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乘郵輪去百慕大(二)

(2024-03-29 03:19:51) 下一個

乘郵輪去百慕大(二)

 

在百慕大的偏街上,遇見一位要飯的。經過時,聽到他“one dollar,please!”。眼神蠻散的,但不賤,不耍賴。

 

遊輪大餐廳裏,不止一回遇到一個一家三代中國人家庭。父母操河北一帶的口音,任著嗓音說“坐那桌,昨天就坐那兒的”。一對中年夫婦響應著,身後跟著一兒一女,一眼就看出他們是香蕉人:頰,幹淨如洗,啥啥無痕;眼睛,無收無藏,沒有門窗。

 

看著,不由地打著懷裏由二十四史組成的小九九,覺得那些個口訣,打到香蕉人這兒,就得改改了。也會覺得一重解脫,中國那些個傳統,在其中呆到小學畢業就離開,它就是個白搭。這樣一想,就覺得那些個中西孰優之類的爭論,扯得慌。自己的幾十年卻在這扯中給弄成渣了。

 

人如花,舉止像開花。在歐美裏過日子,這真是美妙得很,而且很經常碰得到經曆。

 

一對年輕夫妻臨窗而坐。男的將餐巾卷著的刀叉遞到女的麵前,聽到輕輕的“謝謝!”賞之若名勝,他倆帶著光環似的。

 

習慣早起。不隻我,餐廳裏總碰著他們幾個。各自麵前一杯咖啡,一兩塊點心。隻有一個和我在滑手機,其他的,靜靜地坐著,看著窗外,窗外,天微微亮,海水幽幽。沒有寒喧,招呼,卻禮禮的。沉醉其中,身心有滋潤感。一下像直麵人文的原型,很白描,卻也什麽都不覺得欠缺。

 

洋娃娃,看到了就不丟眼。老婆一側警示再三“別老盯著”,可改不了,沒法弄。一踏進歐洲,記憶中的西方油畫中的小天使,一下全從畫中走到麵前。一時有歎:人,生不出來,所以叫天使。女不至聖,焉有此育!人種說,不愛聽。鄰桌上那女娃,一歲半吧,看她媽的眼神,無限親,也無限禮,那媽的返顧,禮無限,親無限。自己讀明白點宗教畫中的有關,正始於這樣的看到。都說文明有積澱。由這樣的呱呱待育的聖嬰和育之如賓的娘親為基礎的文明,走高走優,再自然不過了。

 

打牌。鄰桌兩teenage ,一男一女。遇啥事,男孩讓女孩別笑。女孩忍住。忽然大笑,且不能已,卻不肆音。男孩跟著笑,邊笑也捂嘴巴,擠出個“噓”,女孩愈發笑,透明框眼鏡片後的大眼睛月上弦般的閃著熒光。我們一桌,旁邊另一桌的老伯伯老媽媽都跟著笑,大笑起來。沒厘頭的歡快,沒遮擋的高興,一下鬆了閘,嗨了。

 

在劇院裏看《Burn the floor》。天花板級的嗨,就是不肆的狂,每一段舞蹈都如火如荼,匯集人間所有興奮點的揮灑,看著看著,有襟懷被打開,臟腑裏的邊邊角角被煞地照亮,原來自己在這之前就沒興奮過之類的感受,湧湧而來。

 

看了《哈姆雷特》、《李爾王》、《奧賽羅》,知道了“斷腸”“目眥欲裂”的小;卓別林和趙本山說明,都是搞笑,怎麽就那麽不一樣呢!

 

有道“幸福的家庭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實,還是得看看家庭在哪兒。幸福和悲傷也有等級,你還別不信。談不上貴賤,但有深淺差異。《竇娥冤》的絕望怎麽也夠不上“to be or not to be ”和“我們是旺盛性慾的偷情生出來的,得有

 

更多體力和充沛精力,

 

(私生子較優秀)

 

地位反而不如在遲鈍、無力、疲勞的床笫,

 

所製造出來的一票傻瓜,的水準。”?(摘自李爾王)

 

總勸身邊的小留“找個外國朋友”。歐美文學的閱讀和與歐美人相處的經曆,使深感他們之於人文的關懷與體驗的水準遠深和準於漢文學。因此給出的理由:歐美的男人更懂女人,女人也更像女人。

 

讀魯迅,覺得開竅了。而讀索爾任尼琴,則懵了。魯迅文章誠如所言是匕首,索爾任尼琴的著作'則是核爆。巴金倡議建的文革博物館,就是僅著造,也造不出莫斯種死難者紀念牆的氣勢。普京這樣的人,對於共產主義的清醒程度,哪是大陸公知和海外民主人士能比的?

 

陳丹青說蔣兆和的《流民圖》能和列賓的類似畫作相比。有硬說之嫌。《流民圖》中畫出的無歹相,躺平相,慫相,縱情於可憐之人的描述,乏力於可恨之處的揭發,這裏天花板級的批判是“一樣健壯的體格,一樣麻木的神情”。而列賓的《伏爾加河的牽夫》《紮波羅熱人給土耳其蘇丹回信》等畫,視野的廣和深,情懷的真與切,使感受到的是沒有族裔限製,時代隔閡的人類命運感。有如聞《二泉映月》和聽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之別,是不是有點小人常戚戚,君子敞蕩蕩的意思。

 

待在歐美愈久,愈感覺到活不過當地人。所乘郵輪上,九成歐美人,全都是活得比自己精準且水平高的人類。自己由此得利,在高尚文明中近朱者赤地福利免費得到,懷裏有小確幸。

 

離開快十天。隔壁鄰居出門溜狗。眼睛中有“long time not see “,卻不問,打著尋常的招呼。立刻感覺到一種很舒服的默契。在郵輪上,上下電梯的讓一步,伸手擋一下門,寒喧止於good to see you的限,“需要幫忙嗎?”給出的選擇空間,把平平常常的日子熨了熨一般,服帖且有樣。細品愉甚,激賞人類的這一支在會過日子上的如此成就!

 

活就活得像個樣子,從而活得像樣子。所經曆的歐美不正是這樣嗎?雖不能也,但看見了也,欣自由衷。百慕大一行,又為此添料。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