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間,我曾在印度各處短暫生活過幾次。每次都喜歡瀏覽一下當地的英文報紙。上麵發表的文章,絕大部分不僅英文表達地道規範,而且內容相當豐富,不僅有世界各地及當地的新聞,還有熱熱鬧鬧/亂哄哄的各個派別的競選信息,各抒己見的專欄及讀者來信。最得我心的,常有哲學及靈修方麵的活潑小文,是在美國報紙不太常見的。從紙媒體上,讀得出民主社會的運行,也看得出印度人對spirituality的天然親近。
那時候還沒有什麽“矽穀的中國人印度人之爭“的討論,我心裏就想,讀這些報紙長大的學生們有福了,精神食糧還是挺豐富的。如果說讀那些報紙好比享用營養比較均衡而豐富的三餐,那我當年讀China Daily就算吃個方便麵了,雖然也不錯,但長期下來,發育程度自然是有區別的。
印度影響力比較大的一份報紙叫“印度時報” - Times of India. 大家有興趣也可以去讀讀,包括手機版的App。很多印度裔美國人經常會從這裏了解母國的情況。可以想象,印度留學生在母國讀慣了這些,來美國讀“時代周刊”也好,看CNN也好,基本上是無縫銜接,和我們當年從中文環境來適應,是天壤之別。
聽說印度是英語國家,一些人心裏可能會有點小不服氣,心裏嘀咕,那種口音的英文算是英文嗎?!其實真的是實打實的英語國家。還有一說,印度是最大的民主國家,也有人覺得刺耳,心裏想,加拿大難道不是更大嗎?一般民主大小的定義是按參與民主的人數,所以這個說法還真沒毛病,完全站的住腳。比如說十口之家和三口之家都實行民主,那十口的那個就更”大“一些,是這麽個意思。
最後發個圖,英文的憲法。
“
可以想象,印度留學生在母國讀慣了這些,來美國讀“時代周刊”也好,看CNN也好,基本上是無縫銜接,和我們當年從中文環境來適應,是天壤之別。”
相比起來,自己的英文幹巴巴的。隻是傳達意思,不希望出現誤解,有點像機器人寫的。
但是VP, Director級的白人英文就更上一個層次了。清晰,簡練。有MBA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