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人間

跨躍中美文化,勾通雙項信息探討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正文

讀蘇軾的兩首詩

(2022-07-16 19:44:02) 下一個
讀蘇東坡的兩首詩
最近有美女教授在視頻裏介紹蘇軾的兩首詩《題西林壁》和《廬山煙雨》。女教授很年輕,人長得好,口才也好,眼睛和嘴都會說話,她說這麽一位又會作詩又會做飯而且感情專一的大男人,有哪個女人不愛,蘇軾被稱為''國民老公'' 那真是妥妥的,應該的。
(He deserves it )。
我聽了這話隻有隨合的份,沒有嫉妒的份。今天的男人竟是些有才無德,或有德無才,或兩樣都差隻會掙兩錢的男人。
相比之下,我較喜歡聽老男人講演,例如易中天,我很容易集中注意力,不必花費心思猜想這位在講台上眉飛色舞,口吐蓮花的女士是否做過整容,是否結過婚,有幾個娃,然後感慨一番: 在如今浮躁的社會,一位婦女同誌竟能坐下來,安安靜靜地研究古詩真令我十分感動。
蘇軾的這兩首詩好懂也不好懂,因為自宋朝開始,特別是以蘇軾為代表的詩人開創了一種新的詩風,以前唐朝詩人大多以寫田園詩為主首,追求字句華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到了宋朝詩人們開始言之有物,借詩直接表達個人的人生感悟和哲理。他們所用語言很平實,直接,一般人都能看懂,但深層的內涵意義需要仔細研究挖掘。
第一首《題西林壁》前兩句是寫景 ''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這種如實的寫景,缺少意境,文字也談不上優美,任何有山的地方都可以這樣形容。蘇軾的這兩句詩隻是個引子,引出後麵兩句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蘇軾借廬山之行闡述一個哲理'' "人若想一窺全貌,唯有置身其外"。你要想看廬山的全貌和本來的樣子,那末你就不能站在廬山之中,因為這樣你隻能看到其中的一點或是目力所及很小的範圍,隻有走出去,會讓視野開闊起來,你才會有一個全麵而不片麵的認識"。印度人也懂這個道理,他們用盲人摸象的故事說明,"不能以局部的認知代替整體的認知"。有專家進一步發揮說蘇軾借此詩怦擊時事,暗批在朝的大臣們包括皇上,他們同在一個政治體製裏,看不清這個製度的弊病,隻有我被貶後,遠離了政冶中心才看得清。這種解釋有點強加於蘇軾。蘇軾沒這個膽!也沒有這個企圖。不過我們可以用這個道理觀察一些社會現象。孔子說 ,''入鮑魚之肆,(入鹹魚店) 久聞而不知其臭,入幽蘭之室,(入賣蘭花之店),久而不聞其香"。他是比喻環境對人的影響," 跟壞人學壞,跟好人學好 "。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人在苦中不知苦,人在福中不知福。隻有走出去,換換空氣才知道香和臭。
第二首詩《廬山煙雨》並不為大多數人所知,所以抄錄全文如下: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這是蘇軾寫給兒子的一首詩。他說廬山煙雨浙江的潮水都是人們夢想前去遊覽的地方。未曾到過、見過便覺得心中有千萬種遺憾,沒辦法消除,一旦有一天去過、看過,也就覺得沒那麽新奇,廬山煙雨浙江潮就是那麽一回事。
這也不是一首田園詩,全詩講的是人的一種心理現象,如何解釋並沒有統一答案。蘇軾也沒有答案。或許可以從人的本性找原因,喜新厭舊,不滿足已經得到的。心理學有個精神曲線理論,解釋人為什麽會產生 ''膩''的感覺。這首詩也可以理解為蘇軾以他個人的經曆告戒兒子不要貪圖功名利祿,以平常心態對待得失。希望時時會變成失望。
還有人認為蘇軾信奉佛教,全詩禪味十足。禪看待事物有三個層次 : 一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第一看是用心看,人通過間接經驗認識世界,廬山、錢塘江大潮什麽樣子,你是通過閱讀或別人告訴你,才在你心中形成物像,別人說山說水,你心裏就看到了同樣的山和水。第二看是用眼睛看。你看到的真實的山水不是臆想中那個山水,或超過或低於心中的山水。第三用心、眼一起看,通過直接經驗,分析、判斷你看到的才是真實的山水。所以這首詩最後一句重複了第一句 ''廬山煙雨浙江潮''。
對文學作品,詩詞的理解和分析不該有統一答案。回想我們上學的時候,老師上麵講我們下麵做筆記,考試前死記答案。那位美女教授的講演有多少屬於她個人研究成果不得而知,但我聽得都有道理,希望有更多的美女,不美也行,出來講講詩詞,文學,可以使更多人遠離手機與無聊。文革中革命群眾沒少用名人詩作武器進行戰鬥。有一次革命師生參加生產大隊舉行的批判四人幫大會。隊長在台上振臂高呼打倒四人幫!揭穿四人幫假革命的廬山真麵目!可見詩詞也可以走進千家萬戶,為民眾所喜愛。任何事要普及推廣,一定要有宣導工作,現在有人利用互聯綱平台講解詩詞值得為他們點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