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大饑荒在蔓延。我每個月糧食定量是29斤,經過食堂的克扣,吃到嘴裏的糧食大約還要打個7折8扣。那時副食又少,食油每人每月僅2兩,肉、蛋、魚罕有見到,蔬菜除了大白菜和土豆外幾無其他。我和大多數人一樣,每天都處於饑餓之中。
怎麽辦?隻有自己開荒種地了。我和友好的觀測班年輕工人寇純卿合夥到東山高處鬆林空隙中開了一片荒地,種下了百十眼玉米。那個地方人跡罕至,不易被發現。我們抽了一些星期天時間去伺弄寄托了滿懷期望的地塊,開荒翻土、除草播種、三鏟三耥毫不含糊,每次都累得渾身大汗。看到我們種下的玉米破土出芽、漸漸長高長大、開花抽穗結棒,心裏真是充滿了喜悅。
到了要收獲的那天,我們帶上麻袋喜孜孜地上山了。當吃力地走到半山腰辛勤種植的地塊時,一派狼藉呈現在眼前:玉米稈東倒西歪地匍匐在地,稈上玉米一個不剩。原來別人搶先把我們的玉米收去了!半年辛苦付諸東流,戰勝饑餓的企望落空,我的懊惱難於言表!但轉念一想,偷者必是備受饑餓折磨的窮人,也許家中還有噢噢待哺的孩童,這些玉米能為他們解困,也算我們沒有白勞動一場。想到這些,心中頓覺釋然了。

圖1,林間空地

圖2,長勢良好的小塊玉米地

圖3,滿地狼藉的玉米光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