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夕陽下的萬靈學院,All Souls College )
這次來英國之前一直糾結要不要來牛津(Oxford)。女兒大學期間在這裏住了半年,修了兩個term 的課。所以對這個地方還是挺感興趣的。
從地理位置上看,由倫敦去布萊尼姆宮殿經過牛津。似乎應該先去牛津,再去布萊尼姆。可是布萊尼姆宮殿下午五點多就關門,先去牛津的話我們可能就沒有時間參觀布萊尼姆。先去布萊尼姆再去牛津呢,就相當開出去了再往回開,效率低了一點。
有人說在牛津呆一天吧。我也希望那樣,可是在英國一共隻有兩個星期的時間。要去的地方太多了。
後來覺得牛津離倫敦不遠,乘火車、汽車都方便。任何時候去倫敦都可以用一天的時間去牛津看看。
所以在我的計劃裏,牛津是個"到時候再說"的地方。
2017年5月25。參觀完布萊尼姆宮殿,定了晚上的旅館(離我們第二天要去的地方比較近),LD說現在就往旅館去有點太早,離牛津這麽近了(十幾英裏,半個多小時的路程),不去看看有點說不過去。
好吧,定好GPS,說走就走。
英國的環形交叉路(roundabout)極多。平時我們非常喜歡這種路,沒有紅綠燈、幾乎不用等。可是我們從美國帶來的GPS顯示出口時就有問題了,在美國如果說第一個口下,相當右轉彎,GPS上往右邊畫個弧,然後小箭頭往右指。在英國正好相反,第一個出口相當左轉。可是我的GPS小箭頭還是往右指。走了兩次才明白,美國的GPS在英國用時有一點小小的不同。
有時候剛剛從一個圈出來,立刻進入下一個,就像一個8字,GPS還沒有反應過來,車已經衝過去了。一旦錯過出口,GPS並不讓你轉回來,而是繼續往前走,轉一大圈才回到正確的路線。為此我們多走了不少冤枉路。
那是我們第一天在英國開車,時刻提醒著"要靠左",還要隨時想著第幾個出口下路,還要跟著車流。高度緊張,跌跌撞撞,最後總算安全到達牛津,

(上圖是莫德林學院,Magdalen College )
以為下午六點多,牛津應該很安靜了。錯,牛津到處是車,公交車,大車,小車,自行車,加上到處是行人。我們不熟悉路況、沒有目的地,有點亂套。
先找地方停車吧。GPS顯示有很多停車的地方。我們想象著美國的大停車場,停著一大堆車。又錯了,每次GPS說停車場到了,我們都看不見。後來才發現那些停車點(不能叫"場")就是順著路邊有三兩個停車位,而且大部分是為殘疾人準備的。
轉了兩圈都沒有找到停車位。傻了。實在不甘心就這麽離開牛津。
前麵停了一輛出租車,司機站在外邊。我去請教,他告訴我,他也不是本地人,今天從倫敦過來,不過你試試那個方向,有可能找到路邊停車的地方。
謝過出租司機,按照他指的大概方向,三拐兩拐,就發現一條非常安靜的路,邊上有幾個公寓樓,路上還空著幾個停車位。3英鎊可以停4個小時。準備交錢時才發現收錢的機器隻收硬幣。我們在倫敦時全部是信用卡交易,來英國之前換的英鎊(全是紙幣)還沒有動過。沒有硬幣!還好,遇到的第一個女孩就在她打工的小店幫我換了零錢。
現在除了餐館,酒吧還在營業,別的都關了。我們就在牛津閑逛吧。

一下子就看見了赫特福德學院的赫特福德橋(Hertford Bridge),俗稱歎息橋(The Bridge of Sighs)。
叫它歎息橋是因為它和意大利威尼斯的歎息橋有些相識。不過威尼斯的歎息橋建於1600年,一端是法庭,一端是監獄。一旦被判有罪,馬上收監,走到橋上,歎息一聲。
牛津的歎息橋建於1914年,它隻是把學院的兩個樓連起來,也許是為了天氣不好時學生不必出門就可以從一個樓到另外一個樓吧。
所以兩個橋其實不怎麽像,唯一的相似點是橋的兩端都是建築物。

事實上到處都有歎息橋,我在美國的匹斯堡也看到過一個。那個橋建於1886年,比牛津的還早一點,也是把法院和監獄連起來。隻不過原來的監獄現在也是縣法院的一部分了。
上麵是我自己微信的截圖 -- 匹斯堡的"歎息橋"。

聖瑪麗教堂(University Church of St. Mary the Virgin)

牛津最有名的圖書館之一, Bodleian Library

萬靈學院(All Souls College )

在牛津騎車是個好主意

擁擠的牛津竟有這樣大片的綠地

喜歡這種寧靜

曲徑通幽處

常常與這些朝氣蓬勃的學子們擦肩而過

The Radcliffe Camera,一個古老的圖書館。

聖瑪麗教堂。

萬靈學院(All Souls College )的一個大門

天色越晚,建築物的顏色越濃烈。

Bodleian Library

晚上八點的時候,不知道哪個教堂的鍾聲響了,以為幾下就結束,結果響了足足半個小時。

這扇大門比較有意思。好像兩個家族聯姻一般,左邊是一個黑色的徽章(Coat of arms),右邊是紅色的徽章。
黑白色的徽章有點像埃克塞特學院(Exeter College)的,紅色的沒有查到屬於誰。

大門上方的徽章也是一家一半。
在牛津的三個多小時隻是轉了一個小圈。最起碼讓我們知道這個地方絕對值得來。如果有時間,逗留幾天不會沒有事情做的。
離開牛津之前給女兒發了兩張剛剛拍的照片,並沒有告訴她我們在哪兒。
"牛津!"
"我們現在就在這裏!"
"去 Turf Tavern 吃個飯吧"
"剛剛吃過了"
"那應該去喝一杯"
。。。
晚上九點多了。開車,去30英裏外的旅館。
後記:回美國一個月後,收到一封租車公司來的信。裏邊是一張來自牛津的罰單。
罰款原因:在公交車道上開車。
罰款金額:30英鎊。如果超過30天不付款的話,罰款將漲到60英鎊。
租車公司已經替我們交了罰款,然後從我們的信用卡上劃走了40英鎊。
下次去牛津要先了解一下公交車道長得什麽樣子。
注:2022年1月上旬,突然發現以前從美篇拷貝到文學城博客裏的照片全部丟失。這篇文章的照片是 2/3/2022 重新上傳的。非常感謝文學城裏幾位朋友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