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037)(038)
張又普:並屯政策
本星期的話題是"並屯政策"。十幾年來,這篇文章一直在我心中構思著,總覺得應該幫助文中的王校長說上幾句話,讓他的生前作為可為後人予以評說。2012年10月以來開始動筆,反複修改、潤色,希望能留下一個客觀的曆史記錄,也希望通過我的拋磚引玉,引起曆史學家從另一角度研究“並屯政策”的興趣。本文最早於於2013年1月4日公開發表在《華夏文摘》上,後來根據大家的反饋,做了一些修改。需要強調說明的是,本人於此改用第三人稱方式敘說記錄內容,無意添加評論,本文所記述的所有王長鎖的觀點,均不曾代表本人立場,請拍磚者慎之。
小學五、六年級時特別愛看小說,其中有很多書都是描述抗日戰爭的,記得裏麵常常提到日本人在中國東北、華北一帶大搞“並屯政策”,弄得遊擊隊十分頭疼。1960年代美越戰爭,中國支持越南,那時"人民日報"常常報道說,美軍在越南也實行了類似的“並屯政策”,搞得越南遊擊隊十分困難。
一群人聚集生活的地方,關內多稱之為村子,南方有稱之為寨子,東北則稱之為屯子。所謂“並屯”,指的是把一些小屯子裏的人全都遷居到大屯子去,再把小屯子荒廢掉的做法。以前我對“並屯政策”一詞並沒有太留意,然而前幾年,在芝加哥認識了一位來自吉林省的朋友,名叫王長鎖,年長我很多歲,他告訴我說,著名的“並屯政策”就是他的祖父最先提出來的。此語引起了我的興趣,我要求他詳細講述,才知道了“並屯政策”的來龍去脈,並做了筆錄。經修改及講述者本人同意,全文發表在此。尊重講述者的私隱,本文中的人名采用虛構,但故事情節則未做變動,皆為實錄。
今日東北地區的主要人口大多來自於過去二、三百年間從山東、河北一帶遷徙的移民。200年前,有一位王姓家族從山東移民到吉林,經四代人的努力奮鬥,終於打造了一份可觀的家業,有房子、有地、有長工,成了吉林一帶的一位地主。王家還開辦了一所小學,造福當地百姓,王家老太爺考取過滿清舉人,又學識貫通中西,遂出任小學校長。這位王校長就是我的朋友王長鎖的祖父。三十年代時,王校長由於好善樂施,在當地是被百姓廣為稱頌的“善人”。在中國三千多年的曆史長河中,皇帝的統治往往隻能達至州府、縣衙,統治不了鄉村。正所謂“山高皇帝遠”,實際統治鄉村的人大都是村裏的望族首領。王校長德高望重,受到當地人的擁護,自然就是村裏的實際首領了。中國曆史上出現了第一個能實際有效地統治鄉村的政權,那就是1949年以後的事,這又是另外的話題了。
東北這個地方,數百年來就是治安不靖,匪盜四起。土匪們內部之間幫派林立,互相火拚,對外的公開口號卻差不多,都是劫富濟貧,除暴安良一類。他們一邊打家劫舍,一邊又與官府、富豪之間保持著微妙而又複雜的關係。王校長家就曾多次被土匪光顧,那些蒙麵土匪總是對王校長說:“王校長您是好人,我們都知道,我們來僅僅是為弟兄們弄點花銷。王校長您隻要肯關照、乖巧點,我們就不傷害您和您的家人"。一聽熟悉的聲音,王校長就知道是哪路慣匪,但仍佯裝糊塗,拿出不少糧食來,讓土匪們帶走。大家你不害我、我不報官,兩下裏“和平共處”。其實,土匪也是人,也要生活,他們通常的盤據點就是窮鄉僻野的那些小屯子,有的土匪本身就是小屯子的貧窮村民。每每土匪相擾,百姓大都忍氣吞聲,因為即使報官,鞭長莫及,官軍根本就管不了偏遠的地方。
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侵略東北,東北軍不放一槍,落荒而逃,卻留下東北三千萬人民走投無路,束手待斃。百姓養活軍隊,保家衛民本是軍隊的職責,這是常理。然而東北軍連日本人的影子都不敢觸碰,便望風披靡,撤回關內,事後張少帥還成了“抗日英雄”,那麽那些滯留家鄉、失去保護、最後都做了滿洲國順民的百姓算什麽?敢說他們是漢奸、賣國賊嗎?其實對當時的老百姓來說,生活上並沒有什麽變化,大家照樣還得耕田、種地、養家糊口,照樣還得給官府納稅、上貢,誰當皇帝都一個樣。為自保、為求生計,東北百姓普遍表示屈從,各個屯子都奉命成立了維持會,但事實是,各村維持會長還都是原先的村落族長,隻是改換了稱謂而已,王校長自然也成了本村的維持會長,對日本統治者以曲意迎合之表,行虛與委蛇之實,以維護本村安全和利益。
所有的統治者都不希望自己的轄區戰火紛飛,都希望自己統治的人民安居樂業,多多生產,多多納稅。日本人也是一樣,他們統治東北14年,東北沒有戰亂,經濟發展很快,鐵路、公路、水壩、煉鋼廠、煤礦等,各項建設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國民生產總值一度在東亞名列前茅。東北的總人口也從1931年的3,000萬人,增加到了1945年的4,500萬人。對此最感不安的是蘇聯。張作霖統治東北時,國勢衰弱,對蘇聯沒有威脅。然而日本人統治東北後,屢屢犯境,使正在麵對德國法西斯的蘇聯倍感遠東地區後方危機。那時國共兩黨在東北都沒有任何軍事、政治和經濟實力,因此蘇聯人便出錢、出槍、出軍事顧問,支持“義勇軍”以及後來的“抗日聯軍”來反抗日本占領,希冀拖住並削弱日本軍事力量,維護後方安全。各地義勇軍包括部分東北軍遊兵散勇、包括楊靖宇等共產黨人組織的抗日武裝,無法否認的是,更包括盤踞在窮鄉僻野的、人數甚眾的那些土匪。曆史文獻記載,義勇軍實際上是聽命於蘇聯的指揮,這可以從義勇軍失利後全部退入蘇聯並改編為國際紅軍一事得到印證,也可以從楊靖宇、崔庸健等中、朝共產黨人後來全部加入了蘇共一事得到印證。
義勇軍的主力部隊基地大都在深山老林,由於敵我力量過於懸殊,往往保存實力,輕易不出,與日軍的有限次交戰主要是反抗圍剿。而盤踞在星羅棋布的小屯子、打起義勇軍旗號的土匪們,拿了蘇聯人的錢和槍,不僅繼續幹著打家劫舍的營生,而且為了蘇聯銀餉,還會就近地偷襲日軍哨兵或日本移民,這就“惹火燒身”了。土匪一旦殺了一名日本人,日本軍隊絕不姑息,每每窮追不舍,一直追到土匪的大本營,即那些偏僻的小屯子。土匪們在躲入小屯子後,轉眼間都變成了普通村民,在根本分不清誰是土匪、誰是村民的時候,日本人的手段就是殘忍地把整個小屯子的人都殺光。這種屠殺對社會影響極壞、震動極大,於是就有眾多地方鄉紳聯名為民請願,向日本人提出抗議和交涉,當時王校長就是抗議者中的一員。
為了穩定自己的統治,麵對王校長這樣一些在民間德高望重的地方鄉紳,日本人是不想過於開罪的,日本人對王校長說:“我們並不願意血洗小屯子,是土匪先殺了日本人,又拿老百姓當擋箭牌,所以可以說是這些土匪血洗了小屯子,很遺憾,我們是不得已而為之”。又說:“你向我們提抗議沒有用,你最好提一個好的解決辦法,方能避免屠殺”。王校長回答:“可以,我們來提方案"。這就是後來非常有名的“並屯政策”的最初來由。
王校長代表眾多鄉紳指出,土匪的生存基地就是那些小屯子,他們是那些小屯子的實際統治者,所以,應該由政府出資,把那些小屯子的人搬遷到附近的大屯子去,讓土匪們失去生存的基地。大屯子人多勢眾,還有警察和駐軍,根本就沒有土匪活動的空間。這樣一來才能釜底抽薪地讓土匪潰散,維護村民的安定生活。
日本人采納並實行了“並屯政策”,這一政策受到了眾多小屯子村民的歡迎,因為他們都希望自己能生活在安穩的環境裏,都不希望在土匪的槍口下麵被威逼。很短時間內,眾多的小屯子荒廢掉了,土匪們無處生存,被迫逃進深山老林。為此,生活在小屯子裏的村民得到了挽救,避免了為土匪所累而慘遭日軍屠殺。根據曆史資料粗略估計,因“並屯政策”而保全生命的東北民眾應有數十萬之眾。
1949年,年老體衰的王校長隨子女移居台灣,留在老家的不動產都托付給一位侄子管理。土改運動時,他的侄子被劃成分,定為地主,遭到鎮壓。1971年,王校長壽終正寢於台北市。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王校長的孫輩們有不少人去留學美國,並後來定居美國,王長鎖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在芝加哥北郊地區買了房子,後來與我有緣相識。
“並屯政策”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從不同的角度考慮,會有不同的評論。前幾年吉林某地方政府編寫縣誌,將早已過世多年的王校長“定性”為“大漢奸”,緣由是他提出來過“並屯政策”。為此,我的朋友王長鎖,即王校長的孫子很鬱悶:東北的軍隊沒有向日本人放一槍,就把東三省的土地拱手相讓,將東北父老鄉親置於日本鐵蹄之下,請問這又應該如何“定性”?一位挺身而出、與敵周旋,拯救了數十萬東北民眾生命的普通鄉紳成了漢奸,而臭名昭著的不抵抗將軍反倒被捧為“抗日英雄”,天理何在?目前王校長的近百位子孫後代分別生活在大陸、台灣、美國、加拿大、印度尼西亞等地,全都是家庭和美、身體健康、事業有成,過著安定、寬裕、幸福的生活,甚至從未曾聽聞有過什麽大小災難。這大概就是人們所說的蒼天有眼吧?
後記:感謝大家花費時間閱讀我的文章,感謝大家的精彩評論。我們大家都是生長在大陸,從小接受同樣的教育,觀點自然容易一致。我離開中國三十多年,接觸了許多來自台灣港澳的同胞,發現兩岸分治六十餘載,文化差異越來越大。王長鎖先生少年時代隨父母移居台灣,六十年代赴美留學,獲博士學位後定居美國芝加哥,同樣的事情,他的觀點往往與我們大相徑庭。反複思考了好久的時間,我決定把他講的故事和他的觀點如實地寫出來,雖然他的觀點可能引起各種爭議,但是應該留下記錄,為“並屯政策”的起源留下第一手的曆史資料,供後人研究使用,也算作是兩岸文化的一種衝突和交流吧。
國內鏈接:http://www.hedao.vip/hedao/vip_doc/10610874.html
資料鏈接:
張作霖:https://baike.baidu.com/item/張作霖
楊靖宇:https://baike.baidu.com/item/楊靖宇/298347
崔庸健:https://baike.baidu.com/item/崔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