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人間

跨躍中美文化,勾通雙項信息探討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正文

基因遺傳平衡論

(2021-07-19 07:55:39) 下一個
基因平衡論
有一對夫妻,是清華、北大畢業的學壩,可他們生了一個不太聰慧的兒子,門門功課都落在班級後麵,父母晚上下班後花了大量時間給他補課輔導,可學習成績還是不盡人意。父母很是失望,高智商的父母為什麼會生出低智商的孩子呢?有專業人士解釋說,這是''基因遺傳失衡"現象。
一般說來,一個族群內部,某一基因,在遺傳過程中不會偏離中間值,拿身高來說,如果一個家族內部幾代人身高都在1米7左右,他們的後代,身高大體也在這個範圍之內,但也不排除例外,有人可以長高到1米9,或長到1米5就到頭了。武鬆和武大郎就是個例子。
基因遺傳失衡可以表現在各個方麵,除了身高、體態、顏值、膚色等tangible traits(有形特質) 之外,還包括智商、性情、健康、疾病、壽命等intangible traits。遺傳失衡沒有方向性,它可以向兩個極端傾斜,產生極好或極壞的結果。遺傳失衡也不會無限地失衡下去,因為生物體本身還有一個自我平衡機製。當基因遺傳遠離中間值時,就會自動糾正,平衡到中間值的範圍。
正因為有了基因平衡機製,世界上不同人種的平均智商才是穩定的。專家認定東亞人(中國人、日本人、朝鮮)擁有全世界最高的智商(IQ值105),其次是歐洲白人(100)、東南亞人(87),最低的是非洲黑人(64)。遣傳平衡機製使每個民族都有其穩定的特色,無論是desirable(好的),還是壞的,吃肉的民族永遠有攻擊性,吃草的民族總有生存危機感。
基因遺傳平衡是自然規律,各物種各隨其道,得以生存繁衍。
俗話說人的命天注定,如果這個"天"不是"老天爺'',也許就是人的基因,我們改造不了基因,但可以後天努力,盡量彌補負麵基因所造成的不良後果,無論是命運的幸運兒,還是倒黴蛋,都要走完自己獨特的一生。千萬個人,就有千萬個人生,人隻管注意自己腳下的路就行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