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人間

跨躍中美文化,勾通雙項信息探討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正文

謠言的辯義

(2020-05-06 12:03:23) 下一個

 謠言的辯義

謠言不一定是個壞名詞 ,英浯詞典說,凡未經証實的信息都是謠言 。在美國謠言可以滿天飛,任何吃不準的消息都可以叫rumor  ,比如 有一天校長用詢問的口氣漫不經心地問 , There is a rumor you have  five grandkids, how old are they?難道一定要理解成"有人造謠說你有五個孫輩,他們都多大了?"
在中國謠言往往失去本意,而且幾乎變成了謊言的代名詞。中國人對謠言的態度是有選擇性的,要分正能量和負能量,有人在網上說,他一天看到兩個不同的畫麵,一個是一位退休老大爺站在小區入口向路人免費發放口罩。另一個畫麵是一群人在商店裏搶購口罩。第一個畫麵是正能量不算謠言,可以傳播,第二個是負能量謠言,一定不可傳播。推而廣之,一把尺子量天下,凡是受人喜愛的消息無論真假都不是謠言,凡是遭憎恨的消息全是謠言。
一般來講謠言沒有作者,或很難找出吹哨人。但出於惡意攻擊、誹謗性的謠言必有製造者。一個辦公室兩個人競爭一個位置。很快機關傳出消息說,A從小就不是個好學生 ,三年級就開始追女孩子,功課門門不及格。又有消息說,B従小不聽話,撒謊,偷東西,他的學曆有假。
誰是作者還用問嗎?
當今社會信息太多,謠言也太多,由於信息不對稱,我們很難得到真實的消息。國際間的消息也是如此。最好的方法是對熱門消息或事件多聽聽不同聲音,自己做出判斷,但有時人很難,例如金正恩前些日子死去又活來。說他死了的人都是盼他死的人。最近他出來走了兩步,應該說他還活著,但又有謠傳說我們看到的是替身。這些謠言於你我有關係嗎?頂多滿足一下好奇心罷了。有人說謠言止於智者,但智者也要先確定它是謠言才能打住。最終謠言應該止於不議政、不參政、老老實實、安下心來過自己小日子的人;看來,不打聽不問,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才是真正時代的智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gweipwu 回複 悄悄話 散布謠言的人也是沒有好的辦法呀。不得已而為之,窮途末路之人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