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坐落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以西,金角灣以南,馬爾馬拉海以北的一個半島上。公元15世紀,強大的奧斯曼帝國征服了巴爾幹半島和安那托利亞半島的大部地區,隻有君士坦丁堡這塊小地方還依然屬於當時日趨沒落的拜占廷帝國(Byzantium),而且是拜占廷帝國的首都。
君士坦丁堡半島(Constanople)
示意圖
之所以奧斯曼帝國沒能征服君士坦丁堡是因為君士坦丁堡堅固的城防。盡管君士坦丁堡三麵環水,但整個城市有堅固的城牆圍繞,尤其是西邊和陸地相接的一段城牆,建有當時較為先進的三級堅固厚實的城牆體係,易守難攻,而且一般的炮彈是打不穿的。君士坦丁堡北部的金角灣(Golden horn)是一條較窄的水域,這一帶的城牆有艦船保護。金角灣由西向東和博斯普魯斯海峽(Bosphorus) 交匯,
這個交匯處的金角灣上安裝了防止船隻通過的鐵鏈,鐵鏈的北端由拜占廷佩拉區的加拉塔城堡(Galata)加以保護,所以,君士坦丁堡在當時是一座堅不可催的城堡。盡管周圍被奧斯曼帝國圍困,但當時的拜占廷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Constantine XI) 根本不擔心,城外四麵楚歌,城內依然歌舞升平。
當時才二十出頭的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Mehmed II)年輕氣盛,欲以武力拿下君士坦丁堡。但穆罕默德二世也知道,硬行攻克奪取君士坦丁堡不太容易,他的父輩們幾次都沒能攻下君士坦丁堡。穆罕默德二世於是派信史去找君士坦丁十一世和談,讓他搬到希臘的伯羅奔尼撒半島去,把君士坦丁堡讓出來。對於這種不戰自敗,君士坦丁十一世肯定是不接受的,他表示,神不允許沒有帝國的帝王存在,他願意與城共存亡,人在城在,寧死不屈。在這種形勢下,穆罕默德二世決定不息代價,以武力奪取君士坦丁堡。
為了準備攻破君士坦丁堡堅固的城牆,穆罕默德二世特意從匈牙利購買了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大炮用於攻城。另外,穆罕默德二世還發展了奧斯曼海軍,同時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各修建一個城堡,分別是如梅利城堡(Rumeli) 和安納托利亞城堡 (Anadolu),以切斷君士坦丁堡的外援和戰略補給。
1453年4月,穆罕默德二世組織了幾萬大軍,開始從君士坦丁堡西麵陸地上進攻。君士坦丁堡的守軍則是利用城牆完善的結構以逸待勞,輕而易舉地抵製了奧斯曼軍隊的進攻。穆罕默德二世甚至從斯拉夫請來了的礦工,試圖挖一條地道從地底下穿過城牆,這一切都被君士坦丁堡的守軍加以粉碎。
在奧斯曼帝國進攻君士坦丁堡的同時,君士坦丁十一世國王也在四處尋找支援,尤其是尋求西方基督教國家的幫助。他找了羅馬皇帝,威尼斯皇帝,但這些帝王都對拜占廷帝國的死活漠不關心,這也許是當時幾百年的曆史上留下來的陰影。當初東羅馬帝國和羅馬教皇分庭抗禮的時候,就沒有想到過會有今天。在無助的情況下,拜占廷帝國的滅亡隻是個時間問題。
陸地上攻城不下,穆罕默德二世試圖從水路攻破金角灣,以協助西麵陸地的攻城。但金角灣入口處安裝了鐵鏈,加上拜占廷艦船和兩岸炮火的保護,奧斯曼的艦船無法進入金角灣,這下就不好辦了。
穆罕默德二世生長在蘇丹家庭,從小受過良好教育。生母是來自基督教的外族,穆罕默德二世從小就對古希臘和基督教文化感興趣,尤其推崇亞曆山大大帝,同時也學會了幾種語言,包括希臘語,拉丁語,波斯語,還有斯拉夫語等。穆罕默德二世意識到,攻克君士坦丁堡需要奇跡。
君士坦丁堡的金角灣一側雖然有水分隔,但城牆沒有陸地連接那一側的城牆那麽堅固,最大的問題就是需要有足夠多的船隻來運送攻城的兵員。因為金角灣被鐵鏈封鎖,船隻進不了金角灣,那麽,穆罕默德二世想出一個絕招。他發現金角灣北岸加拉塔北麵有一條路,可以通過這條路從陸地上把博斯普魯斯海峽上的船運進金角灣,消滅拜占廷金角灣上護城的艦船,然後從金角灣一側攻城。這一招果然奏效,君士坦丁堡在幾天後就被攻破。君士坦丁十一世最終脫下皇袍,換上盔甲,和守軍一起戰死沙場,為拜占廷帝國畫上了句號。
穆罕默德二攻入城後,為拜占廷帝國的索菲亞大教堂的規模而震憾,決定把君士坦丁堡定為奧斯曼帝國新的國都,把索菲亞大教堂改建成為清真寺,從此為世界曆史翻開了新的篇章。但直到1930年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後,君士坦丁堡才被正式改名為伊斯坦布爾(Istanbul)。
我們幾年前曾來過伊斯坦布爾,但新的機場從來沒來過。新機場離市區比較遠,不怕花冤枉錢的可以搭出租車,出了機場門就有很多出租車等著載客。我們用搭車軟件BiTaksi叫了車,費用要比出租車低很多。搭車的地方和出租車不在一起,在樓上一層。我問了機場工作人員才找到搭車的地方。
司機開了好一陣子才從機場把我們帶到郵輪碼頭。司機很好,完全不是很多人說的宰遊客的那種人。司機有刷卡的機器,到達後我用信用卡付錢。郵輪碼頭是近幾年新建的,和我們上次來看到的完全不一樣。碼頭建成了一個小商業中心,有商店,餐廳,酒吧等。我們到碼頭時已經很晚了,碼頭餐廳和酒吧裏還有一些人在喝茶聊天。看到碼頭上停著的郵輪,我們急忙朝郵輪方向走去,想快點兒上船。這一急還是走錯了,新的郵輪碼頭要走地下通道登船。不過無論如何,上了郵輪就好比到了家。上次來時沒機會看到,伊斯坦布爾的夜色太迷人了。回想我們經曆的漫長的一天,從清早到達法國諾曼底的小城Le Havre,下了船,然後趕去乘長途大巴到巴黎戴高樂機場。下午乘土耳其航空公司的飛機飛行三個多小時,加上一小時時差,到達伊斯坦布爾機場已經是晚上了。上了船,總算可以放鬆了。
因為郵輪第二天下午6點才起航,所以我們有時間在伊斯坦布爾城裏逛逛。我們的計劃是早上去金角灣南岸的君士坦丁堡半島,下午回到金角灣北岸的佩拉(Pera)市中心,5點前回到船上。君士坦丁堡半島是遊客區,集中了伊斯坦布爾最主要的幾個大景點,包括托卡比皇宮(Topkapi Palace),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藍色清真寺(The Blue Mosque),大市場(Grand Bazaar) 等。佩拉區是伊斯坦布爾的商業娛樂中心,加拉塔和塔克西姆(Taksim)廣場都在這個區,這是伊斯坦布爾的市中心。
早餐後,我們就出發了。郵輪碼頭門口是一條大街,街上有輕軌,坐幾站路就可以到達君士坦丁堡半島的索菲亞大教堂,但從郵輪碼頭走過去不到一個小時,途中還有些看點,所以,我們就選擇了走路。郵輪碼頭和金角灣的加拉塔大橋之間是
卡拉柯伊(Karaköy)區,這是伊斯坦布爾最老的一個區,最早在中世紀時期,拜占廷佩拉老城的港口和商業碼頭就建在這裏,住在附近的主要熱那亞的商人。後來,拜占廷就把這塊地方送給了熱那亞人。他們後來在這裏建了城牆用於城防,還在高處建了加拉塔的石塔用於瞭望。如今的卡拉柯伊是伊斯坦布爾的銀行金融區。穿過這片地區,就到了金角灣的加拉塔大橋,過了橋就到了君士坦丁堡半島。
因為我們以前去過托卡比皇宮,這次就沒有安排再去。索菲亞大教堂建在托卡比皇宮邊上,上次去的時候,索菲亞大教堂還是個博物館,而且在裝修。現在變回成為清真寺,遊人可以自由進出,而且也裝修好了。藍色清真寺是由艾哈邁德一世建於17世紀,這個清真寺是受到索菲亞大教堂的啟發而興建的,融合了拜占庭和伊斯蘭的元素,所以從外觀上看,藍色清真寺和索菲亞大教堂有不少相似之處,有人也把藍色清真寺稱為“藍色索菲亞”。
上次沒來得及去地下水宮(Basilica Cistern),這一次把它補上了。不過進去看了之後,覺得這個景點多多少少有點忽悠人。水宮裏加了一些搬神弄鬼的裝飾品,再配上燈光效果,給人帶來視覺體驗。在我看來,這個項目是可以省略的。
我們接著走到大巴紮(Grand Bazaar),又一次參觀了蘇萊曼尼清真寺(Suleymaniye Mosque),從高處欣賞到了金角灣和伊斯坦布爾的美景,當時的天氣也特別給力。雖然有些流連忘返,但我們還是得控製好時間回金角灣北邊,因為還要花時間去佩拉的伊斯坦布爾市中心。
金角灣大橋是金角灣上隻能走輕軌和行人的一座橋,過橋到北岸後,朝著最高的加拉塔石塔方向就能走到佩拉(Pera)的老城中心。加拉塔石塔建於十四世紀,是伊斯坦布爾的地標建築。從加拉塔石塔到伊斯坦布爾市中心的塔克西姆廣場(Taksim)之間有一條大道,叫獨立大道(Istiklal),這條大道是佩拉城區的一條主要步行街,路邊有各種商店,餐廳,卡啡,酒吧,畫廊,酒店,劇院,教堂等商業文化娛樂場所。
我們沿著獨立大道邊走邊看,也不知道是什麽大節日,街上行人很多,非常熱鬧,也許伊斯坦布爾市中心每天都是這樣。塔克西姆廣場有個象征性的紀念碑。土耳其共和國的締造者凱末爾功不可沒,不過土耳其全國各地到處都是凱末爾的個人畫像,感覺凱末爾是在搞個人崇拜。
我們看得差不多後就該回船上了。從市中心走回郵輪碼頭其實不遠,隻不過要下一連串台階。我們按時回到船上,吃的喝的自然少不了。
我們本來訂這個郵輪時,行程上是安排去黑海,停靠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的三個港口,但因為烏克蘭戰事,船公司出於安全考慮,取消了黑海的全部行程。為了不至於讓大家過於失望,船長決定帶我們去博斯普魯斯海峽上兜一圈,也算是盡力補償吧。
在傍晚日落的餘暉下,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的伊斯坦布爾顯得格外柔和,但這座城市並不是看上去的那麽太平。自從我們幾年前來過之後,伊斯坦布爾發生過多次恐怖襲擊事件,造成多人遇難。老機場發生過爆炸事件,不久後又發生了推翻政府的軍事政變。就在去年,獨立大道上還發生爆炸事件。還有兩次爆炸事件發生在夜總會和體育場。由此可見,伊斯坦布爾潛在的危險依然存在。
回觀曆史,幾百年前的君士坦丁堡變成了今天的伊斯坦布爾,標誌著一個帝國的覆滅,另一個帝國的倔起。那麽,幾百年或幾千年後,誰又會成為伊斯坦布爾這片土地上新的帝王呢?
新建的伊斯坦布爾機場
看到郵輪了,被一道牆攔住。和以前不同,登船要走地下通道。
郵輪碼頭 Galataport
伊斯坦布爾的夜色
遠處可見博斯普魯斯大橋
加拉塔(Galata)
博斯普魯斯海峽上看日出
加拉塔
郵輪碼頭(Galaport) 是近幾年新建的
卡拉柯伊(Karaköy)
金角灣上的加拉塔(Galata) 大橋
橋下還開有一些餐館
索菲亞教堂門前有輕軌
進索菲亞大教堂的人很多,要排隊。
教堂內部人也很多
索菲亞大教堂曾經被作為博物館,現在郵改為清真
Sultanahmet Square 君士坦丁堡競技場(hippodrome)
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於公元前十五世紀建於埃及的卡納克神廟,後於公元四世紀由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osius)運到君士坦丁堡來的。當時運輸方尖碑是極為不易的,所以,特意刻了一個底座用於紀念運送者的底座。
原始的蛇柱是有三個蛇頭的,後來被損毀。有一個蛇頭保存在伊斯坦布爾考古博物館。
內鑲有金頂的 German Fountain,為紀念德皇威廉二世防問土耳其而建。德土兩國在一戰時是同盟國。
藍色清真寺,又稱為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Sultan Ahmet)
進清真寺有著裝要求
地下水宮(Basilica Cistern)建於公元六世紀
有兩根石柱用美杜莎(Medusa)的頭做底座。
君士坦丁堡街拍,這個區也叫Fatih區。
大巴紮(Grand Bazaar)
蘇萊曼尼耶清真寺(Suleymaniye Mosque)
歐亞大陸一水之隔
我們的郵輪停在港口
對麵是佩拉區
金角灣大橋用於輕軌和行人。
去加拉塔要走一段上坡
加拉塔是佩服老城的中心
獨立大道(Istiklal)是佩拉區最主要的一條步行街
獨立大道隨拍
Church of St. Anthony of Padua 是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最大的天主教堂
街上行人很多
左下是土耳其的各式甜品,右下的小哥在耍弄冰激淩。
塔克西姆廣場上的共和國紀念碑以國父凱末爾為中心
共和國廣場邊上有教堂和清真寺
分隔君士坦丁堡和佩拉的金角灣(Golden horn)
傍晚時分,郵輪起航,帶我們遊弋博斯普魯斯海峽。
Camlica tower 通訊塔建在亞洲大陸
Maiden's Tower 從前是海峽上的一個燈塔,現在被建為一個博物館
這個建築曾經用作一所軍校
Çaml?ca Mosque 建在亞洲區
如梅利堡壘(Rumeli Fortress)
博斯普魯斯海峽的第二座橋,又稱穆罕默德二世大橋
第三橋附近的城堡 Yoros Castle
博斯普魯斯上的第三座大橋,遠處可見黑海上的貨船,我們的郵輪掉頭返航。
博斯普魯斯大橋
多爾瑪巴赫切皇宮(Dolmabahçe Palace),建於十九世紀。
高樓是Ritz-Carlton 酒店,對麵是Besiktas體育場(這個角度看不見),體育場對麵是多爾瑪巴赫切清真寺(Dolmabahçe Mosque)
夕陽下的索菲亞大教堂
日落後的托卡比皇宮
藍色清真寺晚上有燈火照明
黃昏時分的伊斯坦布爾
我們的郵輪離開了伊斯坦布爾,出了博斯普魯斯海峽,告別了領航船,繼續南行,駛向下一站,達達尼爾海峽。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065/202101/10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