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說說癮

(2023-12-14 04:35:28) 下一個

 

 

癮。類似刺激。中國書裏知道的,不是變成了癮,就是正在變成癮。

 

勾股定理算不下去,大概是因為算成了癮所致。會這樣想。

 

《文心雕龍》《文典》,是在說怎樣寫文章,評文章,可也覺得在過文章癮。“一字千鈞”,寫得“龍飛鳳舞”,“手舞足蹈”“躍然紙上”,像不像發癮了才說的話。

 

二十四史,二十史是不必要的。可上癮一樣地記。汗牛充棟,去掉癮下之塗,一肩挑,不換肩。

 

癮,有深入的地方。

 

魯班發明的木匠工具,像鋸子,站在了規範係統的門口了。四大發明,無不是。

 

那個玩出真空效果的,那個玩飛上天的,那個玩用磁石隔紙吸引銅板的都是“高手在民間”。

 

詩呆子,詞罐子,書法癡,文曲星,狀元郎,博文不寫要抓狂….. 

 

《四大名著》,讀上癮,讀不了的也會聽上癮。不打動了哪兒,怎麽會?

 

可,癮之“深”,像戳。疼,往往構不成症候。疼時,“痛快!”痛快完了,想得不多。《西遊記》如果聽了的去好好想,那書怎麽也聽不完九九八十一難。

 

算出勾股,一邊的人就驚呆了,“哇,太神奇了!”“天分”“異秉”…. 地哄,結果,給哄昏了,2023, 還在哄“為什麽我們產生不了大科學家?”有幾個經得起這樣的哄?就是有點想再深入地想一想的念頭,也被哄光了。

 

所以,“中國科技史”,很像癮君子犯癮史。先秦的和晚清的,狗咬狗尾巴地原地打轉。

 

《狂人日記》所以石破天驚,大概是因為中國人第一回看到自己:癮來了,癮去了。八國聯軍進來的第一反應:都是些什麽呀!

 

剛開始,也是很動腦筋的。後來,也動,但成了“食色,性也。”了。再來本《易經》,就是本《哄大全》,擺起陰陽八卦,有一點好的,全給它弄給玩藝兒。道士,居士,禪師,哄死一切,不商量。

 

詩癮,詞癮,博文癮,甚於鴉片癮。“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癮,害得十四億舜堯仍神鬼叨叨的在做“東在升,西在降”的過山車夢。讀博文,總覺得有點像進了影視中見過的鴉片館,見不到什麽精神,見到的是“跳大神”。

 

中國讀書人,過把書癮而已。是不是?

 

反正,一寫毛筆字,就蔑自己一眼。

 

附注:

 

“中國為什麽走不出循環”,也會想上癮的。試試,能不能隔幾天不想這事兒。

 

“古已有之”,不是想,是癮。

 

不是“大變局”,是癮來了,而且是回大的。

 

“複興”,是癮幻。

 

魯迅說的“國民性”,當癮看,覺得精準度高一點。張愛玲的“吵死了”,就是拒絕癮。

 

有時會想,中國,是中國人的癮。中國人過中國癮。崛起,扒下,就是自嗨!

 

戒了,做不到了。少犯幾次,不傳了,就算不錯的了。自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