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謙美君子

在美國生活了32年的謙謙君子
個人資料
謙謙美君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電影《剃頭匠》

(2019-11-24 15:35:30) 下一個

電影《剃頭匠》- The Old Barber

 

大概都到了這個歲數了,朋友推薦了電影《剃頭匠》。這是一部十三年前的老電影,難得的是它有真實的故事背景並由非職業演員的原型真人出演。靖奎(活了101歲)以其93歲的高齡在片中出演了主角敬大爺,成為了世界上最年長的電影主角。2006 年,電影獲得三個大獎,其中之一是第37屆印度果阿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金孔雀獎。

敬大爺是個北京普通的剃頭匠,十幾歲就開始給人剃頭,一生為無數名人理過發,包括原國民黨北平守將傅作義將軍。九十多歲高齡的時候還堅持騎三輪車,在後海一帶走街串巷,為那些走不動路的老主顧服務。眼看老主顧們越來越少(他送走了400多位),他免不了為自己的後事發愁。敬大爺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幹淨、體麵地離開這個世界,不打擾子女,不給他們添麻煩。於是,他開始悄悄地做準備:拍一張令自己滿意的能夠用作遺像的照片;一身體麵的中山裝,以及殯儀館的告別儀式要用的500字生平簡介。。。

剃頭的這門手藝如今也快成絕響了

影片通過細膩的鏡頭,透射出生活在社會的底層的北京胡同大雜院裏的老人們對待生活和死亡的態度或樂觀、或悲傷、或無奈等種種心理。同時也從側麵反映了當今社會對於老人漠視的現實:比如90多歲的敬大爺不得不孤身一人,他唯一的兒子從不來照顧,過來就隻是要錢;老人倔強的蹬著三輪車昏倒在城牆根下,人群熙熙攘攘,他卻沒人關注;敬大爺的一位老顧客老米被兒子強行接回家“享福”,沒兩天就死了(兒媳婦虐待?),兒子惦記的其實就是老頭的拆遷房款。因為鄰居一直在照顧,他怕老爸真的上法院把房子送給鄰居;敬大爺的另一位老顧客老趙一個人在家死了幾天才被他上門剃頭時發現。。。

我可以算是個北京人吧,而且我後來上的小學(4 - 6 年級以及文革前期的 1 – 2年)就是在胡同裏的。那所小學原來就是敬大爺為其理過發的傅作義將軍的私宅,傅解放後捐獻出來改造成了“北京市西城區奮鬥小學”。所以影片中出現的老北京的腔調,老胡同的麵貌,老北京人的規矩我都倍感親切。感謝這部片子帶給我胡同生活的回憶。

看到敬大爺就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的老媽,她也90多歲了,原來也象敬大爺一樣一個人住。後來,好說歹說才於3 - 4 年前搬到了條件尚可的敬老院,讓遠在地球另一麵的我稍微放了一點心。前兩天,回北京的老婆居然做通了她的工作,為她換裝上了自動衝洗烘幹的馬桶蓋,這讓我心裏似乎又少了些許guilty。之前,我回北京時動員並帶她去商店看過幾次,小半年前回去給她90歲慶生時,幾乎說動了她,但第二天要去她那裏量尺寸時,她突然反悔,堅決不幹,還把我臭罵一頓。我當然不怪責她,知道她和敬大爺一樣:不願打擾子女,盡量不給他們添麻煩。和敬大爺一樣,她腦袋不糊塗,當知道這種馬桶蓋方便,特別是歲數再大時更需要。但她節約慣了,舍不得花錢,想多留些錢給孩子。老媽雖然身體還好,但已到了說走就走的歲數。所以,經常給她打電話聽她嘮叨成了我的一項“任務”,我知道,她每天都在等我的電話。當然,還有每年春節必定要回北京和她一起度過春節。就像她常念叨的:這次見了麵,還不知道有沒有下回。。。

又想到了自己,如果也到了敬大爺那個歲數以及那個處境,我也會象他那樣坦然麵對嗎?

 

二零一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承諾 回複 悄悄話 看過這電影 一部好片子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看過這部電影,喜歡。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