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謙美君子

在美國生活了32年的謙謙君子
個人資料
謙謙美君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知老 – 網絡新詞

(2023-10-20 09:36:03) 下一個

知老 網絡新詞

 

網絡時代,新詞層出不窮。對應當年時髦的“知青“(知識青年),五十多年之後,又出現了”知老“一詞。一”青“一”老“,對仗工整,高手真的在民間呀。

“知青“一詞源於偉大領袖,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毛澤東的”最高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隨即開展了全國範圍大規模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活動,文革中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總人數達到1,600多萬人,大約有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來到了鄉村。這是一次人類反都市化的行動,工業化期間發生人口從城市到鄉村大遷移的這類非正常的行為乃為世界現代曆史上所罕見。全國城市居民家庭中,幾乎沒有一家不和“知青”上山下鄉聯係在一起。“知青“是一個曾經響徹神州大地的名字,一個令共和國驕傲和尷尬的名詞。

很榮幸,當年(正規)小學畢業的我成為了古今中外、空前絕後的“知青“一代。1969年9月16日,15歲的我跨山過水到了邊疆。。。

“知青“的我們沒有什麽”無悔“,因為當初就沒有別的就業可能;您也不要抱怨,畢竟全國知青上山下鄉的有成千上萬,生不逢時而已;您更不要攀比,大多數的知青現在都生活在社會的底層,您可能”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但您應該”知老“。能健康地活到現在已是幸運,該給社會做的貢獻也都盡力了。既然來日無多,就不要舍不得花錢,正所謂錢花了才是自己的。趁腿腳還利索,“世界那麽大”,趕緊去看看。既不要沉寂於過去的“知青“歲月,更不要奢望於未來,一切量力而行。明天或許很漫長,或許也就是24小時之內。活出瀟灑的自我,享受當下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譯文:葉公問子路:孔子是個什麽樣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對子路)說:“你為什麽不這樣說,他這個人,發憤用功,連吃飯都忘了,快樂得把一切憂慮也都忘了,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言雖出於孔子,但不敢以為是也。聖人“不知老之將至“完全可能,咱們“知青“都是凡人,“知老“近乎勇,同意嗎?

 

二零二三年十月二十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