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謙美君子

在美國生活了32年的謙謙君子
個人資料
謙謙美君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勝利之吻(Embracing Peace Statue),一個很美國的故事

(2023-12-06 00:01:11) 下一個

勝利之吻(Embracing Peace Statue),一個很美國的故事

聖地亞哥周末行 – 4

 

聖地牙哥有什麽好逛的景點嗎?有網友推薦的一日遊有煤氣燈街區(Gaslamp Quarter),海港村(Seaport Village),中途島航母博物館(USS Midway Museum,),巴爾波亞公園(Balboa Park)等。

然而,聖地亞哥標誌性的景觀,也是這座城市最出名的打卡之地卻是位於中途島航母旁邊廣場上的“勝利之吻”的巨型雕塑。

雕塑大約8、9米高,身穿深色海軍服的士兵在激情地擁吻白衣女護士。時間回到1945年8月14日,時值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紐約民眾紛紛走上街頭慶祝勝利,一位水兵在時代廣場的歡慶活動中情不自禁地親吻了身旁一位陌生的女護士,這一瞬間被《生活》雜誌的攝影師阿爾弗雷德·艾森施泰特(Alfred Eisenstaedt)抓拍了下來。攝影師當時隻用了10秒鍾就抓拍了四張,作品發表在1945年8月27日的生活雜誌上。這一吻雖然短暫,卻彌久不衰,成為傳世的經典曆史畫麵,因為這是人類戰勝法西斯後狂喜之情的宣泄,表達了人們歡慶正義戰勝邪惡的真實情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男女主人公的身份後來也被找到了,專家們利用現代手段從至少20多位自稱者中確認了他們。

男主角 - 喬治·門多薩曾在太平洋服役,拍照當天是他的返鄉假期。當時他隻有22歲,那天是他與後來的妻子麗塔·佩特裏的第一次約會,他們正在聽音樂會。突然,外麵的人群開始敲打劇院門,還有人大聲呼喊道:“戰爭結束了!”門多薩和佩特裏走到外麵,街上的人都在狂歡。他們進了一間酒吧,“我們所有人都在喝酒,吼著、鬧著。”門多薩回憶道。離開酒吧後,他們發現自己被擁擠的人潮帶到了時代廣場。“我看到了一個護士,”他繼續回憶道,“我喝了幾杯酒,我猜是出於本能反應吧,我抓住了她。”門多薩還解釋說,他誤以為弗裏德曼是一名護士,因為他在戰爭期間也經常看到護士們,很欣賞護士們的工作。佩特裏當時在門多薩和弗裏德曼的旁邊,“我在他們背後,像傻瓜一樣咧嘴笑著,這對我來說無關緊要。”佩特裏2005年接受CNN采訪時說道。

女主角 - 弗裏德曼因其當時的穿著而被稱為護士,但她實際是位牙醫助理。1945年8月14日,她與人群一同在時代廣場慶祝二戰結束時,碰上一名穿著水手製服的陌生人,摟住並吻了她。弗裏德曼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看到這張照片,她通過發型、衣服和身材認出了照片中的人是自己。弗裏德曼回憶道,她在牙科診所得到了戰爭結束的消息,於是在午餐休息時走到時代廣場想看個究竟,一切就在那時候發生了。“我沒有看見他走過來,他就把我緊緊抓住了。”她說,“那個男人非常強壯。我不是在吻他,是他在吻我。我當時大腦裏麵一片空白,但沒有反對,因為他曾經為正義而戰。那是好長的一個吻啊!他把我放倒在他的手臂上,我覺得就像是在跳舞。可惜我那時把眼睛閉上了,沒有看清楚吻我的人是誰,也不知道他叫什麽。”2005年她接受采訪時補充說:“這不是那種意義的吻,這更像是一種興高采烈的行為,他不用再回去了。他隻是抱緊我,我不確定這到底是不是一個吻,還隻是人們在慶祝。”

萍水相逢的這對年輕男女勝利之日吻別之後,各自結婚生子,再無交集。換而言之,這個純潔的接吻象征著戰爭的結束,人們對自由浪漫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2005年8月11日,根據“勝利之吻”照片創造的彩色雕塑在紐約時代廣場展出,之後移放至聖地亞哥的碼頭,成為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紀念二戰結束,呼籲和平,避免戰爭!

 

二零二三年十二月六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