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回憶
—— 成都老宅的一些往事
往事如煙,繚繞心間! 母親是成都人。50年代中後期從成都醫校畢業,響應祖國號召,支援武漢建設,與四名同學一起被分配到武漢鐵路局中心醫院工作。後來與我父親相識結婚成家。我出生後,因父母工作繁忙,我兩歲時被送到成都老家,由外婆外公照料。臨近上學的前一年,才回到武漢父母身邊。
成都老宅,位於玉帶橋街,現在回想起來依稀有些印象。街道兩邊是整齊的兩層木製房子,每家門前都有一顆芙蓉樹。老宅的前門是木板一塊一塊與門框上下咬合拚上去的,進門是一個廳,一張大方桌,兩邊是老式太師椅。廳後麵依次是兩個臥房,樓梯,廚房,樓上是幾間臥房。廚房後麵是一個與右邊隔壁合二為一的露天後院。老宅隔壁右邊是外叔公(外公的弟弟)一大家子。大門和住房是分開的,隻是後院連在一起,便於孩子們玩耍。左邊是一條封閉的巷子。
記憶中的童年,最高興的事是大人帶我到離老宅不遠的書攤,大人們擺龍門陣,我就看小人書,每次都覺得時間過得太快,意猶未盡。
夏天,放假回成都,就喜歡坐在門口,靜靜地看著大街,人來人往。街對麵是三孃家,三孃的女兒,我們叫她小姐姐,穿著碎花衣服在街麵跑過來跑過去,像一隻蜻蜓一樣飛來飛去;挑擔小商販吆喝著:“酸辣涼粉、擔擔麵,紅油炒手、葉兒粑!”,那一刻,忍不住吞了一下口水,跑出門,“來碗涼粉!”, “要得!”。 透明柔軟的璿子綠豆涼粉,配上醬油、醋、辣椒油、花椒油、芝麻、花生碎、小蔥...又麻又辣又香。返回武漢前,再跑到街頭去吃碗涼粉....。盡管現在到餐館吃飯,每次都要點一份川北涼粉,但總覺得味道差那麽一點點!
成都人喜歡用排行來稱呼,外公外婆育有我母親兄弟姐妹四人,我母親有一個哥哥、姐姐和一個弟弟,但排行卻與隔壁外叔公家的孩子們一起來算。 這樣算來,我母親排行老四,被稱呼四姐,四妹,四孃。我母親的弟弟排行老五,被稱呼為老五,五伯,五舅。據母親說,解放前外公有一個自己的銅器店,專做銅器西式餐具,供應春熙路廖xx的餐具店銷售,當時成都僅此一家專售高檔餐具。大舅(母親的哥哥)在外公的手下與另外4個學徒一起在店裏工作,解放後公私合營,再到後來就歸政府所有了,大舅一直在廠裏幹到退休,現在90多歲,生活自理。姨媽(母親的姐姐),1948年隨在“國軍”做飛行員軍官的丈夫“撤退”到台灣,母親說,機場匆匆一別,正所謂海峽兩岸,在水一方,生死兩茫茫。60年代初,姨媽因顱內腫瘤在台北榮軍醫院去世。姨父未續取,一個人將四個兒子帶大。80年代,兩岸解禁開放,通郵通航(不是直航),一天家裏突然收到從香港轉過來的台灣來信,方知姨媽去世的消息,全家上上下下都不禁潸然淚下。80年代末,姨父回成都探親,了卻重歸故鄉的心願。其後,每隔幾年,姨父都要回來看看,忘不了的鄉音、鄉情、鄉土、鄉味。2000年末,移居北美前,我和母親、妹妹回到成都與從台灣來探親的姨父、兩個表哥見麵,那種血濃於水的親情,是難於用語言表達的,談著談著就濕潤了眼角。表哥拿著他母親的照片對我說,看到我母親就想到他母親(我母親的姐姐),姐妹倆很像。而我母親每當談到她姐姐的趣事時,眼裏都泛著淚花。母親的弟弟,我們稱呼五舅,文革前一年,幸運地考上了大學,盡管成績可以上北大清華,但由於家庭問題,隻能進西南農學院,當大家都為五舅惋惜時,五舅卻說比起班裏那些成績好、但因為家庭問題而不能進大學的同學來說,我已經很滿足了。五舅多才多藝,吹拉彈唱、吟詩作對,樣樣都行。家裏人最高興的事就是五舅放假回家,寫對聯,拉二胡,唱歌,說段子。有年我和媽媽、妹妹放暑假回成都,五舅說的段子,到現在都記憶猶新,“收音機裏的天氣預報,播音員說的啷個子準的嘛!今天天氣有拾朵雲 (有時多雲)” .... 。五舅大學畢業後,被分到成都近郊的金堂中學,從教化學、帶班主任到擔任幾十年的教務主任,與全校員工一起,將學校從一個普通中學發展成為重點中學,每年高考都名列成都前茅。五舅和舅媽(在同一學校教物理)的兩個女兒,一個畢業於成都電子科技大學,一個畢業於西南財大,在各自的領域裏都卓有成就。
90年代開始,改革開放,老城改造,老宅搬遷。2016年回國休假,陪80多歲的老母親重返成都。表妹開車帶我們到玉帶橋街,在立交橋的橋墩附近,減慢車速,告訴我們,老宅的大概位置。今非昔比,雄偉壯觀的現代化配套建築,高聳入雲,令人讚歎咂舌。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甚感迅捷便利。儼然是一個大都市的成都,不輸北上廣。隻有到寬窄巷子,文殊院等地方,才能看到一點老成都的模樣。還有那讓人流年忘返、經久不衰的各種小吃,忘不了的成都味道!
2019年12月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