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日。下午要去百老匯看秀,上午沒事兒,便帶著遠道而來的家人去看連接曼哈頓和布魯克林的大橋。
下了地鐵還要走一段路,這是走到布魯克林大橋引橋的下方。
站在東河(East River)西南岸的小公園裏,這邊是布魯克林大橋。
那邊是曼哈頓大橋。
五月初,河邊步道上人很多。
布魯克林大橋於 1883 年 5 月 24 日通車,是東河上第一座橋梁。也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懸索橋,主跨度為 486.3 米。
大橋的設計師是約翰·羅布林(John Augustus Roebling, 1806 – 1869) 。設計工作從1867 年開始。1869 年 6 月約翰的腳被一艘渡輪壓傷。受傷的腳趾被截掉,但他拒絕進一步的治療,24天後因破傷風去世。後來他的兒子華盛頓·羅布林(Washington Augustus Roebling, 1837 – 1926) 被任命為大橋項目的總工程師接替他的工作。
河邊的一快牌子記錄了第二任總工程師華盛頓·羅布林的妻子艾米莉·羅布林(Emily Warren Roebling, 1843 – 1903)的事跡。艾米莉畢業於華盛頓特區的喬治城聖母修道院,在當時是一位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1872 年她的丈夫因在水下挖掘橋塔而患上“沉箱病”(一種減壓病)導致部分殘疾。艾米莉便開始負責他與外界的通溝通、研究和修改他的計劃、與工程師會麵、與承包商協商細節… 1883 年 5 月大橋開通時,艾米莉乘坐第一輛馬車過橋。
在這個公園可以遠眺自由女神(兩個黑樁之間)。
還可以欣賞曼哈頓下城。
?這是曼哈頓大橋。這座橋也橫跨紐約市東河,把曼哈頓下城和布魯克林連接起來。這座橋始建於1901年,1909年完工。由萊昂·莫伊塞夫(Leon Moisseiff ,1872-1943)設計,橋長2,089 米。
這兩座橋都可以步行,我們以前也都走過。這次就隻去更漂亮的布魯克林大橋走走。
乘地鐵到曼哈頓,按照穀歌地圖去布魯克林大橋。
走在引橋上。
橋上人很多。
東河。
河裏有些船隻。
差不多了往回走。
?布魯克林橋和曼哈頓橋都是不收費就可以走的。
布魯克林街拍
在布魯克林住了三個月。有些“家”的感覺了。白天晚上走來走去,去餐廳吃飯、商店買東西,乘地鐵去曼哈頓、法拉盛、機場,我這個馬虎人還沒有丟過東西。有時掉在路上的物件回去時還可以找到。半夜從百老匯乘地鐵回來,路上依然人來人往。不過回底特律後聽說布魯克林的一家餐廳被搶,食客被迫交出值錢的東西。所以不知道是我們住的區域安全,還是因為幸運。總之我們對布魯克林充滿感情。
布魯克林植物園離我們租的房子很近。
三月的紐約還很涼,植物園裏的花兒已經盛開了。
東大道大概是紐約市的第一條公園大道。路上有三條用行人步行路分開的車道。中間是很寬的雙向四線大道。兩邊各一條單向公路,單向公路的兩邊供居民和遊客停車,中間車輛隻能慢行。這是其中的一條步行路。地鐵的2、3、4 線在這條步行路上都有車站。
布魯克林一條普通的街道。
建在同一條街上的房子各不相同,但會有相同的風格。
整個一條街的房子肩並肩,沒有空隙。不管裏麵多麽豪華,外麵都是比較窄的門麵,進去後往縱向延伸。隔音效果很好,聽不到鄰居的聲音。
我們住了三個月的房子就在這條街上。
“展望公園(Prospect Park)”離我們住的地方也不遠。
五月底,人們已經迫不及待地來到公園享受日光。
“大軍廣場(Grand Army Plaza)”裏的凱旋門。
布魯克林最大的圖書館。裏麵有很多中文書。在紐約剛剛看到電影《沙丘(Dune)》,原著是英文的,裏麵自創字非常多,太難閱讀,所以我專門去這個圖書館借了中文版的翻譯本。
?
去Costco路上看到的壁畫。在布魯克林去Costco 絕對是個挑戰:
五月底,街上的樹已經鬱鬱蔥蔥。六月又去曼哈頓住了一個星期。
幾個月的生活讓我們愛上紐約、愛上曼哈頓。
2024.10.16. 底特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