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複中間小謝“最欣賞姚順的地方是姚順不欣賞魯迅。”
讀了《小癩子》《小裁縫》《十日談》,再翻《阿Q正傳》,也就那麽回事吧!
讀完《古拉格群島》,會覺得《魯迅全集》小樣兒。真的。
魯迅要是多花點功夫在礦學上,在醫學上,不致就寫雜感拿手。
啟蒙,是天生的居高臨下。出洋的和喝了點洋墨水的,無一不端這架子。中國當年的海歸,十有十有意無意地享受這待遇。有種你別海歸,像李政道,吳健雄那般呆下去。魯迅亦然,在日本活得吃力。回國了,公務員一當,高薪,留洋身份,精神上是“鐵屋子”外清醒的人,是怕叫醒了鐵屋子裏沉睡的人。自恃高得很。但壓得住“還是回來好混”的“小”嗎?
曾遇一位當年建造太平洋鐵路的老人。兒子攙扶著。對我說,我是老華僑。中國話說不好了。過得挺好。後來遇上更多的安居樂業於異域的港台人,大陸人,漸漸對他們產生了尊敬。他們是把“去異地,找異人,可別樣的日子”這話當真了聽,當真了去實行的。他們也是不玩“報効”辦家家遊戲的人,他們是為了好好過好自己日子的人。大都都和和氣氣的,平平等等的,愛種個小花小草的,買個啥問價碼的,第二代第三代都與異族通了婚的。
這難道不是種寬廣胸襟嗎?哪點兒比魯迅小?品格的強度,深度哪點兒比老蔣周恩來差?
沒出國,魯迅長魯迅短的,ok! 出了大陸,還“魯迅是最….”,魯迅聽到,也會白你一眼的。周圍知識閱曆見識比魯迅好的多的不要太多!譬如:“微雕是把能見到的弄成見不到的;顯微鏡是讓你見到看不見的”(魯迅語,大意),這正常,這裏的小學生都有;又譬如:應當直譯,硬譯,不應當信達雅。因為翻譯的要義是帶進盡量的原裝貨,以致使增添新東西,而信達雅是舊瓶裝新酒的把戲。這見識早就是歐美社會中的常識。
“不讀或少讀中國書,多讀外國書”“做穩了奴隸的時代”“做奴隸不得的時代”,“她不是苟活到現在的我的學生,而是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 可謂睿智之識,真誠之見。但limit於沒出國。更深的limit 還在沒見識過理性批判。換言之,這些觀點,是個人靈敏的感覺末梢掃人間世故所得,當作麻辣,有提神功効。倘要精神好,還得去fitness 才是。
魯迅的雜感的功力也大約如此。當文學讀所得的文字美感,當應珍惜;其中說的理,聽聽就是。
魯迅深刻,是感受的深刻,而不是思想的深刻。原因:礦學,醫學都學得不怎麽樣。用過的“解剖”“大量的樹木隻能變成幾小塊煤炭”的悟性水準,比本壇鈴蘭聽風文中引用的醫學知識水準差遠了。
應當說,百十年來的西學漸進,進口的多是船堅炮利,非但國企,個體亦然。至今暢銷的“科技強國”“為什麽不出科技大師”等假話題,仍把科學理性當作火藥指南針看待。
魯迅也是其中之一。“拿來主義”和全盤西化,一個調。其實的道理在於,科學理性並非貨物,它是合理的人文。它並不由智者賢者播撒,施舍,而是以不同形式,速度,終究要普及人類的實況。譬如中國社會內部有史以來的社會組織係統的建立和發達,這就是理性的民主製度的元素,隻是在中國它一直處於自發和扭曲狀態。
將自己活成個理性的人,如此而已。哪有啟蒙他人的job? 更扯什麽“事業”呢?這不是太拿自己當盤菜,而是壓根就不該用盤子裝。
還是古希臘人說得對“認識你自己”,用時尚的話“做好你自己”,如此而已。其他,多是扯犢子。魯迅,是扯得蠻好聽的那一位。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