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贏得第二次冷戰的三個武器
3月30日,《紐約時報》刊登了專欄作家作者伯特·斯蒂芬斯(Bret L. Stephens)的文章,“怎樣贏得第二次冷戰?(How Will We Win the Second Cold War)”。
在第一次冷戰中,美國和盟國的對手是蘇聯。“共產主義“幫助西方贏得了勝利,因為正是”共產主義“使蘇聯背負了一個無法運作、不受歡迎的經濟體係,無法與自由市場的對手競爭。“他們假裝發工資,我們假裝工作” — 這是一則工人階級在“共產主義“天堂工作生活的經典寫照,很大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麽第一個擁有衛星和成千上萬個核彈頭的政權會退出曆史舞台。
現在我們正進入第二次冷戰,這次的對手是中國。而這一次我們的武器並非像貿易製裁或海軍實力這種外在的優勢,而是對手無法擺脫的自己內在的劣勢,這是他們政權與生俱來的一部分。如果有的話,伯特提出了自己認為可能的三個武器:
- 首先是民族主義。自從中國領導人放棄了正統的馬克思主義以來,民族主義一直是該政權合法性的兩個支柱之一(另一個是生活水平的提高)。民族主義解釋了北京對鄰國的海域和領土主張,龐大的軍備和對台灣不斷升級的威脅,以及屢屢導致其它國家對其善意漸失的現象— 即便是想要示好的國家。但是,堅定民族主義帶來的問題是鄰國的反應:日本正在大舉增加軍備,把中國當成頭號對手;澳大利亞正在采取行動來遏製中國的影響力,雖然情勢略顯尷尬;越南越來越靠近美國。反觀美國,它無需鼓勵民族主義從中受益。
- 第二是個人崇拜。自毛澤東以來,沒有領導人像習近平這樣在鞏固政權。中國的威權主義在某些方麵更加有效,比如在麵對新冠病毒這樣的危機時。比起西方的混亂不堪的治理,威權主義的效果似乎令人羨慕。但是習近平無法克服超級集權與生俱來的缺陷:個體擁有的權力越多,整個政權就更易受到他的錯誤判斷的傷害;他越努力投射出無懈可擊的形象,就越有可能脫離不悅耳但必要的信息;而當他越是要切斷國內的異議渠道時,就越需要鎮壓那些意識形態上和政治上的覺醒。實際上,習近平正在製造那些有朝一日可能會推翻他的政權的批評者和敵人。
- 最後一個是中國正在進行的不斷擴大的運動,目的是規範、監督和控製國內不同的聲音。中國領導人(包括表麵上較為開明的那些)一直在猛烈鎮壓精神和宗教運動 — 無論是法輪功、伊斯蘭教、藏傳佛教還是獨立的基督教會,因為宗教培養了不受政治控製的道德良知。道德良知是曆史上沒有任何政府能夠強迫的事情,這就是西方明智地采用宗教自由原則的原因。
川普(左)和伯特·斯蒂芬斯(右)
伯特現在是《紐約時報》觀點與評論版麵的專欄作家。雖號稱保守派的記者,他卻是反川(普)的幹將,川普為此在推特上罵他是臭蟲(bedbug)。伯特2013年曾獲普利策(Pulitzer Prize - 新聞界的奧斯卡)評論獎,他的觀點代表了美國主流社會的一些看法。伯特在去年的一篇《北京“大躍退”》的文章中寫道:“如果壓製(異議)報道,首先出現信息盲點的就是中國領導人”。他還建議:“每個獨裁者都需要訂閱《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哪怕是像舊時的淫穢雜誌一樣,裝在不起眼的棕色信封裏”。
在文章的評論區,有如下不同的觀點:
- 5mslj - 幾年以前說世界會出現第二次冷戰還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文革重現,也不是天方夜譚了。
- 阿寬 -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認真思考過了。。。不過,作者沒有看到美國現在的作法其實是與這(三個)弊端背道而馳,對中國的壓力越大,中共的凝聚力就越強,發展就越快。。。而美國現在做的卻是讓自己瘋狂膨脹的事情,卻讓中國做成了: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 洋知青 - 寫這篇文章的作者真是腦袋進水了。武器隻有一個,就是經濟發展。如果當年蘇聯經濟發達,人民生活富裕,什麽和平演變都是白費力氣。同理,如果是民不聊生,即使是民主政權,必會倒台。
- 遊客 - 作者有意誤導讀者,全篇充滿謊言和偏見,不值得看。
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三個武器”說的有些刺耳,但監聽則明總不會錯,不是嗎?
二零二一年四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