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流浪的氣球

(2023-02-05 16:37:54) 下一個

最近正在看根據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改編的電視劇三體。感覺也在脫水和亂世紀中不斷的變換。流浪的三個太陽讓人有種莫名的害怕和焦慮。這個時候新聞上忽然到處都是流浪的氣球了。這是一個來自中國的走失的氣球,很大,足足有三個校車那麽大,下麵有十幾塊太陽能電池板。

A high altitude balloon floats over Billings, Montana, on Wednesday.

這個流浪的氣球實際上就是一個充滿氣體的氣球,在天空中可以飛得很高,上麵通常會有一些複雜的相機和成像技術,它將所有這些儀器都通過攝影和其他成像來收集信息。氣球通常用來做氣象探測,但氣象探測氣球通常都不會升得很高,一旦升高,內外壓力就會引爆氣球。而這個氣球可以升到幾萬米的高空,可見不是一般的氣象探測氣球。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美國這個新聞媒體把它稱為間諜氣球。

這個流浪氣球,據美國和加拿大跟蹤,它越過阿留申群島,越過加拿大西部並進入愛達荷州上空的美國領空。美國國防部官員於 2023 年 2 月 2 日證實,氣球飛越美國大陸約 60,000 英尺的高度,包括蒙大拿州馬姆斯特羅姆空軍基地。該基地設有第341導彈聯隊,該聯隊操作核洲際彈道導彈。第二天,中國已經承認氣球是中國的,但否認它旨在從事間諜活動或打算進入美國領空。

2023年2月4日,美國軍方在南卡羅來納州海岸擊落了流浪氣球氣球,而同事美國海軍正在回收淺水中的碎片。能收集到什麽還不得而知。

在同時,有報道指出在拉丁美洲上空也看到了第二個疑似中國氣球。而這些氣球是中國軍事監視計劃的一部分。

那麽為什麽有人想使用氣球而不是僅僅使用衛星收集信息?有多大的可能性這個流浪氣球真的是間諜氣球?

一般衛星是從頭頂進行間諜活動的首選方法。通常有兩種不同類型的軌道。第一種被稱為低地球軌道,顧名思義,這些衛星離地麵相對較近。處於低地球軌道的衛星的優勢在於它們離地球更近,因此它們能夠比更遠的衛星更清楚地看到物體。這些低地球軌道衛星的缺點是因為它們不斷繞地球移動。他們繞地球一圈大約需要90分鍾。事實證明,就拍攝下麵發生的事情的清晰照片而言,速度就太快了。第二種類型的衛星軌道稱為地球同步軌道,它更遠。它的缺點是,很難拍清楚。但它們具有持久性,允許衛星連續捕獲圖像。在這些軌道上,你基本上一直在俯瞰地球表麵上完全相同的一塊地麵,因為衛星的運動方式與地球的旋轉方式完全相同——它以完全相同的速度旋轉。

而氣球在某些方麵有優勢。這些氣球比任何衛星都更接近地麵,當然它們可以拍得更清楚。當然氣球也在移動,但它們移動得相對較慢,所以它們也有一定程度的持久性。

從氣球上監視對手可以追溯到1794年,當時法國人在弗勒魯斯戰役中使用熱氣球跟蹤奧地利和荷蘭軍隊。如今,很少有人會想到任何國家會積極使用間諜氣球。美國在1940年代和1950年代在蘇聯上空飛行了許多氣球,這些氣球最終被高空間諜飛機U-2所取代,隨後又被衛星取代。

這些氣球如何導航?

實際上氣球是受風控製的。它們有時有引導裝置,可以改變氣球的高度以捕捉朝特定方向的風。據報道,中國的監視氣球有螺旋槳來幫助操縱它。如果這一點得到確認,則意味著其操作員將對氣球的路徑有更多的控製。

一個國家的領空有什麽限製?它在什麽高度成為太空,任何人都有權在那裏?

在海拔62英裏(100公裏)處有一個國際公認的邊界,稱為卡門線。這個氣球遠低於這個值,所以它絕對,絕對在美國領空。

到目前為止這個流浪氣球不管有意無意,已經導致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取消了他的北京之行。他原定於2月5日和6日會見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可以說這個氣球在政治上已經開始影響了非常脆弱的中美關係。中國外交部已經發布聲明,對美國“使用武力襲擊民用無人飛艇”表示“強烈不滿和抗議”。中國外交部稱美方“執意動用武力,明顯反應過度,嚴重違反國際慣例”,北京將保留作出進一步必要反應的權利。

早晨聽新聞,中國間諜的討論又在新聞上開始播放。一個流浪氣球會引起的政治外交的什麽變化?曆史上經常是一件小事引發的大事件比比皆是。我們隻能靜觀其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Pcc9501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武勝' 的評論 : 其實也許就是一場事故,沒那麽複雜。隻是做者無意,發現者有心。
Pcc9501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西岸-影' 的評論 : 大部分時候不是他人做的多好而是自己做得多不好。
西岸-影 回複 悄悄話 從冷戰的例子來看,間諜氣球的高度一般在三萬到四萬米左右,戰鬥機是沒有能力擊落的,隻能使用地對空的高空導彈。中國這個氣球按照目前美國公布的信息,是在6千英尺,兩萬米。
而且氣球是使用白色,方便觀察,不是掩護色,這也不符合間諜偵查的常識。
從擊落氣球的視頻,和地麵民眾可以觀察到氣球的形狀來看,氣球的實際高度應該更低。
打氣球的戰機是拉煙的,這意味高度在八千米之上(冷凝氣讓飛機不可能不拉煙,不能隱形),但很明顯從地麵的民眾目視可以看見氣球來看,這就不是兩萬米的概念了。這個氣球已經知道是三個校車大小,也就是遠小於波音客機,而在一萬米以上的高空,地麵就很難看到客機了。
因此這個高度更可能是在一萬米左右,而不是兩萬米。另外就是前天報道美國平均每年有130多起氣球侵入事件,這是指美國以外的國家發出的,很多是美國的盟國,那麽就是為什麽這個事件被折騰起來的問題。
如今媒體捋了從上個月中到2月4號的中美雙方官方和主流媒體的宣布和報道,大致可以看出這個事件被炒大的端倪。
中國官方公布過歡迎布林肯訪華,但也說明是在商談行程,並沒有說已經確定了行程,這是王文斌上個月說的。之後就是一月底中國發言人說對這個訪問並沒有什麽可說的,很明顯是沒有官宣這個訪問的日期。2月1-4號美國媒體大量報道布林肯的即將的出訪,甚至說會見到習近平,這種信息應該是美國國務院透露的。但2月2號中國的新聞發言人仍舊對這個訪問的問題回答說沒有任何新信息,也就是沒有承認有這個訪問。很明顯雙方的落差是極大的,似乎關於這個訪問,全部都是美國一方自己在積極,中國不積極。
那麽最大的可能就是中國並不認為這個訪問是有意義的,在美國媒體已經把這個訪問弄到了能見到習近平,甚至提交拜登私人信件的程度下,布林肯需要一個借口不去。
但白宮傳出來的消息,當然媒體的報道也可能不準確,就是拜登政府一直隱瞞這個事件,是因為希望布林肯能成行,這是矛盾的。
反正目前從雙方公開的信息的對比來看,美國是很希望這個訪問成行的,但中國不那麽積極。這符合G20上雙方的表現,G20前還不知道習近平是否去,但拜登是肯定去,可見中國不那麽重視G20。而且布林肯的訪問是拜登在G20上提出的,這是被公開的。一般認為這個訪問可以顯示中美高層還有接觸,因此不會讓事情走到極端,這有利於穩定美國企業界。在德國總理被企業界“綁架”出訪中國後,法國馬克龍也表示很快會訪問中國,因此不排除美國企業界也有類似的想法“綁架”拜登出訪中國。
但目前的中美局勢顯然不可能。今年美國進入經濟危機的機率是100%,這是大部分主流國際評估機構的觀點,而中國今年經濟增長在5-6%(IMF是6%),這與中國政府的5.5%的增長率的說法差不多。而且預測中國經濟對今年世界經濟的貢獻是四分之一,所以美國也好,歐盟也好,今年的經濟大大依賴中國,全世界都依賴中國,無論舒爾茨還是馬克龍,訪華的主要目的都是經濟,因為美國的反通脹法案,是個計劃經濟的模式,極大傷害歐盟。
整體來看大概就是布林肯希望訪華,因為不能不去,但中國不那麽感興趣,因為美國今年初有一係列對中國的製裁,甚至到了出訪行的前三天中國政府都沒有公開發邀請。布林肯就需要一個台階,華郵發表的社論是中國不希望布林肯去而使出的招數。
最近有一個美國學術界關於中美關係的討論,參加的人都是類似哈佛知名教授或者知名智庫的人物,反正你說是deep state也不過分,這些人是影響美國政策的人物。
這個討論會上已經毫不掩飾地表示美國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中國崛起,這事情上沒有什麽道德概念,哪怕不擇手段也要防止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甚至使用戰爭形式,哪怕因此而傷害美國也在所不惜。
看著這些哈佛教授這樣赤裸裸地提出這種觀點,多少還是感到吃驚,人怎麽可以這樣不要臉,毫無道德標準?
這可以代表美國對中國關係的“底線”或者方針,在這個大前提下,中美關係不好變好,不打仗就是最高標準了,中美關係基本沒救了,隻能等到下一代人上台,如果還沒有毀滅世界,那時候的美國人,包括領導人,知道美國不如中國,需要服輸。
美國在幾年內發起亞洲的戰爭是肯定的,因為任何“和平競爭”已經不可能打壓住中國,中國的經濟規模在全球化2.0下到了本世紀中葉會是美國的三倍左右,這是IMF的預測。
而中國在去年被世界公認第一次在軍力上超過美國,這是連去年的白宮國防報告都承認的,再不打,以後更不可能打。
這大概就是美國如今宣稱中國會在2025年,或者2027年發動武統戰爭的原因,先占領道德高地。
武勝 回複 悄悄話 卡門線不是國際公認的領空高度,但6萬英尺絕對在領空內。這個事件反映了兩國關係的糟糕和外交的不專業。

有推進能力可稱飛艇,飛艇入侵比氣球隨風而飄更嚴重,但卻中國稱飛艇,美國叫氣球。以美國的監測能力,飛艇進入阿拉斯加就發現了,其來自中國的軌跡也應能跟蹤。如果不擊落,至少向中方要求說明。中方也應知道自家飛艇到了人家地盤,好歹也應知會一下。雙方都默默地看著飛艇穿過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直到美國本土軍事基地上空。加國直到美國發聲才敷衍一下。如果是民用研究的話確實不用太緊張,但怎麽證明?哪怕中方把收集的數據公開也無法證明,因為數據可以軍民兩用。

中國有意示強?飛艇因為速度太慢很難用於攻擊,作為間諜工具入侵也太引人注目了。除非它能繞著別國外圍轉還有意義,目前顯然做不到,那示什麽強?“最重要的雙邊關係”竟如此兒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