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tanley真實照片:靠樹坐的那位正是本人
(二)吃
我們一組四男四女,插隊落戶於安徽淮的農村裏。
當地的沙質土隻適合種小麥,黃豆,高粱,紅薯,由於各種莊稼的根部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產生不同化學成分,例如氮之類的東西,而這些養分偏偏是有些莊稼需要的,所以當地農民必須安排在同一塊土地上更換種不同種類的糧食。
每一季糧食收割後,首先需要向政府交一定數量的公糧的,然後剩下的糧食就會以人口與出工的工分平均分給農民。由於小麥的產量沒有雜糧類,如紅薯、玉米的產量高,所以,每年每家分到的小麥數量很少,所以小麥磨成的麵粉已成為了農民過年過節才吃的糧食,平時都是以黃豆,高粱,紅薯雜糧為主糧。
由於小麥,黃豆,高粱都容易收藏,都被農民平均的安排在一年裏食用,但占全年產量很高比例的新鮮紅薯不容易收藏。所以每家每戶都會把一部分新鮮紅薯放進地窖冷藏(上一篇說的地窖),需要時候拿出來吃;而另外很大一部分的紅薯都會被切成片,然後攤在地下曬幹,儲藏,要吃的時候,再磨成紅薯粉,做餅或麵條.......
所有的糧食都會像小麥那樣被磨成粉,磨粉是需要我們自己去生產隊的磨房裏磨,磨房裏有一個直徑一米半的大磨盤,需要人力推磨,這是個耐力活,有些生產隊比較富裕,可以提供驢子來磨糧食,不過我們落戶的生產隊一直是靠自己的人力來推磨的.........
當地的基本食品都是以雜糧做的餅,麵條為主。在副食品方麵,由於每個農民都會被分到一分自留地,這一分地可以由農民自由安排種植東西,有些農民也會利用自留地種植糧食,但大部分農民都是用來種蔬菜,除了種些蔥與蒜之外,還有就是種不同類的蔬菜與蘿卜........
當年由於經濟條件,當地的農民的夥食非常簡單,大都是以吃飽為原則,平時都以蔬菜為主,不會有葷菜,像肉、魚、雞這一類都是過節時才會有。
我們下鄉的第一個月,由於沒有存糧,所以無法自己開夥倉,一日三餐被安排在農民家裏吃,八個青年分成兩隊,每天由一戶農民負責三餐 。每到一家,因為當我們是客人,所以當天的安排已經算是改善夥食了,但也還是以麵條、餅為主糧,蔬菜都還是蔥、蒜為主。當地的家家戶戶都有一種特製的類似上海人豆瓣醬之類的東西,放在餅上點綴來吃,條件好的農民可能炒雞蛋來招待我們。由於這些夥食都幾乎沒有油水,加上我們當年都在發育年齡,雖然這麽單調的食品,我們也能吃得津津有味,麵條都能吃上2-3碗...........
一個月之後,我們被分到一部分國家津貼的糧食,我們八人就自己開起夥倉了。村裏配給我們一個小房子來做廚房,配給了一部分柴與煤給我們,廚房有一個灶頭、一個大鍋以及一個小鍋,灶底下是燒柴或者燒煤,灶旁有一個風箱,當時男生一般都負責挑水(井水)與燒鍋,女生負責做飯。四男四女像一家人一樣,吃吃聊聊,也許當年我們都很年輕,還都比較樂觀,大家經常還在苦中取樂.......
由於剛下鄉,當時還是冬天,是農村的農閑時段,我們除了吃睡,沒有其他事情做,所以我們八個年輕人有很多時間做飯,聊天,玩撲克遊戲........
春天來了,我們需要跟農民一樣,要下地幹活了,於是做飯的困難就開始來了,有些人口多的農民家庭都會留一個婦女不出工,在家做飯,而我們全部是單身,所以全部要出工,每次收工後要趕回家急急忙忙地做飯,手忙腳亂地切菜,擀麵.......,這邊剛吃完飯,才唰完碗,那邊出工的鍾聲又響起了,就這樣,我們第一年的艱辛生活開始了........
相關文章:
父親節說父親(上)4歲時第一次見到父親,第二次團聚我已經26歲了
過關記(1976年的羅湖海關)
一場大火,結束了我香港的“幸福生活”
在香港的日子裏(一)找工作
在香港的日子裏(二)遇到我的第一位貴人
在香港的日子裏(三)遇到我的第二位貴人
在香港的日子裏(四)不舍地離開了公司
在香港的日子裏(五)人生又一次抉擇
在香港的日子裏(六)我和她一起創業
在香港的日子裏(七)賣了生意,踏上移民路
在香港的日子裏(八)準備移民,深圳的偶遇
在香港的日子裏(九)最終決定離開香港,移民加拿大
香港-溫哥華,難忘7月19日
在溫哥華的日子裏,那年冬天的一場雪
在溫哥華的日子裏,慢慢坎坷移民路
在溫哥華的日子裏,冰球拉近我和孩子的距離
插隊落戶的日子(一)牛棚
上一個評論留給雪中梅的,放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