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蓮飄香

想要幸福快樂,光有想法是不夠的
正文

魔鏡魔鏡,我是不是最好的母親---親子篇之三

(2020-03-15 11:26:37) 下一個

原生家庭對每個人都很重要,我希望我的孩子有一個很美好的原生家庭,我希望將來他們走入社會碰到種種困苦,都願意來跟我傾訴,我想要做一個好母親。

對修行人來說,人的一生跟動物最大的不同,就是可以通過學習改變自己,超越生命的局限。遇到的每個人每件事,都是學習的機會。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出來闖蕩江湖,時時需要自欺欺人,久了就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麽樣子了。修行人可不能這樣,時時需要檢查三門(身語意),發現與佛法不相符合的地方就要及時糾正,否則修行就是一句空話。怎麽檢查自己呢,小孩是很純淨的鏡子,在他們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真實的相狀。

家長都希望孩子聽話,或者希望可以和孩子順利溝通。老大開始根本無法溝通。每次我看著他眼睛跟他講話,他都會把頭轉來轉去回避。那我就必須找到我自身有沒有類似問題。經過用心觀察,我發現我經常在聽老公講話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另外我在佛法班上,如果聽到不喜歡的發言,就腦袋放空。這些都不符合聽聞軌理,我需要改進。以後我就時常提醒自己認真聽別人講話,如果走神了也立即拉回來。當我開始改毛病的時候,孩子也漸漸在改,老大慢慢開始喜歡跟我對話。老二喜歡講話,常常等不及哥哥慢慢措辭就要搶著講,我都說“請等等”,然後專注看著老大,等他講完。直到現在,很多人還是說老大不愛講話,可是我知道,他話很多。他說,他隻在想講的時候講話。

我們在生活中總會碰到很多難關,需要我們鼓足勇氣麵對。我的勇氣,很多時候是從孩子們那裏學到。兩個兒子學遊泳的時候,老二哭著不敢跳水,教練各種哄都不行,最後兩個教練配合,上麵的抱著他輕輕扔下跳板,下麵教練在他剛入水就接住他,這樣給了他信心,後來他就敢跳了。有一次孩子們在公園溜一種高高的彎彎曲曲的滑梯,開始他們也不敢,就邀請我也上去。我爬上去以後,才發現從上麵看真的很高。有恐高的我嚇得不敢滑,這時才體會到,當時老二從跳板上跳下去是需要多大的努力。老大比較勇敢先滑了下去,在下麵大喊:“我在下麵接你!”,雖然我知道他不可能接得住我,但他的話真的鼓勵到我。我不能給自己設個界限說“我就是恐高做不到”,公園的設施應該是安全的,我應該可以做到,心一橫就滑下去了。雖然都是小事,但克服難關的勇氣,就是要在一次又一次麵對境界的時候煉起來。

每個人都需要愛的嗬護,愛和被愛會相互增長。我盡自己所能地去嗬護孩子們,他們很快就回報給我。有一次從公園回家已經天黑,孩子們騎著小自行車,我走路。他們快,每走一段都要停下來等我,尤其一段比較黑的路。我開始還以為孩子怕黑,可是看他們神色沒有怕的樣子。我反應過來,就問:“你們怕媽媽害怕嗎?”他們說:“是,我們會保護你“。當時我就覺得周圍的一切都光明起來。長大以後他們自己都忘記了這事,但卻一直在我心裏散發著溫暖。

看著孩子的變化,就像在看魔鏡:“魔鏡魔鏡,我是不是一個好母親。“老大四年級的時候,我去學校做義工。一個老師過來用很誇張的語氣問“你是XX 的媽媽呀!”過不久又來一個老師,也是很誇張說“原來你就是XX的媽媽哦!”我不知道為何會被圍觀,很詫異,她們就解釋說,“XX變化真是好大呀“。我說“那都是老師教得好啊。”她們說“不不不,是媽媽做得好。”其實我也不清楚她們究竟指的什麽,但是我知道,幾年來,無論看到他們身上有什麽我覺得需要改進的習慣,都會反過來在自己身上找,然後努力去改掉。兒童教育說穿了,最重要就是家長自身成長。

要改變習慣其實很不容易,最關鍵的還有一個秘訣。(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