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60)
2021 (381)
2022 (335)
2023 (302)
2024 (324)
2025 (11)
什麽叫左
———-儒法道新議
儒家,就是左。法家是極左。老莊,是逍遙派,組成了朋友圈叫道家。
“防民之口, 甚於防川”, 儒家說。誰亂說,抓誰。法家道。“不說白不說,說了也白說,白說也要說”,都在事後說。是為道家。
大儒,一般也是大官。大法家,也常是大官,但多被五馬分屍。道家,鮮有官緣,但吃喝還可以。儒而小官小吏,活得最滋潤。
笑到最後的,是儒家。開始就凶,越來越凶的,最後被凶到自己的,是法家。道家則關起門來才笑,開門則“道可道,非常道,不可道也”。
孝,是儒左的裝。孔融揭露“兒女是父母男歡女愛的產物,說不上恩,哪有報答?”,被哢喳了。於是至今電視劇中反複著:父母高叫著“都是為你好”地不敲門進已婚了的兒子的門。媳婦事後埋怨於老公,老公一攤手,“這是父母。他們怎麽會對我們不好”?
法家是拉下臉來的儒家。儒家則臉拉得再長,仍“有話好好說,莫失斯文”。道家是川劇中一耍“變臉”。
“文革”也有它對的地方。什麽事都不能絕對。老儒說。老道隻說後半句。他們的共同點:不具體地說哪兒是“對的地方”。“必須徹底否定文革”,是法家。
幾十年過下來,法在哼唧,道在擼串,儒,咪咪笑著。
“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說完,又補上“以民為本”。同出自儒門。“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原因,是下半部和上半部就是個半斤八兩之別,宏儒耍了個小滑頭。法家傻些,隻說前一句,不補下一句。道家則“民嗎?.....”,你去猜。
儒家的本事是官民通吃。皇帝爺教訓公主的話,也是老閏土說給兒子的話。“以孝治天下”的大文宣和“萬事孝為先”的家訓,是一個鼻孔裏打出的噴嚏。王安石不信,隻說“青苗法”的官話,結果,老死半山園,沒幾個路過的來看看。道家的關注在有的吃,不大管是官是民的。
所以,做人要吃得開,非儒不行,即左。左一點還是兩點,無大礙,總不吃虧。並不見得就是世故,但確是世情,也叫國情。
法家一旦吃得開,就是商鞅得誌,汲黯做了中央辦公廳主任。結果之慘和得誌之囂,大致端平。
道家,在意吃,不在意吃得開不開。所以,尊儒抑法,尊法批儒地排場輪不上,但蘇州的最熱鬧的街從來叫觀前街,穿道袍的對路邊的小吃知道的麻溜。
法家,此一時彼一時。儒,彼此彼此地一直在,延至群和圈,即“深入理會新時期下的改革開放的精神實質”。請君與議。為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所以,儒是這裏朝野的智商,情商。不高。但維穩,足夠。這穩,很要緊。保證不致雙開,常使小有節餘。
魯迅說:“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 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國大半。”這大半,也組群有圈,隻圖個開心就好。另小半,是大小不同的儒,也圖開心,但也注意著開的是什麽心。他們結在一起,就是這裏的古往今來。
所以,請儒左一點,加點道。切莫“法”衝。騙騙嘴,騙騙日子,幹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