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廢武功

(2022-04-07 11:05:33) 下一個

自廢武功

  自1978年末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中國軍費逐年降低,並保持很低的GDP占比,一直到1997年初鄧小平逝世。

  1978年開始,中國國防指導思想是“國防建設要服從經濟建設”。1982年9月,中央決定撤消基建工程兵和鐵道兵兩個兵種51萬人,集體轉業到鐵道部等地方單位,部分轉為武警,從此,鐵道兵和基建工程兵兩個兵種在軍隊序列中消失。1985年5月,確定裁軍100萬,軍隊員額減少到320萬人。

  同時,國防經費比重明顯下滑,在國家財政支出中的比例由1978年的17.37%減至1984年的10.63%,以後的十幾年始終保持在10%左右。軍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4.6%,降低到1984年的2.13%,到1996年的1.01%。

  “1986年,中國的軍費減為201億元,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花費比70年代後期減少了一半。這一年GDP為10202億元,國家財政支出為2291億元,軍費在其中的比例占2.1%和9%。此後,中國經濟一直高速發展,軍費隨之有所增長,不過,在GDP和國家財政求出中的比例總體遞減至1997年。這一年,軍費支出數為813億人民幣,占GDP的1.03%,其比例為新中國曆史上的最低點。”90年代隨著經濟增長,到1996年增至720億元。

  國防工業的二到七機部經過改名、合並、拆分、改製一頓“折騰”,變成諸多公司,如兵工集團、兵裝集團,中船工業、中船重工,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等。

  國防費用的降低,導致國防產品采購數量的減少,也導致了國防工業的危機。

  核工業原料基地關閉,運十下馬,兵工廠生產摩托車,潛艇工廠生產壓力容器,“雷達廠生產電冰箱,坦克廠出售空調機,每家飛機製造廠都在賣自製巴士……有限的軍費和撥款無法維持工廠的生計,靈活麵對市場賺外快就成了這些企業的生存之道。用生產高精尖武器的設備去製造普通小汽車,雖然是企業維生的無奈之舉,卻也是對生產資源的極大浪費”。“這一時期的軍工科研經費收縮到了極點,導致科研上出現許多本不應該的延宕。...”

  “蜜月十年”裏人們的收入逐漸增加,生活逐漸改善,但也有人說,“蜜月十年也是自廢武功的十年”。

  不對之處,敬請指正。

  原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