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伊的博客

欣賞生命之河的每一滴浪花
正文

養娃還得順其自然

(2024-10-25 13:49:01) 下一個

現在的小孩子真不容易。除了從早到晚的學習,包括學校的課程,課外輔導班,體育訓練,音樂舞蹈班等等,連周末也都排滿了,幾乎沒有任何自由活動的時間。想想我們的童年,幾乎沒有課外作業,在學校課間玩遊戲,放學後在外麵盡情瘋玩。記得當時我最感刺激的遊戲叫“摸柿猴”:家鄉有許多柿樹,大多長在溝邊坡沿,高達數十米,枝葉茂盛,傘蓋周圍數丈。五六個玩伴爬上柿樹玩捉迷藏,先選一人蒙上雙眼在樹枝間抓人,被抓的人就要被蒙上雙眼去抓別人。這個遊戲既要有爬樹的技巧,還要有膽量,因為爬得越高越安全。但是,爬到樹枝的枝梢處雖然不易被抓,自己卻有可能掉下去,輕者擦破皮,重者摔斷腿。每到秋季,柿子變軟變紅了,這個季節玩“摸柿猴”不僅好玩,還會摘到香甜可口的“灴柿”,先嚐為快。

 

現在,有些“鷹爸”會對孩子提出非常高的成績要求,比如各項考試必須得到90分以上,否則就會被責罵,甚至體罰。一些“虎媽”會嚴格控製孩子的興趣選擇,強迫孩子學鋼琴、練舞蹈、拚奧數。這種方式忽視了孩子的個性和內在動力,會導致孩子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也會讓孩子過度疲勞、厭學、甚至產生心理問題。

 

最近看到兩則舊聞,一個是何姓“鷹爸”逼迫四歲的男孩在雪地裸跑。當時是零下13度,兒子凍得瑟瑟發抖,哭著喊著求抱抱,何鷹爸無動於衷,隻是嘴上念叨“你是最棒的,快趴下去做俯臥撐。”另一個是培養出哈佛女孩的虎媽讓女兒徒手捏冰塊十五分鍾,說是鍛煉意誌。還有一位虎媽為自己兩個女兒羅列出N條嚴苛的家規:不得夜不歸宿、不得參加集體遊戲活動、不得自己選擇課外活動、不得看電視或玩電腦遊戲、成績必須拿A,等等。這樣嚴苛教育下的孩子真的會成才嗎?

 

成才有多種定義,也有多種途徑。人生隻是一個過程,不必過於強調結果。如果過於注重孩子的成績、名次等外在表現,忽視了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感受和個性發展,可能會得不償失。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有不同的天賦,也有不同的興趣和學習方式,強行用一種模式教育所有孩子,往往會適得其反。另外,過度的壓力和批評會導致孩子自卑和焦慮,甚至產生心理問題。

 

多姿多彩的人生並不依賴一時一事的結果。上了哈佛又如何?十歲就能登台表演鋼琴獨奏又如何?十三歲的博士生就高人一頭嗎?做個中產階級難道就低人一等嗎?人生就像一幅油彩畫,它由無數個像素所構成,比如點、線、麵、形狀和色彩。這些像素代表著我們經曆的每一件事、每一個瞬間。不同人的畫麵盡管不同,大小不一、色彩各異,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畫卷。梵高生前默默無聞,經曆了無數坎坷和痛苦,然而他的作品終會成為藝術經典。貝多芬在事業的巔峰失去了聽力,卻能夠將內心的痛苦化為創作的動力,創作出不朽的樂章。曆史上由很多沒有受過正規學校教育,卻在各自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名人,這也說明教育並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徑。

 

有人做胎教,甚至從孩子的-1歲或-2歲開始胎教,這種認真精神可嘉,結果如何就不得而知。有一些鷹爸虎媽讓孩子在幼兒園時就學拚音,小學時學初中的課程,初中時學高中的內容,等等。超前教育、過早追求“贏在起跑線”,可能忽視了兒童的成長規律。過早引入複雜內容,會讓孩子在年幼時失去童真和對學習的好奇心。孩子的成長是一個自然過程,興趣和理解力會隨著年齡自然增長。

 

養娃育娃還是要順其自然。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個性,給予他們足夠的自由和空間。當然,順其自然並不是放任不管,家長理應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給予及時的幫助,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教育不隻是知識的灌輸,孩子需要自由時間來發展興趣愛好、社交和自我探索。

 

文末意猶未盡,送給虎媽和鷹爸幾句打油詩:

督學靠棍棒,冰泳不怕涼。

父母太要強,子女多受傷,

不如任自然,鮮花自生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