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佛藏經/淨法品第六

(2025-04-23 18:35:29) 下一個

佛藏經/淨法品第六

淨法品第六
佛告舍利弗:“昔迦葉佛豫記我言:‘釋迦牟尼佛多受供養故,法當疾滅!’舍利弗,我法實以多供養故,後當疾滅。’
“舍利弗,譬如貧人得大寶藏,心則大樂。如是,舍利弗,未來世中多有比丘,親近白衣受其供養,漸相狎習而與執事,心便歡喜以為悅樂,猶如貧人得大寶藏。如是癡人,貴於世利,世樂奴仆。若見比丘多人供養,心便謂之得阿羅漢,見少知識便謂惡人。如是比丘,為利養故舍上佛道,隨所樂者即成其事。舍利弗,如來於今為是癡人說如是等經。何以故?破戒比丘聞說是經,則生悔心當還持戒,不作大賊受他供養。舍利弗,若有比丘得聞是經,心不清淨不喜不樂,是則名為弊惡比丘。何以故?舍利弗,淨戒比丘無法不樂,若說布施、若說持戒、若說忍辱、若說精進、若說禪定、若說智慧、若說如是厭畏經法,心皆喜樂。
“舍利弗,有三種人,聞說是經,心則憂惱。何等為三?一者、破戒比丘,二者、增上慢人,三者、不淨說法。複有三種人,聞如是經,心則憂惱。何等為三?一者、人見,二者、命見,三者、我見。舍利弗,我今明了告汝,如好善知識,以慈湣心為人求利、求樂、求安隱。汝等一心聽受我語,常求善利,心勿放逸。舍利弗,不淨說法者,有五過失。何等為五?一者、自言盡知佛法;二者、說佛經時,出諸經中相違過失;三者、於諸法中心疑不信;四者、自以所知非他經法;五者、以利養故為人說法。舍利弗,如是說者,我說此人當墮地獄,不至涅槃。
“複次,舍利弗,說法比丘處在大眾,信樂法者為敷高座,舍佛正法,而說外道嚴飾文辭。我久勤苦求是法寶,而此惡人舍置不說,但以經中相違語義,互相是非不順正法,於聖法中高心自大,隨意而說為求利養。舍利弗,若比丘說法雜外道義,有善比丘勤求道者,應從坐去。何以故?舍利弗,有信白衣敷置高座,不應演說外道語義。若不去者,非善比丘,亦複不名隨佛教者。舍利弗,說法甚難!如是說者,我說此人名為外道,尼犍弟子,非佛弟子。是說法者命終之後,當生尼犍子道。何等是尼犍子道?邪見是尼犍子道。何等為邪見?謂是地獄、畜生、餓鬼。何以故?舍利弗,身未證法而在高座,身自不知而教人者,必墮地獄。舍利弗,如是因緣如來悉知,我諸弟子,以種種門、種種因緣、種種諸見,滅我正法。舍利弗,若有眾生,聞如是經第一義空無所有法,心歡喜者,當知是人真我弟子。
“舍利弗,過去世有五百盲人行於道路,到一大城饑渴乏極,令一盲人在外守物,餘者入城乞索飲食。未久之間有一誑人,至守物者所語言:‘咄人!何以獨住?’答言:‘我有多伴入城乞食。’誑人語言:‘汝為知不?彼間大施衣食瓔珞花香雜物,隨意可得。汝若須者,將汝詣彼!’答言:‘可爾。’誑人將盲小離本處,盡奪其物。諸盲乞食得已而還,誑人複語諸盲人言:‘汝等得值大會施不?’答言:‘不值。’誑人語言:‘汝等所得可置於此,我將汝等詣大施會。’諸盲盡共留物一處,隨誑人去。誑人盡將五百盲人臨大深坑,而語之言:‘此地平好,有大施會,汝等各可回麵東行受他施物。’即便一時墮坑而死。舍利弗,當來比丘好讀外經,當說法時,莊校文辭令眾歡樂。惡魔爾時助惑眾人障礙善法,若有貪著音聲語言巧飾文辭,若複有人好讀外道經者,魔皆迷惑令心安隱。若有比丘修佛法者令生疑惑,鹹使眾人不複供養。或有比丘若二若三已讀佛經,便使令求外道經法先自看者,讚言善好。是諸人等,為魔所惑覆障慧眼,深貪利養看諸外書,猶如群盲為誑所欺,皆使令墮深坑而死。舍利弗,諸生盲人即是比丘,舍佛無上道求外道經書;誑人是惡魔;深坑是邪道。舍利弗,如群盲人舍所得物,欲詣大施而墮深坑;我諸弟子亦複如是,舍粗衣食而逐大施求好供養,以世利故失大智慧,而墮深坑阿鼻地獄。
“複次,舍利弗,不淨說法者,不知如來隨宜意趣,自不善解而為人說。是人現世得五過失,餘人不知,唯得天眼比丘,及諸天所知。何等為五?一、說法時,心懷怖畏恐人難我;二、內懷憂怖,而外為他說;三、是凡夫無有真智;四、所說不淨,但有言辭;五、言無次第,處處抄撮,是故在眾心懷恐怖。如是凡夫,無有智慧,心無決定,但以憍慢微小因緣求於名聞,疑悔在心而為人說。是人長夜自受貪欲、嗔恚、愚癡毒箭。何以故?舍利弗,是人不能定知諸法而為他說,心不喜樂,若樂速失。舍利弗,我知不淨說法有此過咎,不得正道。是事一切比丘不知,諸天不知,唯我乃知。複有不淨說法比丘,不解如來隨宜所說,而為他人說。諸經中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而是人自以論辭說言有我、有人、有眾生、有壽命,即為謗佛、謗法、謗僧。謗三寶罪,諸天世人所不能知,唯佛乃知。舍利弗,是人亦名不淨說法。我知其過,諸神通者及諸天眾皆不能知,唯佛乃知。舍利弗,我今為汝譬喻解說。若人不知佛道義相,而為他人不淨說法,此人成就幾不善事?舍利弗,於意雲何?閻浮提眾生,寧為多不?”
“甚多,世尊!”
“舍利弗,若有惡人盡奪其命,是人得罪,寧為多不?”
“甚多,世尊!”
“如是癡人不知佛道,而為他人不淨說法,罪多於此。何以故?是人不淨說法,破無上佛道,亦謗過去、未來、今佛。何以故?舍利弗,若有過去諸佛,說一切法皆畢竟空,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命者。舍利弗,未來諸佛說一切法亦畢竟空,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命者。舍利弗,今現在十方恒河沙世界諸佛,說一切法亦畢竟空,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命者。舍利弗,是名諸佛無上之法,謂一切法無有體性,無所得空,本性寂滅,無生無滅,無有性相自相皆空。如來但為斷諸憶想分別故說,而諸佛菩提無有分別。
“舍利弗,何等為分別?謂分別者,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見、命見、斷見、常見。凡夫成就是諸分別。若人無有如是分別,能悉了知一切法空,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命者;如是念時,心得歡喜,聞第一義空不驚不畏,是人則知五陰虛妄無有真實,知十二入、十八界虛妄無有真實;是人亦不分別涅槃,不念涅槃,不言我能念涅槃,以法得寂滅而不分別,是法所寂滅處亦不分別亦複不得。舍利弗,是名順忍。是人於是順忍第一義中,亦不得自相。舍利弗,何等是順忍相?所謂無相是順忍相。
“舍利弗,於意雲何?若人於此順忍尚不得相,是人若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相、命相者,無有是處!若人成就如是智慧,應受供養是名佛子,是名入不住定。舍利弗,是名佛法第一義門,謂無憶想分別無此無彼。而是癡人在大眾中說於邪見,自以憶想分別教人:此是佛法,此是聖道。如是癡人,則為誹謗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如是癡人,名惡知識,不名善知識。舍利弗,怨雖奪命,但失一身,如是癡人不淨說法,千萬億劫為諸眾生作大衰惱。是人癡冥覆佛菩提本心,貪著還複熾盛相續不斷,以貪著故往來五道,無善逕路生死不斷。是故,舍利弗,不淨說法者得罪極多,亦為眾生作惡知識,亦謗過去、未來、今佛。
“舍利弗,置此閻浮提眾生,若人悉奪三千大千世界眾生命,不淨說法罪多於此!何以故?是人皆破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助魔事,亦使眾生於百千萬世受諸衰惱,但能作縛不能令解。當知是人於諸眾生為惡知識,為是妄語,於大眾中謗毀諸佛,以是因緣墮大地獄;教多眾生以邪見事,是故名為惡邪見者。舍利弗,我見、人見、眾生見者多墮邪見,斷滅見者多疾得道。何以故?是易舍故。是故當知,是人寧自以利刀割舌,不應眾中不淨說法。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