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
---門三爺---
記得那年我兒子三歲。那一年的萬聖節(俗稱鬼節)我們帶他在我們社區要了很多糖。在回家的路上,我兒子邊擺弄那些糖邊吃,吃了好幾塊。回家後,把我兒子放在沙發上,我太太對我兒子說,你不能再吃糖啦。吃多了,你會肚子疼的。你先玩兒一會,擺弄那些糖,可不能再吃了。過一會,你該睡覺了。
過了大約二十分鍾,我太太從廚房回到客廳,叫我兒子把他要來的糖裝進那個裝糖的小塑料桶裏,他該上床睡覺了。這時,我太太發現,我兒子衣服前襟濕了一大片。我太太意識到,兒子前襟那片濕,是兒子流的哈喇子弄濕的。我太太趕快笑著對我兒子說,再挑兩塊你喜歡的糖吃吧。吃完了,我們去刷牙睡覺。
可想而知,對於一個三歲的孩子來說,麵前放著他喜歡的糖,能忍住不吃,是多麽難的事啊。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特做了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棉花糖實驗。
沃特教授的實驗對象是一群四歲至五歲的孩子,一共有六百個。實驗很簡單,給每個孩子麵前的桌子上放一顆棉花糖,並告訴孩子,你現在就可以吃掉這顆棉花糖。如果你能忍住不吃這顆棉花糖,十五分鍾後,我們就再給你一顆棉花糖。這時,孩子們心裏很清楚,他們自己有選擇,如果想要得到兩顆棉花糖,就要等十五分鍾。
結果,這一群孩子大致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孩子不能等,或者等了一會兒,就趕快把麵前的棉花糖吃了。另一部分孩子想得到兩顆棉花糖,就堅持等了十五分鍾。
十五分鍾看起來時間並不長,可在棉花糖的誘惑下,對於一個四歲的孩子來說,十五分鍾的時間是極其漫長的。孩子們為了消磨掉那難捱的十五分鍾,有的假裝睡覺,有的低頭擺弄手指,有的小聲唱歌……
多年後,實驗人員對這些孩子進行了跟蹤調查。他們發現,大部分當年選擇一顆棉花糖的孩子,長大成人後,在受教育程度、工資收入、社會地位以婚姻狀況上,都比選擇兩顆棉花糖的孩子差。
為什麽會有這樣的結果?
孩子的情感塑造實際上在孩子一出生就開始了。到四歲,孩子的大腦已經長到成人的三分之二。這幾年中,在父母、親人、幼兒園老師等人的培養和教育下,孩子的情感造型已初具規模。這時,孩子大致知道自己怎麽樣?在父母眼裏,我是否可愛,我是否重要?
在一個淡漠的,鬆弛的,放任的家庭裏,父母沒有在孩子身上花很多精力和時間。他們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有意無意的用各種借口對孩子情感的需求不予理睬。由於太忙,或者由於無知,或者聽信那些沒有任何道理的謬倫:“孩子哭了,不能抱。孩子哭了,你不抱他(她),他(她)以後就不哭了。”等等。孩子哭了,是在跟父母交流。他(她)可能害怕了,需要父母來安慰,來愛撫。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心底裏缺乏安全感。由於從父母那裏沒有得到他們所需的關愛和安全感,孩子跟父母的情感關係是冷漠的。他們的內心深處永遠是孤獨的,不安的。因為跟父母沒有建立起親密的情感關係,內心缺乏安全感,孩子對其他人和世界也都不會產生好的情感。長大後,他們對其他人不感興趣,對世界不感興趣,對將來也不感興趣。為了消除內心的不安,為了驅趕情感的孤獨,他們不可能有長遠的人生目標,他們隻有眼前的歡愉和桌麵上的利益。因為眼前的歡愉和桌麵上的利益可以馬上消除掉他們內心的不安和孤獨的情感。所以,他們未來的人生就隻能是“一顆棉花糖”的人生……
有的家長不顧孩子的情感需要,也不管孩子的表現如何,一切根據自己的喜怒哀樂行事。父母情緒好時,無故給孩子獎賞,孩子想要得到什麽就立刻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做錯了事,也視而不見,聽之任之。父母不痛快時,就拿孩子撒氣,無緣無故的懲罰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無可適從,不知怎樣做是對,怎樣做是錯。在他們內心裏,好壞的標準是模糊混亂的,好壞的標準是隨時可變的。有的父母說話不算數,答應孩子的事,到時不兌現。這一切,都造成了孩子對父母的不信任。慢慢的,孩子內心裏明白了一條道理,世上不但沒有明確的對與錯,連父母都是琢磨不定的,是不可靠的,繼而,世上的一切都是琢磨不定的,都是靠不住的。在這樣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們的情感造型就有很多的瑕疵,或者是畸形的。因為連父母都是靠不住的,在這個世上,還有什麽能靠得住?在他們的眼裏,什麽都是靠不住的,將來也是靠不住的,隻有眼前是靠得住的。對他們來說,沒有將來,隻有眼前。所以,隻顧眼前,不管將來,就成了他們的習慣,他們的個性,他們的世界觀。將來,他們的人生也就是“一顆棉花糖”的人生……
有的孩子從小嬌生慣養。父母給孩子無限的寵愛。孩子在家不用守規矩,家裏也沒有給他們訂規矩。他們不用守規矩,他們不用有目標,想要什麽,他們馬上就能得到什麽。結果,這樣嬌生慣養出來的孩子,就沒有自製力。麵前放著棉花糖不吃,別說忍十五分鍾,忍兩分鍾都太長了。由於情感的把控能力太差,長大後,他們的生活中隻有一個目的,迅速收獲眼前的利益,盡快填充饑渴的情感。將來,及時行樂就是他們的人生態度,“一顆棉花糖”的人生就是他們的現實人生……
在一個溫暖的,親密的,充滿愛的家庭裏,父母給予孩子極大的關愛,扶持和撫育。父母肯在孩子身上多花時間,跟孩子一起玩耍,一起讀書,一起做事,一起建立獎罰分明的規則,而且在實際中,認真執行這些規則…… 父母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在給孩子脆弱的情感幼苗灌水施肥。從父母的言行中,孩子得知,自己在父母那裏是可愛的,是重要的。在這樣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情感幼苗發育正常,他們有自信心,有安全感,知道對與錯,知道獎與罰,心理瑕疵少。為了得到兩顆棉花糖,他們就能夠忍十五分鍾而不吃麵前的棉花糖。這樣的孩子長大了,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學,為了周一考出好成績,他們就能夠抵製周末娛樂活動的誘惑,不去參加爬梯,不去看電影,而是在家複習功課。他們的性格是樂觀的,陽光的,積極的,向上的。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與人為善,對將來充滿希望。從而,他們的人生態度就是去得到兩顆棉花糖。他們的人生就是“兩顆棉花糖”的人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