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我心中

遊走世界,開闊眼界,一直走到世界的盡頭
個人資料
世界在我心中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鎮江三大怪 必吃的美食

(2025-11-11 13:32:04) 下一個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鎮江的美景有三山,鎮江的美食有三怪。 金山,焦山,北固山,三山之美讓我驚歎,香醋,肴肉,鍋蓋麵,三怪讓我難以忘懷。

    鎮江民間流傳著一首《三怪謠》,即"香醋擺不壞,肴肉不算菜,麵鍋裏麵煮鍋蓋〝。還有一個說法“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嚐“三怪“太遺憾。

     為了不留遺憾,我不嚐三怪誓不離鎮江。

     麵鍋裏麵煮鍋蓋是指鎮江的特色美食鍋蓋麵,鎮江大街小巷都有鍋蓋麵店。我不想在外地人紮堆的西津渡古街區裏吃,想找一個當地人吃麵的地方。我在距西津渡不遠的居民區找了一家鍋蓋麵店,推門進去,一個客人也沒有。正想扭頭出門,突然看見牆上貼著介紹鍋蓋麵的曆史和製法,就改變了主意,找了個坐位坐下了。 我看了一下手機,剛剛下午四點,難怪沒有客人。

    我可不是在這給這家小飯店做廣告,這家飯店讓我一次品嚐了鎮江的三怪,很可能所有的鎮江鍋蓋麵的飯店都可以提供,這我就不知道了,但是這家店的質量,服務和價格真的無法挑剔。我覺得很幸運,這家飯店讓我嚐了三怪,讓我了解了鍋蓋麵的曆史,讓我學習了鍋蓋麵的做法。

    這家飯店有三十種鍋蓋麵,價位從8元到108元不等,我問服務員當地人選的最多的是哪種?答到長魚麵,我楞住了,她看我好像聽不懂,忙解釋說是鱔魚麵。我問有肴肉嗎,多少錢?答到當然有,8元一塊。我開口要三塊,她說你先點一塊,不夠再要。'

    趁著做麵的空閑,看了牆上的鍋蓋麵的介紹。鍋蓋麵的做法源於清朝,據說康????下江南時,到了張嫂子麵店。張嫂子忙中出錯,誤將湯罐上的木蓋當成鍋蓋放進了煮麵條的大鍋裏。 煮出來的麵條卻很可口,還被乾隆皇帝誇讚。雖然鍋蓋麵的做法在清朝乾隆年間已經出現,但鍋蓋麵的叫法隻有30多年。

    鍋蓋麵的麵條製作方法也很特殊,俗稱"跳麵"。跳麵就是把揉好的麵放在案板上,操作人員坐在竹杠的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上下顛跳,像舞蹈,似雜技,反複擠壓成薄薄的麵皮後,用刀切成麵條。我沒看到什麽做麵,上麵的做法源於店裏的介紹。

    一大碗麵和一盤肴肉端了上來,桌子上擺著鎮江香醋,瞬間鎮江三怪在此全齊了。

    "麵中有筋、湯中有味”,這正是鍋蓋麵的特點。麵吃起來筋道爽滑,富有彈性。湯底濃鬱,層次豐富。再點上香醋,湯中具有香,鹹,甜,酸味道。我邊吃邊稱道好吃好吃。

     肴肉看起來肥瘦分別,吃起來肥而不膩,鹹鮮爽口。這麽好吃的菜,怎能不當菜。"肴肉不當菜"的意思是鎮江人把肴肉當冷盤或早點,不把它作為主菜。

     鎮江香醋是中國最著名的食醋之一,有著放得越久越香醇的特點,故稱"香醋擺不壞"。鎮江香醋早己走向世界,在哪都能品嚐鎮江這一怪。

     野生長魚麵20元,肴肉8元,小菜免費。28元的代價,品嚐了鎮江的美食"三怪",好像不可想像。臨走時時我問服務員是否可以介紹一下怎麽做的鍋蓋麵,當然可以,她回答很幹脆。

     煮麵的大鍋就在門口處,從外麵透進窗戶可以看到。服務員打開大鍋蓋,看到鍋裏的水上漂著一個木鍋蓋,我問道鍋蓋是什麽木的,回答道是櫸木。煮麵時麵條在下,櫸木蓋在麵條上一起煮。看來鍋蓋麵的名字就是這麽來的。 煮麵的湯就作為麵條湯,加上本店特製的老湯(豬肉,雞肉煮的)和醬油。客人要什麽麵,就放什麽澆頭。如排骨麵,湯中放上排骨。百麵百澆頭,澆頭可千變萬化,做麵的程序都不變。

      鎮江三大怪,不怪那才怪。三怪中我認為最怪的就是鍋蓋麵,我創作一句順口溜,"到了鎮江,不吃鍋蓋麵,不算到鎮江"。

     到鎮江品三怪,對我來說不僅享用了一頓美食,更讓我更多地了解了鎮江的曆史和人文。

長魚鍋蓋麵,20元一碗。鍋蓋麵,肴肉,香醋三大怪肴肉鎮江香醋免費的小菜鍋蓋麵的介紹鍋蓋麵,鎮江三怪之一。煮麵的大鍋鍋裏的鍋蓋老湯醬油小蔥價格表自稱網紅,是不是我不知道店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世界在我心中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untai' 的評論 : 謝謝來訪並留言。
yuntai 回複 悄悄話 去過鎮江,吃過這三樣,也聽說過這“三怪”。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