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豐滿發電廠不久,廠部教育科就要我擔任職工業餘學校的教學。我沒有推辭,因為覺得這是自己受教育多年後,對人民應有的回報和義不容辭的義務。回想我在清華讀書時,曾主動到學校附近農村的夜校掃盲班教農民識字的情景,初步受到了如何把知識傳授給他人的鍛煉,就充滿信心地在職工業餘教學的崗位上崗了。
我被安排的第一個任務是教工人小學班的語文。每天早上上班(8點)前授課一小時(6:30-7:20),教室在生活區的大俱樂部內,采用的是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本,學員有十幾名行政科的中年工人,他們一般已認識幾百個常用漢字,但閱讀和寫作能力較差。
雖然是教小學語文內容低淺,但我認真備課花足了力氣。要考慮如何講才能使文化水平不高的工人聽得懂且有興趣、學到東西,我備課常到深夜,在教學內容、表達方法上苦下功夫,還認真批改每個學員的作業。從周一到周六,我每天早上5點多就要起床,食堂6點一開門就抓緊進去吃早餐,然後趕去上課,下課後又匆匆趕去廠裏上班。
這樣教了四個多月,完成了一個學期的語文教學。我的教學獲得了很好的評價。工人們反映學到了許多知識,大大提高了閱讀和寫作能力,賽過以往一、兩年學習的收獲。教育科對我的勤懇認真的態度和教學水平也很讚賞。此後我成為廠裏業餘教學的骨幹教師。
教育科給我的第二個任務是講授一個班的工程製圖課。這個班的學員較有文化基礎,有好幾個班長,還有一些生產骨幹。他們有工作經驗,但不會看圖紙。我采用華中工學院趙學田教授編著的《機械工人速成看圖》作為教材,深入淺出地講解三麵投影的原理,說清楚工程圖中所表達的幾何形狀和尺寸。一學期下來,收效顯著,多數學員都能看懂工作中有關的工程圖紙,部分學員還能獨立繪製不太複雜的圖紙了。
教育科給我的第三個任務是講授《高等數學》課,這是當時大學開設的課程,學員都是中專畢業或同等學力的技術人員。教材采用同濟大學樊映川編著的《高等數學講義》。我找出自已大學時的高等數學聽課筆記作為備課時的參考。我仔細備課,認真講解,對極限、微分、積分、微分方程等重要概念及難點力求講清講透。這門課開了一年半。堅持下來的學員都成為廠裏的技術精英,其中有後來的豐滿廠副總工程師、白山發電廠廠長、白山、紅石、豐滿聯合總廠廠長、東北電管局副總工程師徐珍懋,白山發電廠廠長馬萬山,劉家峽發電廠廠長單聚勤等人。
通過業餘教學,我結識了許多工人、技術人員,和他們建立了互相信任的關係,也和教育科的幾位工作人員—徐振揚科長、曹玉珍大姐、廖忠熔大姐成為好友。他們通過業餘教學了解我的思想和為人,對我很信任和推重。文化大革命爆發時,豐滿廠許多幹部職工受到衝擊,我作為“家庭成分不好”的知識分子沒有被衝擊和批鬥,和我通過業餘教學所建立的良好的人際關聯可能有很大關係。文革開始以後,所有學校都停課“鬧革命”,廠裏業餘教學自然也停止了。從此我未再承擔業餘教學任務。但這一段教學經曆為我以後在大學教書打下了基礎、奠定了信心。使我認識到隻要自己在備課上認真下足功夫,就可以把不同的課程教好。

圖1,小學語文課本

圖2,機械工人速成看圖

圖3,樊映川編著《高等數學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