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Ohjuice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憶好友夏君(之一)

(2025-02-18 23:22:20) 下一個

憶好友夏君

(之一)

徐家禎 

 

 

我很不善於交際,雖然朋友看上去還不少,但絕大多數都是別人主 動與我結交,而且關係也隻能說是泛泛之交 —— 要說得好聽一點,那就 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 而已。

我很不善於說話,雖然從小學念到大學,一直到研究院,但是每個 班裏與我可以稱得上“朋友“的,也隻有屈指可數的兩三位而已,而且,也 跟上麵說的朋友一樣,基本上都是他們主動湊上來與我熱絡的,畢業以後 還保持聯係的更是少而又少。

但是,夏君卻是個例外。從我與他認識起,一直到他去世,我們的 友誼前後持續了六十多年,超過一個甲子了!而且,在這六十多年中,我 們的交往從未中斷過。即使一個在南半球,一個在北半球;或者一個在東 半球,而另一個則在西半球,我們還是始終保持著聯係。

因此,照理說,我是寫散文的,周圍的親友也已經寫過不少位,夏 君是早就應該寫寫的了。但是,我總覺得,有時,越親近的人,越是難寫。 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往往記得的有關這位人物的瑣事太多,曆時太久,就 有點無從下筆了。比如,我寫外公外婆,是他們去世後近三十年才動筆的; 我寫我的恩師呂叔湘先生,是在他去世後二十年才如願的,而我最親近的 父母,卻至今都未能動筆呢!

夏君的名字是夏鏞。我在以前寫的很多篇散文、隨筆中提到他,大 多隱去名字稱他為“夏君”。這裏,也以”憶夏君”作為我這篇文章的題目吧。

 

 

進入師院

 

中學畢業後,我進的大學叫“上海師範學院”,也就是後來改名為“上 海師範大學”的那所大學。五十年代,上海隻有兩所師範高校:一所是華 東師範大學,那是全國的大學;一所就是上海師範學院,那是地方性的 大學。時有有“上海教育學院”,我記不了。即使有,好也不中學畢業生,隻為中小學修和培訓服務而已。

在小題上,我寫的是“進師院”,而不是“考入師院”,那是因為師 院不是我“的。為什麽我不“”師院卻“進”師院呢?那就要一 點筆才能說了。雖然與夏君無關,但是我也還得在此,因為這 是與時的曆史背景有關的。

我高中念的是延安中學,在江蘇路口延安西上,是一所市重點 中學。我的學習成績,在高中班裏是數一數二的。中學時,我就一門心思 想學院,一名生是我的願。為什麽我一門心思想當醫生呢? 一則,是因為我從小體弱,我父母常常帶我看這位生、看那位生: 這,在我與母親寫的《山居雜《談談滬杭那篇 文章中已經詳述過了(注 1)。所以,我從小就,以後自己當生,就 不麻煩別的生了。因為生看得多了,就覺得生是個治病救人的 業,我也想成為他們的一,這就是我想當醫生的二個原因。我 父母也很生:裏有個生,有了病痛當然就方便得多。

了,就在畢業前填報考誌。記得從五十年代中起,一直 到“文始,全國大學都是生、報考的。我大學時,大學 :理工科屬醫農和生物、文科屬。 學生不能跨類報考,因為三表和考試科目都不一樣。記得類考的是文、數學、物理、學、政治和英文六;類考的是文、物理、學、生物、政治和英文六;類考的是文、曆理、政治和英文五門(我記得好類考目數應該都是一樣的,怎麽 第,就記不了,大因為我的是,不考第, 所以未加注意緣故)

至於,要:隻能全國的大學,一可以十多個大學;隻能填地方性的大學,一可以填幾個也記了。隻 記得總填 24 個大學。

因為我一門心思報考醫科,就報考第的大學。記得那時全國 醫科大學24 (也可能有 24 所,但很多有名又在偏遠 地區的大學我本看不上眼),於是,我就隻了十個大學,24 願都填滿

誰知,那時是我一運氣的時:我父親在我大學半年 前被套上了“曆史反革命子,去了位,發配回家,到裏接 受群眾監督”。於是,我們家庭成分就從“人民群眾變成了 “四類分子” 家庭!(注 2)

要記:這事都生在五十年代時,大家政治觀念都還很 淡,隻以為父親了“子”,跟子什麽關係?再加,我是裏的子,前麵有人過大學,不知道家庭成分會對考大學有多少影響。而且, 那時學校裏師也本不像現在那樣,報考會輔導學生怎麽填誌願。那時,學生報考第幾類填什麽誌願,師都是不的,學生就光憑自己願,再參考家長或親友的意見,來報考表格

我那時:我們雖然是資產階級出生,但我位比我大幾歲堂 房叔叔都上了點大學:我的十六叔叔上的是北京醫學院,我的十叔叔上的是北京地質學院,我的小叔叔上的是南京航空學院 —— 他 們的家庭成分跟我的一樣,然他們能上這些重點院校,為什麽我不能 呢?

再加高中三年,我在我們班裏成績都一直是頭幾名的。自 己的能,我有信心學院!

於是,我記得張表願,我的是中國醫科大學(原來 的協和醫學院),要讀九(當時我還,我年還小,年畢業, 也不到三十當醫);願是北京醫學院;願才是上 海學院。後麵什麽醫學院就記了。張表上,願, 我的是上海學院,因為二地方性大學,張表裏。後 麵還什麽記了。隻記得因為出什麽醫學院可以報考,就 在了一個複旦大學生物係,湊湊數。即使這樣,我記得我一了不到 20 個大學,浪費個名沒填想想,那時是“牛犢怕虎”,子好大!

好了願,就準備考試。我三,就知道怎麽做習計劃了。 記得高三上學始,我就了一個複習計劃準備在高所有要 功課複習。高前一個月左右,學校了,家回家複習。 我們子大,二了外婆到上海來時期住住外,時都是著的。房間不小,卻沿牆著我父親時不看的,大多 是精裝的或線裝畫冊此之外,就隻有一紅木仙桌和四張配套 紅木靠背了,還是我母親嫁妝的一。那時,我班與我時比接近的學就來我一起複習功課,記得來過的有華、司馬均一位父親學,後來吉 林業大學,可他的名字我一時記了。這學不是每都一, 一總是、五個學一起圍著那張方自己自己做題目,到不的, 就大討論。這學中,有位在班裏成績的,到我這裏來 複習,為的是要我幫助他們。

考期間是上海夏天天熱難的時,但那雖然 北,卻有一大窗戶可以房門樓走的,所的 窗戶,就有穿進來,所以,、五個人在一個房間複習功課不很熱。我母親每還要時不時送冰水、冰果汁、西、水上 來我們,下,所以複習愉快 就過去了。

考試了,就焦急等通。與我一起複習的那學先先後後 全部拿到了大學錄取通那三位成績在班裏是比較差學也都到了錄取通。他們不但全都自己錄取,有一位還上了上海交 大學。不過我知道,那不是因為他得好,而是因為他是延安中學 的球校隊隊,而上海交大那時總是全高校的冠軍,所以,得好,交大會加分

不但與我一起複習學們全部拿到了錄取通,後來我到學 校去聽,我們班近 50 個學生,了六、個學生外,全所大 學錄取了。而我,卻在那錄取通的六、學之中!

這時,我就焦急起來,覺得可能今年錄取希望有了,那就一年,二年再考吧,反正我的年比全班所有學都要至少小一。一 年,我得起。

在我已經之際,然,我到了一室寄來的一看,我上海師範學院的中國文學錄取了!我的上, 過上海師院,何況,我的是醫科,而中文係是的文,我報考的學生應該的曆史和地理都過, 怎麽來這錄取通知書?那時,我也過以後要一 名師,一點思想準備有!

到這知書,我悶悶了好到了不茶飯, 因為我在不知道應該怎麽時,我比較傾向的一種辦法是:絕這 錄取通等明再考

但是我父母有他們的。他們在我舉棋惱透頂的這裏,不斷到我的房間裏來我,想出種種來要我接受錄取通,去師 院到。我父親說:他也是當老師的(注 3)當老師也是個業的業,而且不像當醫生,要風險做老師比全;還說, 一人,父子都當老師,有什麽不好呢?母親說:上海師院是地方性大學, 畢業以後一在上海,不去外;要是念學院,畢業後還不知道會 裏去呢!

經過父母天苦三動、說理,最後我動了。其是 後來我知道,我們班那五、六位一個大學都錄取上海師院都不 到他們念的學,裏父母都是被政、關”的。他們中,有 成績好,結一個大學都錄取。那時,我就錄取真正原因了。可能我高考成績實在不吧,所以比那五、六位一 個大學都不錄取運氣要好一點,還能恩個上海師範學院讀讀!

就這樣,我不不願“進”了上海師院。不然,要是我上了學院,那就上了人生的另一道路不到我的好友夏鏞了。就是 因為陰錯陽差的結命運夏鏞兩人的人生軌跡碰到了一起。 (未完待續)

 

注 1: 《山居雜憶》,高誦芬、徐家禎合著。至今出過三版:1999 年,南海出版社出版 第一版;2015 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第二版(插圖增訂本);2022 年,廣州花城出版 社出版第三版(刪節版)。

注 2: 父親徐定戡(1916-2009),四十年代通過國民政府的司法官考試,被分配在上海地 方法院擔任檢察官之職。49 年改朝換代後,按照新政府法令,將經手的所有宗卷全部 移交給新政權。1950 年,去北京新法學研究院學習一年。1951 年回上海,擔任華東最 高人民法院審判員。1954 年,去蘇州華東革命軍政大學學習一年。1955 年,分配至上 海第一醫學院附屬衛生幹部學校擔任語文教員兼語文教研組組長。1958 年 12 月 21 日, 校長交給他一份法院判決書,告訴他已被判為“曆史反革命分子”,革除公職,回裏弄 管製三年。三年後,撤銷管製,但還要繼續受群眾監督、老實改造、“爭取摘帽”。直 至“文革”之後,才宣布摘除帽子“回到人民隊伍”。1986 年,成為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 1994 年移居澳大利亞。2009 年去世。詳見《上海文史館館員徐定戡先生傳略》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5789/202209/15996.html)

注 3: 見注 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Ohjuic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helen_xu1111' 的評論 : 家庭出身政策摧毀了多少人才!據我所知,上海還是最鬆的,外地,出身不好的,連中學都不讓上呢!
helen_xu1111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徐大哥是延安中學,牢讚,頂級高中。那時的家庭出身政策,令人氣憤。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