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旅途故事012 順昌逆亡

(2019-09-19 16:21:54) 下一個

旅途故事012 順昌逆亡
八十年代的武打電影《少林寺》風靡一時,以偏概全也追著看了幾遍。
大三暑假,趁著在鄭州簽票轉車,便到嵩山少林寺去了一趟。
剛到少林寺山門,便看到了清康熙親書的“少林寺”三字高掛著。再看到大雄寶殿旁的碑刻《皇唐嵩嶽少林寺碑》(俗稱《李世民碑》,電影《少林寺》之源頭,十三棍僧救唐王。),還有《乾隆禦碑》,無不彰顯寺院與皇權的緊密關係。
轉到少林寺碑林和碑廊,又看到唐《大唐天後禦製詩書碑》(王知敬書),宋《麵壁之塔》(蔡京書),宋《第一山》(米芾書),元《裕公碑》(趙孟頫書),明《少林禪師道公碑》(董其昌書)等名家書碑。
其中,趙孟頫書的《裕公碑》中裕公便是少林寺福裕禪師,受元世祖忽必烈委托,主持大少林寺,尊立曹洞宗為正宗,奠定少林寺今日地位。
在世界曆史的發展中,宗教和政權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或政教合一,或順昌逆亡。
佛教進入中原前期,皇權為了利用佛教輪回的學說愚昧百姓,給予佛教發展的極大便利。但很快,佛教的發展,神權對皇權構成了威脅。
於是,中國曆史上發生了“三武一宗之厄”,特別是唐武宗滅佛,使佛教受到嚴重打擊,從而形成佛教,道教和儒教“三教合流”的製衡格局。
佛教的因果輪回,道教的長生不老,儒教的三綱五常,均成為皇權的重要依賴。
曆朝曆代皇帝,都對少林寺恩威並施,而文人墨客對少林寺的歌功頌德,使少林寺“以禪入武,習武修禪”的禪宗思想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代表,也使“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說法得以確立,並因此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同行的朋友說,不但佛教少林寺存在依賴皇權發展的情形,道教與儒教也同樣依賴皇權。此乃中國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上行下效,順昌逆亡的真實寫照。旗幟或棋子,誰知道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