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憶中的上海西餐館
(七)
徐家禎
(七)
(接上文)我去過的、南京路的西餐館說完了,現在再說說南京路南麵的西餐 館。我們最常去的就是大福裏,以前已經專篇寫過,這裏就不寫了。我們 去的次數最多、時間跨度最長的,則是紅房子西餐館。
我們去南京路西餐館較多,而去淮海路西餐館較少的原因,主要是 因為離我家的遠近,以及去起來方便不方便這兩個因素。當然,菜做得好 不好,價錢合算不合算,還有用餐的環境等因素,也會影響我們選擇去哪 家西餐館。
我們家去靜安寺、南京東路、南京西路,都隻要坐 20 路電車,一部 電車就可以乘到,不用換車。南京路上各種大店鋪也多,買東西方便,逛 馬路好看,也是促成我們經常去南京路的原因。常常是逛了商店、買了東 西,順便就找一家飯店吃飯了。去淮海路,沒有直達車,要轉 15 路或 24 路無軌電車,就不方便了。而且,淮海路的商店不如南京路的多,沒有大 公司,也很少有我們想買的東西,所以,我們就很少去逛淮海路。而坐三 輪車去,到大福裏和紅房子都不遠,常常 15-20 分鍾就可以到,這就是我 們常去這兩家西餐館的主要原因 。
現在紅房子西餐館的名氣那麽大,凡是提到上海的海派西菜,沒有 一篇文章不提到紅房子的。其實,在我看來,上海當時的西餐館,質量都 差不多,供應的菜點也基本一樣,紅房子不比上海別的西餐館高出幾籌。
以前的紅房子在陝西路上,南京西路和淮海中路之間那一段,我不 知道算陝西南路還是陝西北路了。這個路段很清靜,是住宅區,路上沒有 什麽店麵。紅房子也並不起眼,是一棟兩層樓(還是三層樓?)的磚房子, 很難看。隻是外牆塗著血紅色的油漆,一大片,就顯得很觸目了。我不清 楚是因為有了這片紅牆,這家飯店才叫“紅房子”的,還是因為這家飯店叫 “紅房子”,才把牆漆紅了,讓它名副其實起來?這,我就不知道了。
紅房子西餐館的布置也很簡陋,記得隻有底樓一層是飯店,並無二 樓。門很小,開在房子的一端,不開在中間。進去就是一個不小的店堂, 可以放十、二十張桌子。這個店堂的旁邊,還連著一個低下去一點的、半 地下室似的店堂,不大,也有幾張桌子。平時,店裏吃客不多,大店堂也 不一定都坐滿。
紅房子據說做的是法國菜,但他們也有羅宋湯。我在寫大福裏西餐 館的時候已經寫過,他們的羅宋湯做得遠不如大福裏的引誘人:湯的顏色 是橘黃色的,因為隻放番茄汁,不放紅菜頭(也叫“甜菜頭”,Beetroot); 卷心菜切得太細;好像上麵也缺少一朵奶油。但是,他們羅宋湯的味道, 還是相當不錯的。其他,可能也有烙洋蔥湯、奶油蘑菇湯之類的,都比不 過國際飯店的。但他們有一道地道的法國菜,叫焗蝸牛。用的盤子很有趣:是金屬 的,可以連盤子放進烤箱裏烤;盤子上有一圈一圈凹陷的小圓坑,一個盤 子大約有十個或者十二個小圓坑吧,每個裏麵放一隻蝸牛。蝸牛好像是已 經去殼的,因為不去殼的蝸牛怎麽烤呢:死蝸牛,不好吃;活蝸牛,烤的 時候不要從圓坑裏爬出來?!但是對我們孩子來說,這道菜並不吸引人, 因為一想到在地上爬的、滑塗塗的蝸牛,就感到泥腥(“泥腥”是上海話, “肮髒”、“惡心”的意思)。所以,我們在紅房子點過這道菜,但絕對不是我 們常吃的菜肴。我們常吃的也就是炸豬扒、白汁鮭魚之類的大路貨(“大 路貨”也是上海話,意思是“大眾的、暢銷的、一般的東西”)。
紅房子好像還有一道菜,叫“漢堡牛肉”。這道菜,國際飯店也有。 菜名叫“牛肉”,但端上來一看,卻是一道牛肉餅。其實,我覺得這個菜名 有點迷惑人,應該是“漢堡牛肉餅”才對,因為實際上就是漢堡包中夾的牛 肉餅差不多的東西:牛肉糜,加上切碎的洋蔥和各種調料,在烤箱裏烤出 來的肉餅子。好壞就要看廚師調料配得好不好和火候恰當不恰當了。
紅房子餐館的價格很公道 —— 這也是我們常去的一個原因吧。記得 五十年代,一客“公司菜”,也就隻一塊錢。每個點菜大概也就是塊巴錢吧 (“塊巴錢”可能也是上海話,意思是“一塊錢左右”),記不清了。
記得六十年代初吧,有一次,我父母和我及我小弟弟四個人去紅房 子吃午飯。那時,我大弟弟和妹妹都已經在外地念大學了,沒有去。那天大概客人比較多吧,我們就被安排在那個低一兩個台階的餐廳吃飯。那個 餐廳隻有一排很高的、像天窗似的窗戶,但是因為房間的地麵比馬路低, 所以這排窗戶,在屋裏看像天窗,很高,而在馬路上看,就像普通窗戶一 樣,不用踮腳,也可以看見店堂裏頭的情景。那天,我們四個人在吃飯, 忽然看見天窗上擠滿了人頭,有人在喊:“快看雙胞胎!快看雙胞胎!”我 們環顧四周,發現除了我們一桌,這間飯廳裏並無別的客人了。那麽,他 們說的“雙胞胎”一定就是指我和我的小弟弟了。其實,我們家四兄弟姐妹, 自己人看起來一點都不像,但外人看來,不知道為何,都覺得我們很像, 尤其是我和大弟弟或我和小弟弟,幾次都被別人認錯。我與小弟弟相差整 整六歲,那時我已經二十歲左右,進大學或已經工作了;我小弟弟隻有念 小學或者念初中,怎麽會被人認作“雙胞胎”呢?至今,對我來說還是一個 謎!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