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胡適文存》是尚未宋江化的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宋江化了的《胡適文存》 ——— 閑侃侃

(2024-07-24 02:41:28) 下一個

 

一     魯迅與胡適

 

胡適是蔡霞餘茂春魏京生,天安門四君子…. “少談點主義,多談點問題”,都是盡諫議大夫職責。總之,是響應獨立思考時尚的也來獨立思考,是《義勇軍進行曲》《黃河大合唱》聽多了,慢不下來的齊步走,止不住地齊聲吼。現在叫被洗腦了。

 

魯迅始於個人。而後“遵命”,退下來還是個人。

 

拿他倆比,有點不搭。有道:“胡適說,壞製度導致人壞。魯迅隻說改造國民性,卻從不指斥產生國民的國”。三年清零,終於讓人想到,渣政府和渣人民是伉儷。自己活自己的才是正經。魯迅是屬於自己活自己一撥的。

 

總之,胡適是隨大流,民主自由;魯迅是跟著自己的感覺走,還原自己的人本身,順帶說說這過程。

 

都說,是給製度害慘了。幾個大白就能把整個一小區的人堵在樓裏的事經過了,才知道,原來把自己害慘的,是自己的慫,認慫。反抗大白,有那麽可怕嗎?可,就是害怕。此際,胡適的主張就成了大話空話;魯迅的批判,直戳人最深的旯旮。它並不引導人去幹什麽。那不是他的事兒。魯迅的精采正在於拎得清,揭露靈魂的齷齪,讓假正經少裝,裝不了。胡適的拎弗清在於,公幹私活一鍋煮。原因,初高中的數理沒學好,公式一變形,就還不了原了。

 

魯迅指出國民性,是為了改造它。但他的最後幾篇之一的《死》告訴我們,國民性不過是說,中國人就這德性。近幾十年目睹香蕉人的經曆使信,換到歐美社會生長,就沒了那國民性。

 

題外話:胡適的東西,多讀點,就知道全是東拚西湊的東西。不少人說他沒好好讀過書。信這話。他的引進西學,是回國倒騰舊牛仔褲。原裝的,他哪哪的夠不上。他的言論《文存》,就是拱火,嫌這兒吵得不夠。那麽多中國人拿他當回事,其實就是不願或不夠讀原著,用原裝,隻得貪便宜,用山寨貨的命。《胡適文存》是尚末宋江化的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宋江化的《胡適文存》。它們就是中國城的酸辣湯。

 

 

 

二     當今怕吵的中國人,一是逃進故紙堆,一是潤了,難道還有別的選嗎?

 

 

魯迅海歸的好幾年,上班下班,業餘時間就寓在屋裏抄古碑。現在可以看得到那些抄件,魯迅抄得心平氣和。魯迅覺得這樣的日子挺好,並想,就這樣過完一輩子也不錯。魯迅的《傷逝》裏,能見到這些日子裏的細節。總之,生活安宜,也安靜。

 

魯迅的《死》如下:

 

一、不能因為喪事收任何一文錢,但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趕快收殮、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關於紀念的事。

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如果不,那就真是糊塗蟲。

五、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六、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

七、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複、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讀。感覺是向海歸頭幾年的回歸,對自從聽了錢玄同的勸,出來寫“遵命文學”之後的經曆,魯迅有種嫌吵的意思。《死》的結尾“一個都不寬恕”的態度,把對一輩子的“吵死了”的抱怨做了集中表達。

 

後來,張愛玲則直截說“吵死了”,並加上向床的裏側一翻身。

 

阿Q的趙莊原是安靜的,或叫死寂。後來,阿Q進了城,假洋鬼子回了村,這裏就不安靜了。

 

中國的文言文時代,有如趙莊的原型。文言文,陳舊,甚至鬱悶,但也頗“不知秦漢,無論魏晉”“怡然自樂”。新文化運動搞到陳獨秀覺智,提出“中國需要殖民幾百年”,時間很短。魯迅回歸時的抄古碑度日和後來的張愛玲怕吵,其實也間接地表達出相近的意思。也就是說,僅憑土生土長的趙莊人阿Q們和海歸,就會給趙莊添亂。趙莊要變得不趙莊,就得“把靈魂賣給鬼子”。

 

不願意,卻還要自己鬧,就成了“大變局”,民國亂,共和國瞎折騰。

 

有道“民主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 ,逆之者亡”,成了近現代“三綱五常”的洗腦替代品,這東西的品相不錯,但介紹的人忘了說,這引領潮流的,不能是阿Q和海歸。而且這世界,好像也不包括神州。難道不是嘛!

 

從張之洞一直吵到劉曉波,現在還接著吵,不過是說車軲轆話,做狗咬狗尾巴事。《五四文集》《思想解放文選》,就是這些話和事情的起居注。

 

在這樣的世道中,自己住在偏遠的北美小鎮,抄唐宋筆記,世說新語,覺得提前實現了陳獨秀理想,劉曉波景願。想想看,當今怕吵的中國人,一是逃進故紙堆,一是潤了,難道還有別的選嗎?

 

 

 

三       中國七十幾年的政治史就是執政的由宋江之流變成了知青之輩。

 

不扯太遠的。扯自己經曆的。中國七十幾年的政治史就是由宋江之流變成知青之輩。

 

鄧小平是宋江之流的成員,是另一種類型的宋江,竭力做宋江“及時雨”的一麵而已,如搞改開。遇到坎了,他敢六四開槍,不手軟。

 

漸漸過渡到知青之輩。知青上山下鄉,是宋江之流之後提得上嘴的社會經曆。如果說宋江之流無法無天,那麽知青之輩則是有法無天。他們也想無法無天,但經曆的份量不夠做到無法無天。

 

由宋江之流到知青之輩,是所謂“內卷”所致。其實是必然的。就像反複出現過的無為而治,中興,盛世,衰退,坍塌,起義,建立新朝。

 

隻要一分裂,就會出現新象,戰國,三國,五代十國,…. 軍閥割據,台獨,英轄香港。

 

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內卷”的自我調節,有如港獨台獨,其實仍是內卷濺出去的水花,經不住巨龍翻身騰起的大浪。

 

中共建政七十幾年的曆程說明:三年自然災害不是極限,接著搞文革,也是可以的;六四,搞了也就搞了;三年清零,也不就那麽回事嗎!中國社會的底線是“中國人好管,餓死都不會造反”。中國,總是向這條底線無限逼近。所以,內卷的結果總是水準差不多。

 

站在彼岸,能較清楚地看到,中國乃至東方社會,於人不舒適。就是得了外力的幫助,也隻是不舒適的程度見改善。和日本人,台灣人香港人處,還是不及與歐美人處舒適。說句悲觀的話,為人生舒適計,還是潤到歐美的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鈴蘭聽風 回複 悄悄話 “魯迅的精采正在於拎得清,揭露靈魂的齷齪,讓假正經少裝,裝不了”---- 為此, 不少人怕他, 排斥他.

年少時, 不忍讀 “血淋淋” 的, 不論書, 畫或現實. 慢慢的, 漸漸的, 知道真實世界有不少醜陋的, 殘酷的東西. 當有人有足夠的智慧和勇氣揭穿這些齷齪時, 一定程度可舒緩鬱悶感.

住北美小鎮好, 塵囂少, 生活的自主權在自己的手中.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