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翻開中國文學史目錄:假成這樣,邪成這樣,唉,日子,給糟蹋成啥樣!

(2022-01-02 05:13:57) 下一個

 

翻開中國文學史目錄:假成這樣,邪成這樣,唉,日子,給糟蹋成啥樣!

 

 

 

 

寧信經濟史,文學史,餐飲史,服裝史,性史….. 是真曆史。“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因為它們隻說“八王之亂”“玄武門三變”“靖康恥”“四人幫”。

 

政變政治,是掉在人世間的一粒灰,卻砸得中國找不著北。不扯久遠的,翻翻中國現代文學史,就知道昏聵成什麽樣子。

 

“雞鳴狗盜之徒”,留學留學,留成個勤工儉學的一幫人,攻學曆學問不成,辦小報,辦學生會成癮的“份子”,暗殺以成“辛亥革命”,鄭三發子一變黨魁,務農不力造反來勁的成了風流人物…… 在尋常的三觀裏,本都是些不入流不入眼的渣,卻弄成百十年間“除了它,還有啥”的中國國情!

 

清宮三秘案是哄,戊戌政變也是;倒清,大哄,複辟,小哄;五四,大夥哄;抗日,哄不過鬼子,轉身內哄….關起門來哄,至今。

 

哄完了回屋,該幹嘛幹嘛。餘緒尚存的,鋪開紙。於是《少年中國說》《狂人日記》《家春秋》出。

 

本來就那點事,說說,寫寫就是了。讀任何一本中國現代文學史目錄,竟全是說這點破事的東東。

 

自己瞎翻書。翻到張愛玲,再也離不開。被不哄的人的安靜和美麗鎮住。生活之溪的清樣乍見,一路歪邪裏形成的三觀,看著淡去,消去。魯迅,就剩下些日式的趣味點,什麽左聯,巴金茅盾丁玲,甚至徐誌摩,賽珍珠,看也不會看了。

 

順帶讀到胡蘭成。浪,輕薄,但也文采。道是渣,卻是並不遮掩地公諸於世,留下怎麽都有點看頭的人生和文章。

 

陳丹青在推薦木心。木心,用盡一生的力氣,隻將半個身子退出了哄。

 

而在所見到的中國現代史裏,沒他們。這是真正的活見鬼。

 

《傾城之戀》《第一爐香》《小團圓》,是不入昏聵的人生體驗、觀察和描寫,是不理不睬“曆史滾滾洪流”的生活小溪,也是這塊土地上幾代不遇的玉精神,花模樣。

 

經宋詞過濾而留下的聲聲慢的文學準星,元曲,明清小說已使小偏,新文學使再也見不著了。張愛玲出,找到了這個三點成一線。

 

可怎麽就這麽不受待見?自己不是也有不少很文學的相識嗎?

 

昨天,看電影《第一爐香》。也在滑《小敏家》。就要感歎,這是瞎子也能聽出的孰深孰淺,哪個美,哪個還沾不上美!

 

 

讀書,尤其是讀近現代以來的中國書,總體感受:沒個正型,但是瞎掰。

 

在歐美過日子,落個正常。女的,那個不是張愛玲?!陳丹青加木心,也不及mall 裏隨遇的Bruce Clinton 看得舒心。

 

翻開中國文學史目錄,假成這樣,邪成這樣,唉,日子,給糟蹋成啥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