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習國外

(2022-04-06 20:17:09) 下一個

學習國外

  新中國剛剛成立,領導者沒有發展經濟、提升科技的經驗。但知道一條:向各國學習,“傻子看鄰居”嗎。

  普羅大眾了解國外信息首選應該是新華社編譯的《參考消息》報,它除了翻譯時事新聞外也有一些科技動態。有條件的可以看到16開本的大參考。“1971年就報道過剛剛發現2的19937次方減1是當時最大的素數(質數)”。想更多地學習(窺探)國外,還應通過原版書籍報刊。

  50年代開始中科院、國防各部、國家各部、各省都建了科技情報所。提到“情報”往往會聯係到“間諜”。這裏的“情報”隻等同於“信息”。國家窮,外匯儲備少,但每年國家科委都按計劃列支購買原版圖書、期刊和其它文獻,如美國專利縮微膠卷(16毫米)、美國AD報告(Accession Document - 美國國防部的國防科技報告)、PB報告縮微平片(4x6英吋-105x148毫米)等。由這些情報所收藏、免費提供給大家閱覽。那裏是人們在門窗關閉的時候了解國外信息的一塊寶地。

  那個年代,當你看原版期刊時會發現有缺頁或被剪掉一塊兒,看影印期刊也會有缺頁或開天窗。實際上那是“反動、淫穢、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的內容或廣告等。其實“‘牆’早就有”。

  中國科技情報所編譯出版的《國外科技動態》月刊在國內影響很大。一個讀者在博客裏留言:“我們在70年代伊始,讀初中,老師會經常拿一本名叫《國外科技動態》的圖文雜誌在課上介紹世界科技和工業的發展情況,正是在那時,我們知道:當時美國有兩億多人口,有汽車一億多輛”。

  國防科工委情報所(總字749部隊)、三機部情報所(文革中改叫京字104部隊)、四機部情報所(京字183部隊)等各部委情報所也從進口原版期刊文獻中選取文章翻譯成中文,內部發行到全國。“七十年代初《國外電子技術》(80年停刊前有3萬訂戶)就介紹了碼分多址通信技術,是高通的前輩技術”。大學裏會有一個內部期刊閱覽室專門擺放內部期刊。

  “那時,看了這些內部或原版書刊才知道中國的電話普及率隻有百分之一多點,難怪分配給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是一位數的國際電話區號(1和7),而中國的人口是瑞士的一百多倍卻一樣都是兩位數(86和41)”。

  原版書刊是真的貴。設想一下,“一個(六類地區)助理工程師每月五十五元人民幣的工資拿著一本一百美元的技術書籍是什麽心情”。

  更多的讀者需要國外的書刊,卻沒有外匯又買不起原版,怎麽辦?(據說)由科學院印刷廠(後來對外叫光華出版社)和科學院情報所印刷廠膠版影印國外書刊,並在各地外文書店的內居部銷售。各大學、研究所、有外文藏書的圖書館差不多每月會收到一本32開本的影印圖書征訂目錄,每年會收到一本16開本的影印期刊征訂目錄。

  “很多人都買過《英語900句》(合訂本),也有人會聽美國之音學英語,‘這裏是何麗達主持播講的 《英語900句》’”;“正是在國內看過這些期刊,所以到美國對圖書館裏的期刊不陌生”;“偷書都不算偷,偷印算什麽”;“沒有買賣就沒有偷竊”。

  “1987年進口圖書10萬種,文獻資料50餘萬種,總進口量約100多萬冊,進口外國報刊約3萬種,25萬年份,總用匯五千多萬美元。進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書刊比例為7∶3,其中英文圖書占第一位,其次是日文、俄文、德文、法文”。1987年中國外匯儲備才29.23億美元,包含地方管理的外匯。

  除進口科技書以外,也進口社科書報刊。有條件的讀者能讀到前幾天的《真理報》、《朝日新聞》和《紐約時報》等。

  社科院丁東在他的博客中寫道:“1979年,中國圖書進出口公司有意和(浙江)美院(現在是中國美院)合辦一次國外進口美術圖書展覽,展後書店將所選書刊以優惠價格賣給學院圖書館。他(指畫家鄭勝天先生)和殷光宇、司徒虹到北京夜以繼日,選訂書目。這批進口畫冊展後落戶美院,填補了國門關閉三十年留下的巨大空白,風動四方,全國美術學子爭相趕赴杭州閱覽,成為一代新潮美術家啟蒙性的視覺資源和精神出發點。”

  同時,原版書也不斷充實北京圖書館。(北京圖書館不是北京市屬的圖書館而是國家圖書館,北京市屬的圖書館是首都圖書館。)“那時候去北京,可以不去北海,一定要去北圖”。按理說每個縣旗區以上的政府都應建一個公共圖書館,規模可以不同。但1980年全國隻有1,732個公共圖書館。還是因為窮。

  那時候,大都市新華書店、科技書店裏會有個小屋不對外開放,專賣內部書籍,其中有114查不到的公安部群眾出版社的刑偵小說和國防科委國防工業出版社的科技圖書翻譯本。這些圖書的原文版可以在北圖找到。

  隨著國家知識產權相關法律的實施和國內收入水平的提高,1993年以後就不再無版權影印了,而由各出版社向國外購買版權影印,隻在中國大陸境內發行不得出口。

  原載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