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下午接到父親發來的微信短信“你四姑於今天2024年10月16日11時10分病逝,享年100歲。”放下手機立即給哥去電話尋問他赴老家悼念四姑的安排。
從小生活在外地,後又移居海外的我,這麽多年來見到河南老家四姑的時候並不多,在我的印象裏四姑永遠是生活在環境艱苦,貧瘠落後的鄉下,一個瘦小精幹的農村老太太。?
父親共六姊妹,上有兩哥,兩姐一弟,姐弟六人中要數四姑命運最為艱難曲折,四姑出生於1924年河南鄧州,我的爺爺,她的父親在當地置有良田數傾,開工廠辦實業,家境殷實,在當地也算得上小有名氣的富紳,
還在她兩三歲時,我的爺爺就將四姑許配給他的一位非常要好朋友的兒子,誰也沒有料到接下來幾年間未來公公突然病故,本來就有精神疾病的婆婆發作起來生活跟本無法自理,未來的郎君是一個本份老實的小夥,但也談不上有什麽特別之處。盡管四姑百般不情願這樁婚事,遺憾的是四姑對自己的婚姻卻做不了主,那個時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萬萬不能違背的,如果沒有正當理由,當時的封建禮教把退婚看成是最不講信用的事,加之我爺爺在當地又頗具威望,讓他同意悔婚更是決無可能,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就這樣正值豆蔻年化的四姑十六歲那年被迫完婚。
那個時代女孩子送去學校讀書並不多,但四姑從小聰慧好學,完婚後的她一邊要適應夫家的新生活,一邊仍然想繼續尚未完成的中學學業,婚後一年不到的一天傍晚,突然有人來報我爺說“四姑跳井自殺未遂,被人救起”我爺帶人急忙趕往五裏外縣城中學,將奄奄一息的四姑裹在一床被褥裏用板車拉回。後來得知,四姑婚後一直悶悶不樂,心情沮喪,這天下午有人看到四姑不吃不喝,一直坐在學校後院井邊暗自垂淚,這才引起了同學注意,當她毅然決然投入井中想一了百了,萬幸的是被趕來的人及時救起。
事態平息之後,可憐年方十七歲四姑,盡管以生命抗爭命運的不公,那怕千不情萬不願,最後還是不得不屈從被送回原來的夫家生活。
轉眼到了一九五九年,那是我爺在監獄不堪屈辱絕食而亡後的第十年,鬥轉星移,華夏大地早已改天換地,這一年也是民不聊生,餓殍遍地的一年。當時四姑大兒子信十六歲,小兒子石八歲,這一年的夏初,四姑,信與村裏壯勞力按排住在三十公裏外工地挑土修渠。四姑父因為生病與年僅八歲的小兒留在家裏,後來聽他的鄰居講“有一天,行動不便,病得不輕的四姑父跟石餓得實在沒辦法,就讓八歲的石捧著碗獨自去村辦的食堂想討點東西吃,沒想飯沒要到,石還被臭罵了一頓哭著回來,在饑餓中合衣與父親躺在同一張床上睡去,第二天醒來,發現四姑父早以渾身冰涼死在了床上,媽媽,哥哥都不在家,八歲的石喊來鄰居幫忙才將年僅三十九歲四姑父草草掩埋。
可想而知,自那以後四姑獨自帶著兩個孩子,孤兒寡母生活有多麽艱難,常言道“屋漏偏逢連夜雨”沒有讀什麽書的石還未成年就早早出外在建築工地幫工挑灰,幫母親賺取一點家用?沒想有一天腳手架突然倒塌,十七歲的他從高處墜落,從此截癱。
六十年代未正是文革如火如荼的年代,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地步,工傷後的石得不到任何補償,甚至連起碼的醫療也毫無保障,癱瘓在床的石生活無法自理、照顧小兒子石的重擔又都壓在瘦小的四姑肩上,為了方便就醫,四姑在城裏找親戚借了間小倉庫權作石的住房,四姑家在城郊,離石的住處還有四、五華裏,每天忙完家裏還要趕去照顧石,風裏來雨裏去,一泡屎一泡尿,三十多年沒有一天間斷,直到將石送走。為了自己的命運,四姑寧願以死抗爭,但作為母親,卻從來沒有絲毫的怨言,那怕再苦再累為了兒子也要默默的,堅韌的活下去。
以前對四姑的經曆隻是略有所知,四姑去逝後我突然有了想了解她生活細節的願望,生活如此艱辛,是什麽信念支撐讓她活到一百歲高齡,於是當父親心情平複後我央告他給我祥細講一講四姑的故事,九十多歲的父親在電話那頭對我說“在你們小時候不想讓你們知道,等你們懂事,事情也過去了多年、我也不願再回憶過去發生在四姐身上的細節,”我說“您再不講今後就沒人知道了”老父頓了頓“說“四九年你爺死在獄中,你國軍任職的大伯離開大陸從此了無音訊,後來你二伯因家庭成份不好原因坐牢,二姑當時要撫養六個年幼孩子,同時還要照顧你奶,我跟你叔又都外地工作,四九年後我們這個家早以是風雨飄搖,七零八落,麵對你四姑狀況,幾姊妹幾乎幫不上什麽忙,你四姑自尊心又強,再苦再難也從不低頭,我從年輕的時侯因家庭出身自己也受衝擊,降職降薪,但我還是省吃儉用,每年從微薄工資中拿一點給她,我隻是想讓她體會到兄弟姊妹還是在關心著她,無論如何讓她還有親情的溫暖。不至於看不到一點希望。
累遭打擊,曆經風霜的四姑大半輩子都在與命運抗爭,跟本談不上什麽好的生活條件,但生活給了她麵對苦難不屈不饒的勇氣和毅力。當所有的挫折不公煙消雲散之後,讓她活得更通透,更灑脫,直到一百歲無痛無疾,壽終正寢。
安息吧!四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