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演算:誰該先接種疫苗?
南伊,2020年12月31日,周四
物以稀為貴。當稀有資源在眾多的人群中分配時,必然會遇到公平性與合理性的問題。誰應該首先獲得這種資源?應該得到多少?分配發送的優先原則是什麽?
截止到今天,隻有兩種防治新冠病毒的疫苗在美國獲得批準,並開始接種,它們分別來自瑞輝(Pfizer)和莫登納(Moderna)。美國有 3.3 億人,全世界有 78 億人,目前生產出來的疫苗隻有數千萬支,杯水車薪,新冠疫苗當然是當今世界上最稀有的資源。要不然,怎麽會有在網上非法倒賣疫苗的怪事?合理有效地確定各個群體的優先順序,並據此來快速發放疫苗,對遏止疫情至關重要。這不僅是個技術問題,也是個道德問題。如果這些疫苗確實有效,得到疫苗的人就獲得了生命安全,得不到疫苗的人就麵臨死亡的威脅。人命大於天,誰應該對此做出決策,根據什麽標準來製定分發的優先次序?
第一個簡單的方法是依據風險係數來分配,誰的死亡風險最高,誰就應該最先得到疫苗。這種分配方法的基本準則是最大限度地減少死亡人數。比如 90 歲以上的人死於病毒的風險是 70 歲人的八倍,根據這個原則我們應該先救 90 歲以上的人。
第二種方法是依據存活者生命的質量來分配。再拿 90 歲的人和 70 歲的人來對比,90 歲人的預期壽命大約是五年,而 70 歲人的預期壽命是 15 年。因為 70 歲人存活下來的生命質量高於 90 歲的人,根據這個原則我們就應該先救 70 歲的人。在一些地區的急救室裏,由於醫療設備有限,年齡大的患者被撂到一邊兒,不讓用呼吸機也不讓占床位,這可能就是使用了這個原則。
第三種方法是依據社會效應的總體結果來分配。比如在飛機上遇到危險時,帶小孩的大人應該首先戴上氧氣罩和救生衣,然後再幫助小孩穿戴好。隻有這樣做,總體存活效應才最大。同樣,雖然病人數量遠高於醫生的人數,首先接種疫苗的應該是醫生,因為隻有這樣做的總體存活效應才會最大。
不同種族的人對新冠病毒有不同的敏感度。根據 CDC 今年十一月底的數據,下表是新冠病毒對不同種族的影響,這裏的數據是相對於白種人而言的:
拉丁裔人、黑人和美洲原住民族群受到新冠病毒的打擊特別嚴重,死亡率接近白人和亞洲人的三倍。從性別上看,女性病例數多於男性百分之五,可是男性死亡數比女性高出百分之七。到目前為止,亞裔在美國的病例數是 244,600,亞裔死亡數是 7,738。
美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 (CDC)的免疫谘詢委員會(ACIP)建議分三階段、用如下優先順序來分配和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第一階段(1a):醫護人員,總人數約為 2,100 萬。
第二階段(1b):如下兩類人員:
第三階段(1c): 如下三種人員:
ACIP 的建議對各州有指導意義,但是聯邦部門的建議並不具有約束力,各個州要製定它們自己的疫苗接種優先順序。比如本周佛羅裏達州的李縣衛生局就鼓勵 65 歲以上高風險人員首先接種疫苗,他們可以到七個疫苗接種地點去注射,每個站點隻有 300 劑 疫苗,無需預約,先到先得。結果導致周二通宵排隊,有的人在草坪上露營並等待了十幾個小時。
美國原計劃在年底之前至少有兩千萬人接種第一針疫苗,這個目標並沒有實現。今天是 2020 年的最後一天,美國隻向各地分發了 1,400 萬劑疫苗,而且隻有二百多萬人注射,僅僅達到原定目標的十分之一。導致這種延遲的原因多種多樣,比如數據報告不準確不及時,聖誕節假期延誤等等。對疫苗發放的公平性顧慮,難以決策,遲遲不能確定優先順序也可能是導致延誤時機的原因。看來我們對川普是沒指望了,他現在還在一心做他的翻案夢。不過,我倒建議拜登政府的有關部門借助於電腦 AI 技術輔助決策,以便提高疫苗發放效率。
電腦的智慧來源於程序設計,而任何知識推理都要基於一個形式演算係統。我猜想,拜登新政府也許需要一個“公平演算”作為基於 AI 的疫苗分發決策係統,比如定義:社會由 N (N > 0) 個人群組成,p1, p2, …, pn。相對於人群 p 的社會效應 Sp(d,p,r(p),m(p),t(p)) 是關於時間區間 d、人群 p、該人群對於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係數 r(p)、該人群關於新冠病症的死亡率 m(p)、以及該組人群對其他人群的傳染係數 t(p) 的函數,它可以是在時間區間 d 上的定積分。該 AI 迭代算法的核心是求出這 N 個人群的最大社會效應值。
反複求出極大值,再算出最大值,這個過程對人類來說是件極其繁瑣枯燥的事情,可是對於沒有七情六欲、不需聊天喝茶、不用吃飯睡覺的電腦來說易如反掌。
南伊,2020年12月31日,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