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是亞洲最窮的國家之一,不過尼泊爾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並不是貧困,尼泊爾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1200美元,世界上比尼泊爾窮的國家還有一些。尼泊爾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尼泊爾的寺廟太多了,在世界上很難找到第二個國家。
屋有多少,廟有多少,人有多少,神有多少。 這是形容尼泊爾廟多神多的一句名言。
尼泊爾有多少寺廟我沒查到準確的數據,隻知道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有2700多個寺廟。中國形容安保警力的程度經常說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形容尼泊爾形容廟多的話可以說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從我住的酒店到杜巴廣場也就一兩百米遠,我查了一下,有十六個寺廟。大廟人能進去,小廟有的隻有一米左右高,麵積有的沒有一平方米。這種小廟在加德滿都市的路口和大街兩旁隨處可見。
尼泊爾的廟沒有屋多,但是尼泊爾的神比人要多。據統計尼泊爾3000萬人口,供奉了3.3億多個神。尼泊爾是佛祖的誕生地,可是1986年之前印度教曾經是尼泊爾的國教,現在80%的尼泊爾人信仰印度教,印度教的最大特點就是世界上的萬物都是神,有人說印度教有3.3億個神,這樣一來說尼泊爾神比人多,就一點也不過份。尼泊爾是宗教包容多元化的國家,除信仰印度教的人以外,其他人信仰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錫克教等,不信教的人很少,連1%都沒有。
(一) 加德滿都穀地的世界遺產代表著尼泊爾寺廟的最高建築水準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把加德滿都穀地的三個古都杜巴廣場的皇宮和寺廟以及四個獨立的寺廟建築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曆史上加德滿都,帕坦和巴德崗都曾經是尼泊爾的首都,杜巴(Durbar)意譯的話為皇宮,三個古都的杜巴廣場即皇宮廣場周邊建有皇宮和大量的寺廟,加德滿都杜巴廣場有大小五十多個寺廟。此外世界文化遺產加德滿都穀地四個獨立的寺廟為:古納拉揚廟,帕舒蒂納特廟,斯瓦揚布納特廟和布達納特廟。
這些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尼泊爾寺廟,其建築有著獨特的風格,大多數都用木製的雕刻進行裝飾,門窗房沿處用木雕裝飾,寺廟建有元塔或方塔,塔頂多用鍍金材料。這些特點充分體現了佛教和印度教建築藝術在尼泊爾的完美融合。
我去了加德滿都,帕坦和羅德崗三大古都,我最喜歡羅德崗這個古都。它沒有加德滿都的喧囂,它比帕坦景點多得多,特別是在這三個古都裏它曆史最悠久,保護得也最好。行走在巴德崗古樸寧靜的街道,真讓我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仿佛回到了幾百年前。這可不是今天打造出來的,是曆史的沉澱。
(二)佛主誕生地藍毗尼為世界的佛教聖地
佛教的創始人釋加牟尼出生在藍毗尼(Lumbini),藍毗尼就相當於伊斯蘭教的麥加,基督教的耶路撒冷,1997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把藍毗尼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的高僧法顯在公元406年為了尋找佛主的誕生地來到了藍毗尼,在他的《法顯傳》中做了記載。公元635年玄奘法師到了藍毗尼並看見了阿育王石柱。阿育王柱是公元前245年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在藍毗尼建的高約6米的石柱,石柱上刻著阿育王親自寫的文章,文中紀載了釋加牟尼出生地。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非常詳細描述了他在藍毗尼所見所聞。
1896年考古學家根據高僧法顯和玄奘法師的記載,在藍毗尼挖掘出了阿育王石柱,以此證實了藍毗尼是釋加牟尼的出生地。我了解了這段曆史之後,覺得玄奘的確偉大,他不僅在中國弘揚了佛教,而且對世界佛教曆史的研究與傳承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967年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的吳丹先生考察了藍毗尼,建議尼泊爾政府開發藍毗尼。1970年尼泊爾政府正式開發藍毗尼,1978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委托日本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丹下健三完成了藍毗尼的總體規劃設計。
經過五十年的建設,藍毗尼佛教園區己初具規模,2000年中國投資建設的中華寺完成,除中國以外,各國佛教界也陸續到此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寺院,如韓國的大聖釋迦寺,越南的佛國寺、雙林寺,緬甸的大金塔寺、止觀禪中心,印度的大菩提寺,還有日本和德國等國也在藍毗尼建了寺廟。
佛教聖地藍毗尼沒有像伊斯蘭教的麥加和基督教的耶路撒冷成為世界旅遊的熱門目的地,主要由於尼泊爾經濟落後,政府無力大規模開發建設藍毗尼,要依靠聯合國和各國政府的援助。特別是尼泊爾交通基礎設施薄弱,藍毗尼距首都加德滿都280公裏,沒有鐵路,沒有高速公路,遊客很難去藍毗尼。
期待著佛教聖地藍毗尼早日成立全世界遊客的熱門目的地。加德滿都杜巴廣場的寺廟加德滿都杜巴廣場上的皇宮加德滿都杜巴廣場上的商販加德滿都杜巴廣場上的寺廟加德滿都衛星城 的寺廟,這是我是喜歡的一個寺廟。帕坦杜巴廣場的寺廟帕坦杜巴廣場的寺廟帕坦杜巴廣場的寺廟
帕坦杜巴廣場帕坦杜巴廣場巴德崗杜巴廣場,遊人不多,也沒有商販。巴德崗的街道巴德崗街頭的寺廟巴德崗一個路口有三個寺廟巴德崗的古建築巴德崗杜巴廣場的寺廟巴德崗杜巴廣場的寺廟巴德崗杜巴廣場的寺廟巴德崗杜巴廣場的寺廟巴德崗杜巴廣場佛主誕生地藍毗尼新建的佛教園區,2000年中國在藍毗尼建的中華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