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娛自樂

記憶不再可靠,於是開始網絡日記。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2018 一家三代百年曆史,懷特恩博物館

(2019-11-15 16:17:44) 下一個

那天(2018年5月6日)上午在多倫多西麵一小時左右車程的漢密爾頓市區閑逛。走到市政府的南邊看到了這個私宅博物館。

 

門前是個很大的心形花壇。我在門口考慮著有沒有時間參觀的時候,裏麵出來一個工作人員熱情地和我打招呼。

 

原來當時博物館裏一個參觀者都沒有。工作人員們大概太寂寞了,看見我這個閑人就把我請進去了。

 

在房間裏拍照時,這個小夥兒說"照我吧"。

 

"當真?" 知道一般人不願意讓陌生人把自己拍到照片裏,所以我一般都盡量避免拍別人的正麵。

 

"沒有關係、我不在意。"

 

好吧。看他的笑容多燦爛。

 

反正也沒有別的參觀者,他們又讓我給他們拍集體照,那我就先和幾個小夥子合一張吧。

 

一般的私宅博物館或者是城堡,都是繼承人捐獻一個空房子,大部分私人物品都會搬走。博物館再想辦法買回一些原來的東西、或者是買一些當年的物品、當然也會有人捐獻有價值的古董,然後再重新布置起來。這個博物館則不同,捐獻者一個線頭都沒有帶走,房子裏所有的東西都留了下來。

 

這個博物館記錄了一家三代人長達一百多年的曆史。

 

第一代是從美國來的醫生、投資者卡爾文·莫凱斯頓(Calvin McQuesten, 1801-1885) 。他一共有三位夫人,當我聽到這兒的時候嘴張得老大!加拿大也曾經有一夫多妻製?工作人員笑了:他不是同時有三個夫人。第一位夫人去世三年以後,他才娶第二位夫人。第三位夫人是第二位夫人去世兩年以後娶的。

 

這是一樓的藏書室。那時候似乎沒有或者是極少有公共圖書館。每個家庭自己藏書非常重要。麥克斯頓一家三代人在這百年裏收集了兩千多本書。書籍常常是他們逢年過節互相贈送的禮物之一。

 

卡爾文1831年、30歲時結婚。夫人叫瑪格麗特(Margaret)。三年後他們有了大兒子、小卡爾文。

 

大夫人生了三個孩子,隻有小卡爾文長大成人。1841年(婚後10年)兒子剛剛7歲,32歲的夫人就去世了。

 

1844年卡爾文娶了第二位夫人露絲(Ruth Estimete)。他們生了兩個孩子。隻有1847年出生的兒子艾薩克(Isaac)得以長大。艾薩克四歲時,二夫人也去世了,當時才35歲。

 

(門廳的小椅子)

 

1851年二夫人去世。次年卡爾文花了800英鎊買下這棟房子,並將之命名為懷特恩(Whitehern)。 所以卡爾文三位夫人當中,隻有1853年娶的最後一位夫人伊麗莎白(Elizabeth)在這裏住過。不過她不喜歡這棟房子、嫌它太小了。

 

伊麗莎白對於教育前夫人們留下的孩子不感興趣。她熱衷旅遊和購物,成年在美國或者是歐洲旅行,這棟房子裏有些豪華家具都是她旅行的戰利品。

 

書房對麵的小客廳用於娛樂。這裏的家具大部分都是1850s 剛剛搬到這棟房子裏時買的。吊燈最初是用煤氣點燃的。

 

每件家具都非常精致。

 

飯廳在一樓。

 

靠近窗戶的壁櫥裏麵原來有一部小電梯。當時的廚房在地下室,飯菜燒好後,通過電梯直接送到飯廳。後來這棟房子擴建,廚房挪到一樓。電梯就取消了。那個壁櫥就成了儲藏室。

 

當年(1854-1857)籌建漢密爾頓的聖保羅教堂時,老卡爾文是其中的捐資者之一。這個教堂1906年毀於大火,1908年重建。

 

1861年漢密爾頓建立了衛斯理女子學院(Wesleyan Ladies' College),設有文學、音樂、藝術和現代語言等課程。 老卡爾文也提供部分資金,並擔任副校長(1861-1872)和校長職務(1872-1885)。

 

老卡爾文的大兒子(也叫卡爾文)成年後也成為了一位醫生,他一直生活在美國紐約。

 

二兒子艾薩克是位律師。1873年27歲時結婚。新娘是瑪麗·貝克(Mary Baker ),他們一共生了七個孩子(其中一個夭折)。

 

1885年卡爾文·莫凱斯頓博士以84歲高齡去世。因為他的夫人伊麗莎白太會花錢,所以他的遺產基本上都留給了兩個兒子。這棟房子和房子裏的大部分東西都留給了二兒子艾薩克,同時還留給他25萬加元。三夫人很快離開,回了美國,1897年去世。

 

老卡爾文去世三年後的1888年,剛剛41歲的艾薩克突然去世。加上他們投資失敗。家族宣布破產。這棟房子曾經出租。漢密爾頓的 TH&B 鐵路公司就曾經使用過這棟房子。

 

這期間,艾薩克的夫人瑪麗在宗教和社會活動中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1889年她們組建了漢密爾頓的第一個YMCA(闔家鍛煉身體的地方)和家庭傳教會。

 

艾薩克的女兒露絲在渥太華的女子大學教書。她的大部分工資都寄到家裏養家。

 

一樓的廚房是1935年加建的。

 

廚房裏的爐子、烤箱和冰箱(照片中最左邊)都是用電的。廚娘安妮的責任是準備一日三餐和飯後的洗碗。

 

廚房後麵有兩間屬於安妮的屋。這是她的縫紉屋。

 

這是她的臥室。

 

門後是臥室裏的衣櫥。安妮41歲結婚。莫凱斯頓家送了她3600加元,她用這筆錢在附近買了房子。以後就早上來上班,晚上回家。

 

地下室的中廳。這一組椅子是1930年購買的核桃木家具。

 

位於地下室的休息室。原來這裏是廚房。1935年房子擴建,廚房搬到樓上。這裏就改為一間巨大的休息室。

 

艾薩克的第六個孩子托馬斯(1882-1948)大概是第三代人中最成功的孩子。曾經擔任過九年(1934-1943)安省的交通部長。多倫多那條QEW高速公路就是他在位時開通的。托馬斯通常在多倫多工作。周末一定回到這裏休息。 這間屋子的地板是橡木地板。

 

壁爐左上角的彩照是當年的喬治六世國王和伊麗莎白王後(現在伊麗莎白女王的父母)來加拿大時的照片。

 

壁爐右邊是一個大型書架,上麵有許多托馬斯最喜歡的書籍。晚上他會在躺椅上閱讀傳記。

 

1939年QEW通車時,喬治六世國王和伊麗莎白王後(現在伊麗莎白女王的父母)來參加通車典禮。他們在典禮上坐的椅子就在這裏:紅色的窗簾下邊一左一右(橡木)。

 

當年除了廚娘安妮,他們還有兩個女仆。一個人負責清洗全家人的衣服、床單。一個人負打掃衛生、擦銀器。她們倆一人一個小小單間兒,這是其中的一個,現在用來裝雜物。

 

上樓。樓上有五間臥室。在艾薩克時期,艾薩克夫婦住一間臥室。三個女孩兒擠在一間,男孩兒有各自的房間。

 

這是女孩們的房間。

 

房間裏有一個巨大的,占據了一麵牆的核桃木衣櫥。

 

這是當過安省交通部長的托馬斯的房間,房間的書櫥和裏邊的書卷都是他去世的外祖父(艾薩克的嶽父)留給他的,他的外祖父母也曾經在這個房子裏住過。

 

1939年主持伊麗莎白女王路(QEW)開幕式時托馬斯就是帶著沙發上的那頂禮帽。

 

成為安省交通部長之前。托馬斯過擔任過漢密爾頓公園管理委員會工作委員會主席,他監督了許多漢密爾頓公園的建立,包括蓋奇公園(Gage Park),英奇公園(Inch Park),Chedoke高爾夫球場,國王森林(Kings Forest)和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al Gardens)。

 

1931年他還協助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從多倫多搬到漢密爾頓市。

 

艾薩克(老卡爾文的二兒子)和夫人瑪麗的房間。

 

二樓的樓梯口掛著一家三代人照片。最上邊的是卡爾文·莫凱斯頓(Calvin McQuesten)。

 

下一排從左開始是他的第一個夫、第二個夫人及第三位夫人。那一排最右邊的兩幅照片是老卡爾文的親家、他二兒子艾薩克的嶽父母。

 

第三排最左邊是大夫人生的大兒子卡爾文。中間是二夫人生的兩個孩子,一個是二兒子艾薩克,另一個沒有長大。右邊是艾薩克和夫人瑪麗。

 

第四排是艾薩克和瑪麗的七個孩子。

 

艾薩克六個成年子女因為各種原因都沒有結婚,1959年剩下的三個兄妹決定在他們過世之後,把這處產業以及房子中全部東西,包括所有家具、數千本書籍、藝術品、信件、日記和文件,都捐給漢密爾頓市,希望他們把這棟房子作為博物館向公眾開放。

 

1968年家族第三代的最後一個成員,第三代的卡爾文逝世。

 

卡爾文·莫凱斯頓(Calvin McQuesten)的家現作為博物館向公眾開放。

 

離開博物館之前又幫他們拍了一張合影。

 

懷特恩博物館

 

注:2022年1月上旬,突然發現以前從美篇拷貝到文學城博客裏的照片全部丟失。這篇文章的照片是 2/6/2022 重新上傳的。非常感謝文學城裏幾位朋友的幫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棗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RUEFIRE' 的評論 : 現在博物館裏的都是工作人員,他們不懂中文啊。給他們拍照時用我的相機拍一張,再用他們的手機拍一張。謝謝留言!
TRUEFIRE 回複 悄悄話 多麽好客的一家人!雖然文物不多但保持了原有年代家庭裝飾的原貌,還是非常有意義的!建議把您的博客轉發給這家人,算是對他們熱情的回報:)
棗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elmonte' 的評論 : 謝謝瀏覽、留言。????
棗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法弄' 的評論 : 那個周末是她們每年一次的免費博物館日,所以才“拉”我進去。可能預計很多人都會去參觀,所以安排多人服務。平時工作人員一定不會有那麽多的。謝謝。
elmonte 回複 悄悄話 好故事,謝謝樓主!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一家幾代人曆史交代挺清楚的,有意思的博物館。隻是這麽小的博物館還有這麽多工作人員,維持資金怎麽來?門票不夠吧?我也是閑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