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像鈴蘭聽風般地專心從醫,卻學立和孤島俠客那樣“中國當....”“中國人應...”去了

(2021-06-05 05:07:32) 下一個
 

不像鈴蘭聽風般地專心從醫,卻學立和孤島俠客那樣“中國當....”“中國人應...去了

 

 

 

,你潮,才有潮流的。“弄潮兒向潮立”,是自嗨,“手把紅旗旗不濕”,是自得。濕了,就濕了。誰說,誰來試試?

 

“為了忘卻的記念”,是日式文學的黑幽默。魯迅耍上一耍,要顯示的是用傳統漢語傳達不出的個人情緒。卻被普及了,至今還被引用,說明著,這幽默又靈又長命。

 

《紀念劉和珍君》是個人的憤悶,文體文境,在素來的漢語文章之外。自茲至今,尚見不到寫得更好的。說明著,日本的不少文辭美感已出於漢語而高出漢語了。

 

拿它當反抗什麽什麽的範文,旗幟,實在是“文藝座談會”開多了,“耄思想宣傳隊”隊齡太長所致。

 

幾萬萬矇昩傻乎乎地呆著,等著聰明人來振臂一呼後應者雲集。玩變形金剛啦!看著同胞圍觀日本人殺同胞,從而不像鈴蘭聽風般地專心從醫,卻學立和孤島俠客那樣“中國當....”“中國人應...”去了。讀多了《墳》《二心集》《華蓋集》... 才明白,那是個個人玩,玩自己的。說得一中國文壇哇哇叫到今天,說明,這兒的文人和文壇沒長進。近年來,讀過Wuliwa 和鈴蘭聽風的文章,就覺得,她們在玩自己的了。你聽到她們說什麽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 了嗎?

 

“爭民主”,不懂。“爭自由”,哪兒的話!開心就好,健康第一,人一到“古來稀”,誰不如是想,古往今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之歎,稍有點錢,就會慨然而生。活不活自己,是道自選題。隨著崛起扒下的眼睛上下軲轆轉,是你自己不自重,怪不得別人說你東張西望以致賊眉鼠眼。

 

第一世界,第三世界,先達國家,發展中國家...  是你拿它們當自己見識的標配的。“維穩是必要的”的立叭,“殺學生是不人道的”的俠客嘮,要是說出點雜上英語美感,該多好?一個蘿卜一個坑,別人挖好的,長出來能啥樣?

 

魯迅讀罷就魯迅,為何當作中國魂?是你自己夢遊了。

 

耄說過白求恩是一個“純粹的人”。自入歐美,他們比比身邊。當如斯,當如是,當應此。回顧,都歸了人家的當鋪,而今則掛在當當網上。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