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六歲開始,媽媽就開始幹農活。農耕的時候半夜一點起床,可以多掙十個工分。媽媽從來都沒遲到過。除了幹農活,媽媽很懂事,知道姥姥不容易,還幫姥姥照顧二姨和老舅。就這樣媽媽在六大隊幹了四年農活。四年的時間讓媽媽體會了生活的艱辛。農活的不易。媽媽二十歲的時候,孟家崗農業中學招學生,可以半工半讀,不用交學費。媽媽就在孟家崗呆了一年多。而媽媽還上過農業中學的報紙,當時也是青春無敵。可惜的是農業中學很快就關門了。隨著農業中學的關門,媽媽又回到了西平。西平平淡而無味。媽媽很不甘心呆在西平。一心想往外麵的生活。很快媽媽的遠房的大姨告訴媽媽佳市發電廠技術工人學校在招人。媽媽毫不猶豫的報了名,幸運的是媽媽也通過了麵試。媽媽很喜歡在發電廠技工學校的生活。城市的生活讓媽媽知道這就是媽媽想往的生活。一年多很快的就過去了,大躍進開始了。23歲的媽媽又一次不得不回到西平。學校因為大躍進,要求學生哪兒來的回哪兒去。生活又一次把媽媽拋回了原點。隻是此時在媽媽的心底,佳市已經在她的心底紮下了根。
23歲在農村已經是大齡剩女了。姥姥不止一次的提醒媽媽該嫁人了。而媽媽對周圍的小夥子根本沒興趣。媒人也知趣的不來招惹媽媽。姥姥也知道媽媽的心氣高。就和媽媽一起到鶴市的媽媽的大舅家住幾個月同時找對象。媽媽在這幾個月沒少相親。又一個是鐵路的,是個山東人,姥姥說上東人吃飯吃不到一起,媽媽覺得姥姥的話有道理,就回絕了。還有一個是開車的,姥姥說開車的不好,前麵開車,後麵背著牢獄。媽媽很聽話。姥姥最後自己先走了。最後,爸爸出場了,是媽媽的老舅母介紹的。而爸爸正好在佳市工作。媽媽個子不高,爸爸175米的個頭,帥帥的樣子。據媽媽講,爸爸就是走路有點駝背。但當時媽媽已經26歲了。後來媽媽和爸爸又見了三次麵。就決定結婚了。
婚禮很簡單。奶奶給了媽媽三百元錢,買了雙皮鞋,一條料子的褲子,加上被褥。娘家人用馬車送媽媽去和爸爸結婚。結婚的婚房是二姑家的一個小屋。因為爸爸要回佳市工作和需要申請工廠的宿舍,媽媽在鶴呆了不到一個月就到佳市了。
媽媽如願以償的嫁到了佳市。而爸爸也有了一個能幹賢惠的妻子。他們自己的小家庭的故事從此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