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記憶由煙,由平靜的水塘組成

三江匯合滾滾流淌,世事滄桑冥冥注定
正文

回頭是岸-【天命1】-新篇-跨入北美大行

(2023-09-16 09:08:17) 下一個

跨入心儀大銀行任職經理一周,立此為紀。

【注:聲明,對於本文及後續可能出現的人名,純未憑借記憶列出對我的生涯產生過或正或負的影響,記憶未必準確。第一首先致謝感恩我們的相遇;第二並無它意,敬請包涵】

記得幾個月前和高爾夫球友們在球場有個對話,“如果回顧你的一生至此經曆,你認為是個人的努力重要還是更多的一切都歸結於命運?”

-信仰,命中注定,冥冥之中,祖上積德

-努力,腳踏實地,勤勞肯學,孜孜不倦

寫在人生的邊上,個人經曆在去偽存真以後更多的感慨還是-其實人很難主宰自己的命運,哪怕在能夠持續維護積極心態的前提下。

人生的軌跡裏實際上是有不同的起伏和轉折節點的,隻是身處其中是不會先知先覺的。同時所有過程中都有著某些共識的常規出路分支,隻是各種原因我都沒有那樣去走,否則人生完全不同。這正是應驗了命運安排的觀點:

【階段一:(低穀)】

三線單位子弟學校-工學院 (可能分支:211 研究生、托福出國)

影響人物:Dan老師,Shen教授,

                同學(高中):Jing L., Qiang L., Ge Ge Wu, Miao, Jingli D., Gang L.

                同學(工學院):Li Y., Hongyan Z., Xiaohua Z., Caohao H., Jiankun G.

                同學(科大):Degang H., KH D.,

                社會人物:Jun Yang (君安,已故)

【階段二:(轉折一)】

國營困難企業-P&G (管培生)- Hyundai - ExxonMobil (可能分支:IBM)

影響人物:人事科長,

管培生: Daniel H., Jane H., Simon L., Jerry Z. (各人或現為P&G VP,Prifzer,高管)

 時任經理:Steve, Danny M. , Randy Y., Wilson L., Wandoo S.,

【階段三:(轉折二)】

 PricewaterhouseCoopers (高級顧問、經理)- Nike (區域經理) - Target (全國經理) (可能分支: SAP谘詢,CPA考證,CIA考證)

影響人物:同事:Kelly L., Jacky K., Flora L.,  ;(各人或移民美加,或合夥人)

時任經理:Domi L., Jerey P.

【階段四:(重啟一)】

Loblaws (高級分析員)- Wal Mart (經理)- Philips (高級經理)(可能分支:麥肯錫)

影響人物:H.Ruan, Jihong X.,

【階段五:(重啟二,進行時)】

Allstate - Sunlife (經理) - Bank (經理)

影響人物:

即使在自己看來,這樣的軌跡也不是可以用個人努力解釋的。何況我並不是一個努力的人。

如果說命運裏有什麽,必須說基因裏給你的素質,思維能力恐怕比學曆和教育在長線來講更能決定人的一生。教育的話題不談,我們都知道那是給兩種目標的人準備的:有更高學術追求的;想靠學曆逆襲的。

素質=思維能力:

父親講過一起他年輕時經手的一起案件。某年,理論物理研究室報案,一高級研究員在家裏中毒。因為是保密單位,任何此類事件必須上報和調查。經過電視劇裏描述的那些過程之後,在案件分析會裏,父親血氣方剛見到一些不著要領的猜測討論之後,按捺不住了。父親走到黑板前開始了他的分析,流程圖,時間軸,關鍵事件,節點,原因,幾種情況的分支分析,歸納。事後證明這一通分析快速鎖定了嫌疑人,爭取了時間驅車五小時,在其即將登機前往日本深造的航班起飛前抓捕。

多年之後當我身為Philips高級經理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時,我驚歎到這不就是麥肯錫管理顧問給企業解決問題時的思維過程嗎。由此可見,放到社會變革的大環境裏,擁有同樣思維能力的父親並沒有得到和我一樣的機會。如此而已。

回顧半生,三線單位子弟學校-工學院-國營困難企業,失敗的案例,不努力做題的孩子,沒有過硬的亮堂學曆,表麵看這是必然結局,對嗎,別急,人生還很長;

國營困難企業-P&G (管培生),

通過了激烈的校招流程,書麵案例申請表,集中智力測評(各大高校,研究生一起),英文輪流麵試(各部門資深經理),能夠勝出靠的是什麽?記得那一屆有華南理工,浙江大學的研究生,中山大學,中國科大,清華的。工學院出身的唯獨一人。這是努力還是命運呢?如果是命運實際上在填申請表階段已經注定,因為申請表並不是簡單經曆和成果的羅列(否則我是不可能入圍的)。在那樣的申請表裏實際上的案例描述裏已經可以體現一個人的思維模式和行動力了。生在一個進步中的時代開始注重這樣的內在素質,這就是命運。

稍微微觀一點看,貫穿其中的亮點若隱若現。從小學做數學還要搬手指,到初中數學滿分畢業,曆史滿分,地理參加高中部競賽得獎;中學英語因為遇到科班出身英文老師,進一步不學習憑閱讀量名列前茅,到大學階段大一四級,大二六級,都是不學習的,英文課得以免修,當同學們還在萬馬齊喑端坐大教室上課時,我得以離校四處旅遊數月。因為喜歡計算機,大學計算機都是滿分(沒覺得自己有學習)(但是沒有走上程序員道路,那也是命運,因為那時還沒開始互聯網浪潮);也不知道什麽原因,大學普通化學也是經常高分,記得當時的老教授是浙大畢業,還把我叫到家裏去改善夥食,現在也不知道為什麽。同時,因為並不努力,所以沒有走普遍的考研讀研道路,直接分配進了南方大市的某特困國企(戶口得以解決)。

這算是命運的轉折嗎,還是因為一個時代的開始,正好與我人生的節點開始共振呢。

P&G (管培生)- Hyundai - ExxonMobil,

曆經美國部門經理(現為地區總經理),韓國社長(新聞裏時有耳聞),新加坡高級經理(現為英國啤酒公司東南亞總經理)。每一段都有著有趣的故事,未來待續。

ExxonMobil- PricewaterhouseCoopers (高級顧問、經理),

到哪裏去找這樣的轉型案例呢?四大之首是可以這樣進去的嗎,現在都已經知道那是需要什麽樣的學曆成績還要怎樣的競爭還不一定能夠謀求的A3吧。未來細表我是怎樣進去從SA3做到Manager。正常路線是A3-A2-A1-SA3-SA2-SA1-Manager.

又一次是命運之手在撥動輪盤。因為冥冥之中的安排,參加的一些活動認識了一位台灣女孩,記得叫Jenny,女孩交了男友,Peter原來在Shell工作。出來後創業開了獵頭公司。Jenny有位好友Stephanie時為PWC谘詢部門高級獵頭。就這樣我過往種種經曆使我被邀進入谘詢。

還是那句總結,命運。當時不知道什麽是谘詢,不知道什麽是四大。如果本文讀者有做過SAP實施谘詢的,應該聽過一位法國人皮埃爾的名字,後來成為鼻祖級的人物。那就是和我同期的。同樣,那時什麽是SAP,沒有概念。P&G還在用AS400。作為可能分支,當時並沒有去做SAP,否則人生道路又是不同了。

另一個可能分支,在當時的某個節點,被IBM吸引。通過了集中智力評測之後,第一次進入中信國際高級寫字樓麵試。會議室門一推開,一個紮著辮子的小個子女孩走了進來坐下。我本能的以為她來錯了會議室,問了一句,“你是來麵試的嗎”,回答“怎麽,不可以嗎?”,心知“壞了”。結果可想而知。

--------------待續------------

a.travel-assets.com/findyours-php/viewfinder/imag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