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的善變
人能持守"承諾”嗎?尤其那些需要長久持守的"承諾”?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相信這不是隨口一說,而是出自人的經驗之談。
常言道:靠錢,錢會跑;靠人,人會倒。這句話說明世上沒有可靠的對象,無論是人還是物。大概每個人一生都經歷過"言而無信”的人,有的是日常生活小事,有的是極其嚴肅的大事。這沒什麼可奇怪的,因為我們也常會對自己的"承諾”出爾反爾,如答應父母的、配偶的、兒女的、或別人要做的事情的,早忘到九霄雲外去了。所以,人的"承諾”不可靠,生活中人真正能兌現或持守”承諾”的人並不多。
本人身邊的一個親戚,從小父親就離家另娶,丟下妻子、兒子以及剛會站立走路、還不懂事的妹妹。看著兩個年幼的孩子,當時年紀尚輕的單親媽媽,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流淚不止,因為實在不知道如何把一雙兒女撫養成人。
有一天晚上,年齡稍大一點、還不到十歲的兒子,見媽媽流淚,便用兩隻小手一邊給媽媽抹眼淚,一邊對媽媽説:”媽媽,不要哭了,我很快就會長大的。以後我長大你就好了。”
這句話像"靈丹妙藥”,媽媽的眼淚立刻止住了。她一下子把兒子抱在懷裡,説:"兒子,媽媽記住了你的話,以後媽媽不再哭了。”母親心想,是啊,不就是十幾年麽?苦日子總有一天會結束的,幹嘛哭呢?
照理說,"童子戲言”母親不必當真,因為兒子並不曉得自己在説什麼,衹是當時母親流淚的場景,觸動了他幼小的心靈而已。然而,兒子的一番話兒對這位母親來説,卻成了她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此後,她每天上班有幹勁,家裡家外、既做男人又做女人,無論日子怎樣苦,都抹不去她心裡的那種"盼望”:”再過十幾年兒子長大了,一切都會好起來。”
這位母親的想法並非有錯。問題是,當她把把一生的盼望像押寶一樣押在了還未成年的兒子身上,最終結局必是絕望。
兒子很快結束小學,上了中學、大學、最後娶媳婦結婚生子。然而,童年他對母親説的那句話早已丟到了腦後。兒子長大了,的確是"娶了媳婦忘了娘”。這是現實,母親不得不接受,不是麼?
雖然兒子早已忘記了他曾對母親說過的這句話,但母親一輩子卻沒有忘記,最終衹能深深留在了自己的記憶底部,不能再被觸踫,因為這是母親人生中最痛的部分。
世上最多不可信的”承諾”例子,莫過於男女戀愛時花前月下説的"情話”,以及婚禮上新郎新娘發的”誓言”了。
很多非基督徒為了趕時髦,或讓婚禮添加一點有別於傳統的西方”浪漫”情調,都希望在教堂舉辦,由牧師證婚。但是他們並不曉得在教堂舉辦結婚儀式的意義是什麼,不是教堂的音樂或華麗的建築結構,也跟牧師沒有絲毫關係,而是新郎新娘在神麵前所立下的"承諾”。如果新郎新娘衹是在教堂走一下婚禮過場,牧師説什麼聽著,卻沒有認真思考牧師所説的"婚誓”內容,在教堂結婚實在沒有任何意義。新郎新娘的"婚誓”,是在神麵前彼此向對方做的一生”承諾”。內容是:
牧師會先問新郎:"你願意娶某某女人嗎? 愛她、忠誠於她,無論是順境或逆境、喜樂或憂傷、富足或貧窮、健康或疾病,直至死亡。你願意嗎?"
新郎回答説:"我願意!" (否則婚禮失效)
同樣牧師也會以同樣的話問新娘:"你願意嫁給某某男人嗎? 愛他、忠誠於他,無論是順境或逆境、喜樂或憂傷、富足或貧窮、健康或疾病,直至死亡。你願意嗎?"
新娘也回答説:"我願意!” (否則婚禮失效)
很多人無比羨慕那些在世上地位顯赫、富可敵國的有名人士的婚禮場麵:豪華、隆重、奢侈,博得萬人仰慕。其實不過幾個小時,或最多一天而已。可是他們的婚後怎樣呢?結局又如何呢?
不能不說無論男女戀愛時花前月下的"情話”,還是新郎新娘的"婚誓”,都是發自內心的,是真情的流露,否則不可能走進婚姻殿堂。但是隨著歲月的笑話以及油鹽醬醋的折損,雙方愛的熱情很快冷卻。原來的"情話”哪去了?發過的"海誓山盟”還有效麽?有多少夫妻還會持守自己的"承諾”呢? 代替的不都是"同床異夢”、冰冷相對的沉默麽?過了幾年或十幾年也就分道揚鑣了了。有的可能為了維護尊嚴和臉麵,對外仍保持夫妻恩愛、摟摟抱抱的假像,家裡還存留著那張"婚姻”已經名存實亡了的結婚證。有的甚至雙方大打出手、彼此成仇、竟然出了人命的個案。實在難以想像,當人失去理智、作賤良心、獸性大發時,人的本性同畜類沒什麼區別,不得不讓人"唏噓”。
可那些貧民百姓、一介草民:學識不多,地位不高,生活捉襟見肘的夫妻,相比這些"高貴之人”好些嗎?也沒有。他們也沒有認真持守原始那份的"真愛”和”誓言”。即使有人持守,也是寥寥無幾。
為什麼人不能持守"承諾”? 因為人的罪性。人本性是極其自私、且易變的。
從上述例子看到,童子的"承諾,的確給母親帶來了十幾年的歡喜盼望;新郎新娘的"婚誓”,也締造了許多家庭、繁衍了人類。之所以人"言而無信”、造成人無限失望和極大痛苦,其主要原因是認不清"人性”,否則就不會盲目信賴別人的”承諾”,而自己也不會隨便去"承諾”別人。
二:神的信實
人的"承諾”不可靠,但神卻是”信實”的。祂永恆不變、持守自己所應許的每一句話,從不食言,從不改變。所以,人需要信靠神。
聖經説:”各樣美好的賞賜,各樣完備的恩賜,都是從上麵、從眾光之父降下來的,祂本身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子。”(雅各書1:17)
人不能持守"承諾”,因為人天性自私,行事為人自我為中心:追求肉體和眼目的情慾,滿足心中的驕傲。然而,人是與他人相互賴以生存、非獨立存在的活物。如果處處自私、隻為自己快樂的人,怎肯做出犧牲、持守"承諾”呢?所以,人嘴上的”承諾”,並不代表人行為上可以做到,即使心裡願意,人本性也不肯。因此,如果把”希望”寄託在人的身上、相信人嘴巴的”承諾”,最終帶來的必定是失望和痛苦。
人的一生,”物”不能依靠,”人”也不能依靠,但人又必須有依靠的對象,是不是很悲哀絕望? 該依靠誰呢?能依靠誰呢? 毋庸置疑,祇有依靠不變的對象,人生才有保障、才可託付。
凡是被造的,都是短暫可變的,唯有創造者是永恆不變的,也就是這位宇宙萬物和生命的創造者、獨一的真神,祂是人唯一可信可依靠的對象。聖經記載了這位神數百個應許,祂所"承諾”的話,沒有一句不兌現;祂所應許的事,沒有一件不成就。
聖經説:”我們縱然失信,祂仍是可信的,因為祂不能背乎自己。”(提摩太後書:2:13)
”祂不能背乎自己”的意思,說明"信實”是神的本質。祂所說和所做的,都是基於祂自己的本性,並非根據人是否信祂而更改;祂說到做到,言出必行、永遠不會否定祂自己。我們從聖經記載中例舉一二。
1.洪水之後的"承諾”
亞當夏娃之後,地上人多了起來,罪也遍滿全地,使得神極其難過。聖經説:”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耶和華就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創世記:6:5-6) 所以,神決定要用洪水毀滅全地及其上的一切生命,唯拯救挪亞一家八口,因為挪亞敬畏神。
洪水之後,神與所有被救的活物和挪亞立約,説:”我與你們,並你們這裡的各樣活物所立的永約,是有記號的。我把虹放在雲彩中,這就可作我與地立約的記號了。我使雲彩蓋地的時候,必有虹現在雲彩中。我便記念我與你們,和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約,水就再不氾濫毀壞一切有血肉的物了。虹必現在雲彩中,我看見,就要記念我與地上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永約。神對挪亞說:’這就是我與地上一切有血肉之物立約的記號了。’”(創世記:9:12-17)
迄今為止,儘管全地罪孽滔天、惡行氾濫成災,神一直堅守祂的”彩虹之約”,沒有再用大洪水毀滅整個世界,衹是局部不同地區出現洪水。
2.對亞伯拉罕的"承諾”
以色列民的祖先亞伯拉罕,從家鄉吾珥被神呼召出來,當時他並不知道要去哪裡。出於對神的信靠、對神的話百依百順,神告訴他去什麼地方,他就聽從,絲毫沒有猶豫和懷疑。因此,神"承諾”賜給他後裔、福氣以及土地。(參見創世紀12-15章)
第一: 後裔的應許
1) 血緣上的後裔
亞伯拉罕被呼召走出家鄉時已經七十五歲,和妻子撒拉一直沒有孩子。因著他對神的順服和敬畏,神在異象中應許他説:”.....亞伯蘭你不要懼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的賞賜你。亞伯蘭說:’主耶和華阿,我既無子,你還賜我甚麼呢?並且要承受我家業的,是大馬色人以利以謝。’ 亞伯蘭又說:’你沒有給我兒子,那生在我家中的人,就是我的後嗣。’ 耶和華又有話對他說:’這人必不成為你的後嗣,你本身所生的,纔成為你的後嗣。’ 於是領他走到外邊,說:’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嗎?’ 又對他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 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創世記:15:1-6)
十年過去了,亞伯拉罕到了八十五歲仍沒有兒子。所以妻子撒拉就自作主張,要自己的丫鬟夏甲和亞伯拉罕同房,生了第一個不是神應許的兒子,以實瑪利。然而,憑著人血氣做的事,其後患無窮,結果造成非神應許生的後代和神應許生的後代,他們無休止地爭戰、直到今日。
亞伯拉罕到了九十九歲時,神再次對他說:”我是全能的神,你當在我麵前作完全人,我就與你立約,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國度從你而立,君王從你而出。我要與你並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堅立我的約,作永遠的約,是要作你和你後裔的神。....你妻子撒拉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以撒,我要與他堅定所立的約,作他後裔永遠的約。”(創世記:17:1-7;19)
神又派天使對亞伯拉罕説:”到明年這時候,我必要回到你這裡,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個兒子,..。”(創世記:18:10a)
”耶和華按著先前的話,眷顧撒拉,便照祂所說的給撒拉成就。....撒拉懷了孕,到神所說的日期,就給亞伯拉罕生了一個兒子。亞伯拉罕給撒拉所生的兒子起名叫以撒。”(創世記:21:1-3)
亞伯拉罕衹生了這麼一個兒子,後裔就會像神所說的繁多麽?是的。以撒結婚後生了兩個兒子:以掃和雅各,而神揀選的是雅各。除了女兒之外,雅各生了十二個兒子,成為後來的以色列十二個支派。其中一個兒子約瑟小時,因為被他的哥哥嫉妒而賣到了埃及。由於他敬畏神,後來做了法老的宰相。當迦南地大災荒時,雅各帶著全家七十人投奔約瑟。
他們祖祖輩輩在埃及足足住了四百三十年,到了迦南人惡貫滿盈時,神呼召摩西出來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他們從最初進入埃及的七十人,到出埃及時人口已經擴展到兩百多萬人,其數目實在是驚人。儘管曆世歷代經過各種戰爭殘害,他們的人數衹增不減。神一直持守祂的"承諾”。
2) 屬靈上的後裔
如果亞伯拉罕的後裔人數僅僅基於血緣,現今相比其他一些大國,他們的人數並不多。那麼神"承諾”亞伯拉罕的後裔如”天上的星,海邊的沙”那樣多,指的是什麼呢?難道神的應許不可靠? 當然不是。
保羅説:”.....你們要知道那以信為本的人,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並且聖經既然預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稱義,就早已傳福音給亞伯拉罕,說:『萬國都必因你得福。』可見那以信為本的人,和有信心的亞伯拉罕一同得福。..... 這便叫亞伯拉罕的福,因基督耶穌可以臨到外邦人,使我們因信得著所應許的聖靈。”(加拉太書:3:7-9;14)
凡是信靠亞伯拉罕的"那一個後裔”,都蒙受神的赦罪之恩、保守看顧、直到永永遠遠。所以,亞伯拉罕承受了神的應許,而他的所有子孫(即"以信為本”的人)與他同作後嗣。
看看當今世界,以信為本、認罪悔改得救的基督徒能數得過來嗎?這些人不就是屬於亞伯拉罕的後裔麽?
第二:蒙福的應許
神藉著摩西,將以色列百姓從埃及為奴之地拯救出來,賜給他們迦南流奶與蜜之地。不但神揀選他們成為神的子民,而且還頒佈律法典章,使他們有神的話可以遵行,免得犯罪滅亡。律法書中包含了許多祝福的應許,隻要百姓遵守神的誡命,就能得到神的祝福。可是他們沒有,....。
當亞伯拉罕願意將神賜給他唯一的兒子以撒獻給神時,神對他説:”你既行了這事,不留下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我便指著自己起誓說:’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你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創世記:22:16-18)
這裡的”後裔”主要指向耶穌基督,祂的確是亞伯拉罕的後裔。神説萬國萬族都將因信祂得福。對此,保羅有了清楚的解釋,説:”所應許的原是向亞伯拉罕和他子孫說的,神並不是說眾子孫、指著許多人;乃是說你那一個子孫,指著一個人,就是基督”。(加拉太書3:16)
也就是説,神向亞伯拉罕立約所指的子孫,“不是指著許多人”,乃是指耶穌基督而說的。
彼得對猶太人說:”你們是先知的子孫,也承受神與你們祖宗所立的約,就是對亞伯拉罕說:’地上萬族,都要因你的後裔得福。’ 神既興起祂的僕人,〔或作兒子〕就先差祂到你們這裡來,賜福給你們,叫你們各人回轉,離開罪惡。”(使徒行傳3:25-26)
主耶穌來到世上,兌現了神的”承諾”,使今天每一個重生得救的基督徒都得到了神給亞伯拉罕的應許。
第三:土地的應許
1).指具體的土地
當亞伯拉罕帶著全家出了家鄉吾珥到了迦南地時,神向他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 亞伯蘭就在那裡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創世記:12:7)
由於迦南地大饑荒,亞伯拉罕帶著全家到了埃及,過了一陣子他又帶著一家由埃及返回到迦南南部。
侄兒羅得選了一塊肥美之地、離開亞伯拉罕自立門戶後,神應許亞伯拉罕説:”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人若能數算地上的塵沙,纔能數算你的後裔。你起來,縱橫走遍這地,因為我必把這地賜給你。”(創世記:13:14-17)
又說:”你要的確知道,你的後裔必寄居別人的地,又服事那地的人,那地的人要苦待他們四百年。並且他們所要服事的那國我要懲罰,後來他們必帶著許多財物,從那裡出來。但你要享大壽數,平平安安的歸到你列祖那裡,被人埋葬。到了第四代,他們必回到此地,因為亞摩利人的罪孽,還沒有滿盈。”(創世記:15:13-16)
這裡的"後裔”,指的是亞伯拉罕的血緣後裔,就是以撒所生的後裔。
神又再次對亞伯拉罕説:”我要將你現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永遠為業,我也必作他們的神。”(創世記:17:8)
神說到做到,在亞伯拉罕之後的四百三十年,呼召摩西拯救他的後裔,重重懲罰了埃及地,百姓”帶著許多財物”離開了埃及為奴之地。四十年的曠野之路,百姓不斷悖逆、頑梗、忘恩,惹神發怒,但是,因著神對亞伯拉罕的"承諾”,仍然眷顧他們,最後由約書亞帶領以色列的第二代百姓進入了神應許的迦南美地。
2).指神的國度
神給亞伯拉罕後裔土地的應許,不但指的特定的土地--迦南美地,也是指神的國度,即,所有信靠耶穌基督的人都可以進入祂的國度。當耶穌基督再次降臨時,祂會將神的國度帶到人間,使所有相信祂的子民--亞伯拉罕的屬靈後裔,在祂的國度裡享受祂所賜予的永遠產業。
3.拯救世人的應許
當亞當夏娃犯罪躲起來,他們用會枯幹的無花果樹葉子遮蓋自己身體,而因著憐憫,神卻殺動物、用動物皮做成衣服給他們穿。這預示著祂對人的愛,祂將要犧牲祂獨生愛子的性命,擔當世人的罪孽,給人穿上祂的"義袍”,使凡是悔改接受耶穌的人,都成為祂的兒女、進入祂的國度。
早在主前七百多年前,神藉著先知以賽亞應許説:”....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祂的肩頭上,祂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祂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祂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他的國,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直到永遠。”(以賽亞書:7:14b;9:6-7)
甚至預言這位彌賽亞如何出生,如何被人藐視和厭棄,如何遭受痛苦,為了擔當世人的罪。先知説:”...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以賽亞書:53:5-6)
兩千多年前,神成就了祂的預言,差遣祂的獨生愛子、藉著童女瑪利亞、由聖靈感孕、成為人的樣式降到世上,起名叫"耶穌”,意思就是”把人從罪中拯救出來”。
在舊約時代神也曾藉著先知以西結應許過:”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裡麵,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裡麵,使你們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 ”(以西結書:36:26-27)
現今我們也看到神兌現了祂的"承諾”,把祂的生命--聖靈賜給凡是悔改相信祂的人,使他們靠著聖靈可以遵行神的道。因此,凡是重生得救的基督徒,都可以見證自己從"石心”到"肉心”的生命改變過程,如何依靠聖靈幫助順服神的話。
三:如何持守"承諾”?
人不能持守"承諾”,有些人並非是不想、或不願意,乃是人的本性使然、"身不由己”。即使是神的兒女,如果不瞭解神的話,不依靠聖靈的幫助,也是無法信守"承諾”。
就如耶穌的門徒彼得。主耶穌在地上時,彼得跟隨祂一起吃住三年多,他曾信誓旦旦地表示願意去為耶穌死。可是當耶穌被捕時,他卻因害怕三次否認主。
聖經記載在主耶穌與十二門徒的最後晚餐上,飯後,祂對門徒説:”’今夜你們為我的緣故,都要跌倒。....’ 彼得說:’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今夜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 彼得說: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馬太福音:26:31-35)
事情果然如耶穌所說,彼得三次公開否認祂,甚至還發咒起誓説不認識耶穌。當他第三次否認主後,鷄立刻就叫了。這使得他想起”耶穌所說的話,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他就出去痛哭。”(參見馬太福音26:69-75)
相信彼得當時的"承諾”是發自內心的,衹是他對自己不瞭解,誤以為自己可以做得到。主耶穌是神,祂預知一切,祂瞭解彼得的軟弱,也知道他的心。所以,主耶穌復活與門徒一起吃完早餐後,便三次問彼得:"你愛我嗎?” 彼得實實在在地回答説:"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主啊,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 主耶穌也三次告訴他說:”你餵養我的小羊;你牧養我的羊;你餵養我的羊”。(參見約翰福音21:15-17)
主耶穌上十字架之前曾告訴門徒説:”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就是真理的聖靈,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為不見祂,也不認識祂,你們卻認識祂,因祂常與你們同在,也要在你們裡麵。..... 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祂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約翰福音:14:16-17;26)
又說:”然而我將真情告訴你們,我去是與你們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師就不到你們這裡來;我若去,就差祂來。”(約翰福音:16:7)
所以,當耶穌復活升天前,門徒們還沒有領受聖靈的恩膏。耶穌昇天五旬節聖靈降臨後,彼得和其他門徒都被聖靈澆灌,他們的生命發生極大變化,充滿了膽量和能力傳揚福音、作見證,甚至有的為主殉道。
親愛的弟兄姐妹,如果你我不瞭解神的話、對神認識不清;不依靠聖靈的幫助,衹憑著"熱情”或"血氣”,那麼,你我的"承諾”或"誓言”,無論是對配偶、對他人,甚至做教會的事工(講道、查經、關懷、等等),都不會持久,都是不可靠的。尤其作為教會的牧者或領袖,假如"承諾”的事卻不去做、言而無信,是非常糟糕的事,不但失去信任,羞辱神的名,也有損基督徒的形象。神希望聖靈在祂兒女的生命中結出"九果”,其中之一就是”信實”。(參見加拉太書:5:22-23)
在此分享一個姐妹的見證。這位姐妹在母親還年輕力壯時曾"承諾”照顧她一輩子。未曾想到母親接近九十時摔了一跤,之後就臥床幾年,除了吃飯不用餵,大小便都需要人幫助,以致姐妹不能隨便出門。姐妹説,當母親臥床不起時,聖靈讓她想起神的話:”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還不好,不看顧自己家裡的人,更是如此。”(提摩太前書:5:8)
姐妹説,她當時並不知道這段經文記載在新約聖經的哪卷書裡。
"如果不是信主,我是無法兌現我的’承諾’的,因為這種挑戰實在是無法想像。但是,” 姐妹分享道,"因為有聖靈幫助和神的話語,使我和丈夫每天都可以歡喜快樂地照顧母親,一直到母親回天家。”
保羅特別提醒信徒要順從聖靈行事。他説:”順著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順著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加拉太書:6:8)
因此他為信徒禱告說:”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那召你們的本是信實的,他必成就這事。”(帖撒羅尼迦前書:5:23-24)
親愛的弟兄姐妹,讓我們做一個持守"承諾”的人,因為我們所信的神是"信實”的,祂也喜悅我們"信實”。
親愛的朋友,神藉著聖經向世人宣告説:”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因為神差祂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信祂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神獨生子的名。”(約翰福音:3:16-18) 不但如此,將以後耶穌必會再來、審判活人死人。
這是神對世人的"宣告”,也是"承諾”,而且祂必兌現祂的"承諾”!
朋友,你信嗎?如果相信,並希望自己成為一個"言而有信”的人,那麼,就在神麵前謙卑下來,誠懇承認自己是個罪人、接受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赦罪之恩,神的靈就進到你的裡麵,幫助你遵行神的話、愛神愛人,靠著聖靈持守"諾言”,直到見主的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