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回複追憶21“毛澤東的書法好不好”?

(2023-08-06 10:19:56) 下一個

 

追憶21:

 

 

自東漢至清中葉,出國的,不少。可就是帶不回一根外國人用的筆。害得中華一族的讀書人給毛筆坑得要不灰頭土麵,要不黃豆芽。

 

硬筆傳入中國,毛筆字就成苟延殘喘了。雖太遲了,但該來的還是來了。

 

五四後,知道筆法即轉筆法的斷崖式減少。魯迅不知,沈雁冰不知,胡蘭成不知,郭沫若不知,毛澤東也不知。

 

用毛筆寫字不用筆法的,不叫書法,叫毛筆字。當藝術稱,當叫毛筆字藝術。

 

用轉筆法寫字,叫書法。書法,是技術。用筆法寫字,會形成結字的規矩和識字的途徑。

 

不容易學。一,漢人太鬼,得點決竅,就做成秘方。二,用筆法,要克服習氣,循規蹈矩。三,其中確實有不少你寫你才會知道的小細節。所以,書法好的,不多。譬如清朝曆代皇帝,沒一個稱得上好書法的。傅儀的弟還是哥傅儒,可謂好書法。

 

好書法,不一定字好看,可懂書法的不大看字好看不好看,而是看技術棒不棒。

 

毛澤東,當不知轉筆法為何物。他畫字,說不上有書法功夫。他畫麵感好,一篇字往往有讓人覺著別致養眼。

 

毛澤東和魯迅沈雁冰胡蘭成一樣,因為不知道筆法,而不受其規矩的限製,其字跡,反倒藝術起來;而之前的翁同龢趙之謙因深通筆法,其字跡中規中矩,本份得很。

 

這樣說,當複。

 

夏天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姚老,非常感謝您的細致講解!

講得深入淺出,很清楚,但我不敢說自己真的明白了,是點撥後的似懂非懂狀態吧:)

下麵是我的讀後小結。您看我理解得還靠譜嗎?隻想證明您沒有白說一場:)

書法藝術(毛筆字藝術)包括筆法和筆意兩部分。筆法是基本功,筆意是 “意在筆先” 的那個意,大概書寫者的素養,胸襟,氣質,視野,格局。。。。。都可以往裏歸,會在筆下表現出來。兩者有一種破和立的辯證對立關係。

溥儒,我以前隻知道他以畫名,看了您的文章以後上網查了一下,覺得他的作品符合我心目中書法藝術的 “標準”。但真正好在哪裏,說不上來 —— 慚愧啊!

您說毛的書法作品 “畫麵感好”,我再看《沁園春》,頓覺如麵對千仞峭壁,有亂石穿孔,驚濤拍岸的氣勢。

但是,也想分享一下我原來的看法:整幅字,像一排排迎風飄揚的旗杆,隻是風吹日曬久了,旗幟破舊成條縷狀,乍一看,隻見一排排直立的豎筆畫:)

“自東漢至清中葉,出國的,不少。可就是帶不回一根外國人用的筆。” 看到這個我笑了,還真是這麽回事啊。不過,也可能中國之前一直都是文化輸出大國,看不上外夷,覺得沒什麽長技值得一師:)

再次感謝您費心點評,學習了。

祝新周愉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