievskaya Station的特點是馬賽克壁畫。這幅表現的是內戰時的場麵。

遊擊隊站Partizanskaya Station的遊擊隊員雕塑

 

莫斯科大學Moscow State University

建立於1755年的國立莫斯科大學MSU,位於莫斯科近郊的麻雀山Sparrow Hills上。麻雀山蘇聯時期叫列寧山,是莫斯科的製高點。莫斯科大學的主樓建於二戰後的1947到1953年。其塔樓高240米,直到1990年都是歐洲最高的樓。大樓有5000個房間,樓道總長33公裏,應該足夠把全校的5萬多師生都裝進去。

莫斯科大學是俄國最早的大學,於1755年由詩人,物理和化學家萊蒙諾索夫發起,伊麗莎白女皇下令建立,當時的正式名稱是莫斯科帝國大學。莫斯科大學250多年來一直是俄國的最高學府,出過13個諾貝爾獎,6個菲爾茨獎,和1個圖靈獎獲得者。文學方麵的著名校友包括契柯夫和圖格涅夫。主樓前的銅像就是萊蒙諾索夫。

莫斯科大學主樓細部和青銅雕塑

這個主樓是莫斯科七姐妹建築之一,屬於典型的蘇聯或者斯大林建築風格。1950-60年代很多中國大學主樓應該都是以她為藍本的。比如南開和清華(缺塔樓)。但無論從體量上還是建築的精美程度上這些樓和莫斯科大學主樓都相去甚遠,根本不在一個水平上。

 

凱旋門和勝利廣場

莫斯科凱旋門。為紀念俄軍在1812年戰勝入侵的拿破侖軍隊而建於1829-34。

凱旋門及其附近規模宏大的勝利廣場和勝利紀念館位於莫斯科西麵的製高點博克洛納亞山Poklonnaya Hill上。博克洛納亞在俄文中是鞠躬,致敬的意思,是說從西麵來的人要在這裏向莫斯科致敬。1812年俄軍統帥庫圖佐夫在這裏的一間木屋裏決定放棄莫斯科。幾天後拿破侖在這山上等著俄國人給他送來克裏姆林宮的鑰匙,結果他等來的是一片大火。紀念館和紀念碑為紀念衛國戰爭建於蘇聯時期的1968年。

勝利紀念碑Monument Pobedy高141.8米,碑的上麵是勝利女神,下麵是莫斯科的圖騰聖喬治屠龍雕塑(被擋住看不見)。騎馬吹號的天使雕塑是勝利紀念館屋頂上的。

勝利廣場的“城市的軍事榮譽紀念碑”的基座雕塑。從早期的大公們到沙皇及其將軍再到蘇聯士兵都有份。

紀念館內的英雄和母親雕塑,由穿軍裝持槍的少年少女誌願者護衛。

紀念館內有許多表現各個戰役的實景雕塑。

衛國戰爭絕對是俄國人最感自豪的一件事。這一點可以在俄國各處體會到。德國人的入侵使在斯大林殘酷壓迫下的蘇聯人民重新團結起來,浴血奮戰付出重大犧牲最後取得偉大勝利。紀念館在表現勝利的光榮與驕傲的同時並沒有過多地表現對敵人的仇恨與複仇的快感,而是著重表現了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寶貴,體現了現代俄國人的戰爭觀。

紀念館裏排練節目的孩子們

館外樹林裏的炮車雕塑

勝利博物館旁的“人民的悲劇”雕塑

城市雕塑

莫斯科河邊有個雕塑公園叫Muzeon Park of Arts,也叫“倒下的英雄公園Park of the Fallen Heroes ”或“倒下的塑像公園Fallen Monument Park”。是在展覽現代作品的特列季雅科夫美術館新館外麵的空地上展示各個時期各種風格的雕塑作品。蘇聯倒台後人們把從莫斯科各地拆除的蘇共領袖像運來丟到這裏。據說第一個被丟進來的是契卡最早的頭子捷爾任斯基,可見他有多遭恨。除了馬恩列斯外,還有勃列日涅夫(下圖)等蘇共領導人的。這些塑像開始都是東倒西歪地隨意放在地上,倒是從字麵上和“倒下的塑像”吻合,後來才被立正起來的。在原東歐社會主義陣營各國都有類似的雕塑公園。甚至在阿爾巴尼亞的地拉那都在牆角看到過擺在一起缺鼻子少胳膊的列寧斯大林霍查的塑像。

公園裏的極權主義政權受害者紀念碑Monument to Victims of Totalitarian Regimes

雕塑《等待》。等待誰?是奔赴戰場的兒子還是被蘇維埃政權抓走的丈夫?

在彼得大帝紀念碑下跳舞的“舞者Dancers”

雕塑公園的另一端是特列季雅科夫美術館的雕塑館,擺放不下的藏品就在館外展出。其中不乏生動的佳作。

公園內的紅軍雕塑

驕傲的士兵和剛巧擺放在他身後依偎在一起的母女。其中的寓意耐人尋味。 

公園南門外高爾基公園對麵的群雕《勞動者的光榮(世界和平)》

和歐洲其他城市一樣,莫斯科也有很多雕塑散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下:偶遇街心花園中的肖洛霍夫銅像

肖洛霍夫以描寫俄國內戰時期的頓河哥薩克生活和命運的小說《靜靜的頓河》聞名,生前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列寧獎金和斯大林獎金。是蘇聯時期為數不多的東西方通吃的作家。

肖洛霍夫銅像背後表現水中戰馬的雕塑。

俄國國家圖書館。門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雕像。對遊客開放。我們進去轉了一圈。

雕塑《兒童是成年罪惡的受害者》。2001。大實話,孩子的壞都是大人教的

位於克裏姆林宮宮牆外西南角的弗拉基米爾大公銅像。高17.5米,建成於2016年。

弗拉基米爾一世是10世紀末11世紀初的諾夫哥羅德公爵和基輔羅斯大公。他先在王位爭奪戰中戰勝兄長,然後經過多年戰爭開疆拓土,並引進東正教,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現代俄羅斯領土和精神的基礎。俄國人對弗拉基米爾極為推崇,稱他為Vladimir the Great,相當於弗拉基米爾大帝,和Peter the Great(彼得大帝)一樣的稱呼,雖然當時的俄國還不是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帝國,弗拉基米爾也沒有沙皇的頭銜。

銅像後麵的青銅浮雕,記述的是弗拉基米爾受洗成為東正教徒的場麵。普遍認為率領俄羅斯人民皈依東正教是弗拉基米爾對後世俄國影響最大的決定。

弗拉基米爾一世之前的俄羅斯各公國人民並沒有統一的宗教信仰,很多人信仰多神教。弗拉基米爾認為有必要為他的人民引入一個新的宗教。據史料記載,他派人四下考察世界上不同的宗教。使者回來匯報說穆斯林禁酒禁食豬肉,好像人人都不快活。弗拉基米爾認為俄國人離不開酒,第一個就否決了。對於猶太教,大公認為猶太人連自己的土地都守不住,太失敗,顯然已經被上帝拋棄,也不能信。最後剩下西羅馬的天主教和東羅馬的東正教。去君士坦丁堡的使者向大公形容了拜占庭教堂儀式難以描述的神聖輝煌,令人簡直分不清是在天上還是人間。相比之下天主教的儀式就平淡無奇。弗拉基米爾馬上拍板引進東正教。

實際上弗拉基米爾發展和拜占庭的關係的目的還有推進貿易等經濟因素。公元988年弗拉基米爾一世向君士坦丁堡求婚,求娶皇帝的妹妹。此前羅馬皇帝的公主從來沒有下嫁給“蠻族”過,曾經拒絕過德國和法國國王的求婚。但當時拜占庭需要基輔羅斯的幫助以平息克裏米亞的叛亂,就答應了弗拉基米爾一世的求婚,條件是要他皈依東正教,弗拉基米爾照辦。後來教廷反悔,弗拉基米爾出兵相逼,終於娶得公主歸。

在弗拉基米爾的強力推動下東正教很快成為俄國占統治地位的宗教。當1453年東羅馬拜占庭帝國亡國後俄國教會更繼承其衣缽成為東正教新的中心。蘇聯時期甚至在共產黨的強力壓製下教會都沒有消亡,並在蘇聯解體後迅速回歸。信仰是俄國人的精神寄托,靠著它堅韌的俄國人才能度過漫長的千年封建專製和共產暴政的苦難歲月。在俄國的日子裏隨處可以感到東正教深入俄國人民的精神生活。俄國各地的教堂比任何國家見到的都更多,建築更宏偉,也裝飾得更加金碧輝煌。

弗拉基米爾後來被羅馬教廷和拜占庭封聖。正是因為他,基督教的疆界才擴展到遙遠的東方。

東正教雖然和基督教一樣信仰上帝,但從內容到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區別。僅從表麵上觀察,在宗教儀式的輝煌程度上東正教不但遠勝在美國占主流的簡樸的新教,也超過羅馬天主教。東正教堂往往從裏到外都是富麗堂皇,金光閃閃,內部從四壁到頂棚都繪滿了聖像和宗教故事。基督教禁止偶像崇拜,除了上帝以外不能崇拜任何人或物。但東正教教堂裏卻擺滿了從聖母到聖徒數不清的聖像。

基督教和東正教的十字架是不一樣的。

俄國東正教在基督教十字上加了上麵一短橫代表耶穌的罪名牌和下麵的斜杠代表踏腳板。(上圖取自網絡)

基督教和東正教教徒劃十字的方式也不同。基督教是上下左右,而東正教是上下右左。

東正教同時又是將俄國與歐洲聯係在一起的紐帶,但其與基督教的差別幾百年來和民族,政治製度(從沙皇到蘇聯到今天的普京俄國)的差異一起阻止了俄國和西方世界的進一步靠攏融合。設想一下如果當年弗拉基米爾大帝選擇的是羅馬天主教,今天的俄國和世界又會是怎樣的呢?

Kaluzhskaya Square廣場上的列寧像。曾經無處不在的列寧像有些已經倒在倒下的塑像公園裏,有些還高高地矗立在街頭。感覺在小城鎮和工業城市,列寧同誌是一個更普遍的存在。金環幾乎每個城鎮都有一個列寧廣場。

悲傷之牆The Wall of Grief(政治迫害受難者的紀念碑Pamyatnik Zhertvam Politicheskikh Repressiy Stena Skorbi)。紀念碑於2017年10月30日揭幕。俄國總統普京和莫斯科教區大主教出席了典禮。它是為了紀念1920-1950年代斯大林統治時期因政治原因被殺害的大約75萬以及更多的死於饑荒的蘇聯人民。牆上用多種文字包括中文刻著“記住”,“銘記在心”。悲傷之牆與“極權主義政權受害者紀念碑”以及“人民的悲劇”等雕塑表現了俄國人民和社會在曆經劫難之後對專製製度的深刻反思。隻有這樣才能防止悲劇不再重演。相似的悲劇同樣在中國發生,為什麽我們從來沒有認真反省,使得某些人至今仍然能夠在奔向專製的老路上疾走?

商場,劇場和街道

斯摩棱斯克站附近的Azbuka Vkusa超市整潔明亮,食品質量高很像美國的商店但價格隻有美國的一半左右。同樣價錢基本上是把磅換成公斤。店員看到我們就往魚子醬櫃台前領,突顯國人的大款風範。魚子醬價格昂貴,但伏特加卻便宜。BELUGA NOBLE隻有10美元多一點,打折7刀多。可見高檔魚子醬是哄老外的,酒是自己喝的。關於俄國人生活的各種傳言,什麽俄國農業不行,食品種類少價格奇高,或者美國製裁下俄國民不聊生。在我們的走馬觀花看來全都是扯淡。另外俄國人住房寬裕,教育醫療都不要錢。日子過得其實挺舒坦。陳博士傷了腿到醫院看病,醫院甚至都不知道怎麽收錢。

另外俄國商店餐館普遍接受信用卡,幾塊錢都可以用。非常方便。而且卡機都是RFID非接觸式的。比美國的大多數商店都先進。看來通過舉辦世界杯足球賽和冬奧運俄國的基礎設施有了很大進步。

莫斯科東北郊的Izmaylovskiy Bazar。中國人稱之為一隻螞蟻市場。這裏賣的最多的是套娃,還有蘇聯時期的軍帽,徽章之類的東西,真假難辨。商品的對象主要是旅遊者。圖中為賣皮貨的攤位。原來聽說有很多中國人在這兒練攤,但我們一個都沒見到。也許都被俄國人擠走了?

當然一隻螞蟻也有不少非常俄羅斯的東西。這是我們買的一幅樺樹皮拚貼畫,是我們最喜歡的俄國之行紀念品。

柴可夫斯基音樂廳的伊戈爾·莫伊謝耶夫舞蹈團Igor Moiseyev Ballet的演出謝幕。本來打算看一場大劇院的芭蕾,但票賣到300多刀還不是好座位。不想被宰於是來看了這個芭蕾。但此芭蕾非彼芭蕾,這個舞蹈團成立於1936年,演出的節目屬於宣傳隊一類的。包括水兵舞,騎兵舞,遊擊隊舞,及各種民族舞和一些“友好國家”包括中國的舞蹈。這個套路咱們中國人熟悉。我們看的都是這些保留節目。這個舞團世界著名,很有特色。

莫斯科科洛波娃新歌劇院的芭蕾睡美人。雖然不是俄國最高水平,但也算一流了。票價也親民得多。

離我們住處不遠的阿爾巴特Arbat大街是一條商業步行街

街上的禮品店櫥窗。這類商店無一例外都擺滿各色俄羅斯套娃。

亞曆山大·普希金和夫人納塔利婭·貢恰洛娃紀念碑。他們1831年在附近教堂結婚並在這條街上住。1837年普希金就是為了她和人決鬥身亡。他們住過的公寓現在是博物館。其實他們隻在這裏住過幾個月。由此可見普希金在俄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特維爾大街Tverskaya St上1901年開張的Gastronomia Eliseevsky食品店。店內裝潢豪華,食物精美,不知道蘇聯時期是怎麽經營的。也許就是當年參考消息裏傳說的小白樺特供商店?

莫斯科河上

莫斯科河穿過莫斯科,在市區轉了七八個彎。離開莫斯科的那天下午,我們乘坐河上出租車小艇River Taxi沿河走了一圈,看了這個偉大的城市最後一眼。汽艇隨走隨停,和路上的小巴類似。

莫斯科河上的遊船

基督救世主大教堂,高103米,是世界上第二高的東正教堂。原教堂建成於1883年,但1931年被斯大林下令拆除。斯大林計劃在原址建一座蘇聯最高蘇維埃辦公大樓蘇維埃宮。但動工以後發現地基太軟隻好停工。後來在這裏建了一座世界上最大的遊泳池。現在的教堂是蘇聯解體後2000年重建的。我們進去參觀過。

俄羅斯國防部

克裏姆林宮

克裏姆林宮宮牆和牆內的大克裏姆林宮以及教堂廣場成群的金色洋蔥頭塔頂

聖巴索大教堂

那個曾經住著蘇聯權貴們包括政治局委員的科泰爾尼切斯卡婭堤岸大廈

彼得大帝紀念碑。俄國一向是陸軍強國,但彼得大帝卻對海軍情有獨鍾。於是設計者就把他的紀念碑做成了大帝駕船乘風破浪,大海航行當舵手的樣子。這個碑據說本來是為彼得大帝的城市聖彼得堡設計的,但聖彼得堡覺得太難看沒要。於是莫斯科就拿來放在了莫斯科河和Vodootvodny Canal 運河交匯的河口上。

我們的船老大看起來好麵熟啊。什麽?是普京大帝的兄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江湖大道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全球戰略' 的評論 : 謝謝到訪評論。一定過去轉轉
全球戰略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沒去過莫斯科,但去過聖彼得堡。跟著您的腳步,看得很過癮。您對衛國戰爭有興趣:推薦愚作《蘇德戰爭》,有空歡迎欣賞!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index/77065/#124443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