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我曾提過接待我的上海朋友為我精心設計了上海之行,專門安排我去非熱門景點,上海吳淞炮台灣國家濕地公園(以下簡稱濕地公園)就是其中一個。我少年時期就知道長江的入海口叫吳淞口,能親眼看看,心裏分外高興。
我們開車從浦東出發,一個小時就到了濕地公園。走進濕地公園,直麵一條寬闊的道路,向縱深望去,一個人影也沒有,猶如無人之境,大上海還能有這種地方,好像不可思議。
向前走不遠,看到左側有一個大牌子,走進一看,是中英日三國文字的公園介紹和公園地圖,文字簡短,忙讀兩遍,隨後拍照。現在我把主要內容摘抄如下。
上海吳淞炮台灣國家公園位於上海寶山區,東瀕長江,西倚炮台山,總麵積106公頃,沿江岸線長2250米。因清政府曾在此修築水師炮台,故得名"炮台灣"。公園原址為長江灘途濕地,從上世界60年代起,由廢鋼渣陸續回填形成公園的陸域部分。公園一期於2007年6月建成開放,二期於2011年10月建成開放。公園以野趣為特點,保留的灘塗濕地展現了長江河口原始自然風貌。
好一個用廢料堆積場改造而成的國家級的濕地公園,一個國家4A級景區,一個大上海遊人極少的長江邊濕地,真讓我刮目相看。
我走到濕地公園的中心吳淞炮台紀念廣場,廣場中央的水泥台上鑲嵌著一門大炮,此炮為清代吳淞炮台古炮。鑄造於清順治三年(1646年),炮身全長243厘米,重約3噸。此尊鐵炮是見證吳淞炮台曆史的重要文物。
在中國的曆史長河中,吳淞炮台經曆了1842年的鴉片戰爭,1932年的一二八淞滬抗戰,1937年的八一三淞滬會戰,1949年解放戰爭的吳淞戰役。期望今後中國不要再發生戰爭,吳淞炮台的使命就到止為止,永遠成為造福人類的濕地公園。
看完炮台紀念廣場,途經濕地公園內的長江河口科技館,貝殼劇場,江邊濕地來到了兩公裏長的沿江岸步道。 我的朋友來過多次,對這裏如數家珍。他麵對著長江告訴我,我們正麵的島嶼就是上海的崇明島,現在己經有橋梁和隧道與大陸相連接。左側是上海郵輪碼頭,右側是黃浦江與長江的交匯處。
這裏景色真的很美,我們坐在岸邊的台階上久久不想離開。
江風拂麵,浪花四濺,空氣清新,遊人寥寥,這不正是大上海的世外桃源嗎?
濕地公園的服務設施齊全,公園外有地下停車場。我在濕地公園裏遊了一個半小時左右,遇到的遊人不到十位。 炮台紀念廣場
清朝時期的大炮
炮台紀念廣場的碑文
炮台廣場上的大炮
炮台廣場上的大炮
炮台廣場通往江邊的道路
炮台廣場通往江邊的道路
江邊附近的小樹林
江邊附近的濕地
江邊的濕地
江邊的濕地
濕地上的木板路
沿江濕地的人行路,行人是我的朋友,感謝他帶我來到這裏。
江邊的觀景台,遠處有崇明島。
上海郵輪碼頭
上海郵輪碼頭
黃浦江與長江交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