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民以食為天是白話,說成古文當斷句為

(2019-10-01 17:35:24) 下一個

好話記存

“ “你在看啥?” 我老婆問。“看姚順博客”。“看得明白?”“評論看得懂。” ” 幫我設了博客的他告訴我。議:好段子。為難於人,於熟人,蠻爽的。忽然想到生人,極生的人。所有的慰藉:不是有意的。

同也是這極熟的告訴我,不管別人懂不懂,就管自己懂的,千千萬萬。屈原是其中的一個。議:不懂就不懂,懂了就懂了。二零一九了,一人一乾坤。

 

為什麽要出國

“為什麽要出國”之問,要是沒了“為什麽”和“要”,該多好。在所有的回答裏,“去異地,找異人,過別樣的日子”,覺得最合適。近來也覺得有點囉嗦。

頭十年,靜下來,就這“為什麽”?大約問得疲勞了。第二個十年,一門心思地過,沒個空“為什麽”。後來那“為什麽”也不見了。

其實哪有“為什麽”?總覺得有點“自我悲壯”。

張愛玲說,人生最大的意義就是沒有意義。民俗地說,別拿自己當盤菜。其實,沒人問who,where,what,why,Which。

 

民以食為天

“民以食為天”,是白話,不是古文。憑古漢語的語感,以為斷句當,“民以食為,天。” 這是先秦語境。隋唐後的語境當斷成“民,以食為天。”就語言美感和道理的深度而言,先秦的高出一頭。

在穀歌裏搜到管子的原話;“王者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也”。就覺得斷得太白話了。當斷句為“王者,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 漢代有言“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就覺得當斷句為“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三國有“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斷句當為“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民以食為天,人定勝天之類,蠻蹩腳的,把個中的文采糟了,把道理淺了,把語境俗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姚順 回複 悄悄話 先秦的語境迴異於魏晉隋唐。名詞動詞形容詞乃至副詞,都你可以是我,我可以是你。讀慣了,美感得很。 每讀《左傳》,如聞鏗鏘。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裏“立仆”,“也立仆”和“大霧彌天,人在廣州”,都用得是春秋筆法。不美嗎?。 民以食為天,人定勝天,人不為己 天誅地滅之類,裝個古様,不如“我爸是李剛”把白話說道地了。
FollowNature 回複 悄悄話 斷的太短,感覺不順, 成了結巴。
鈴蘭聽風 回複 悄悄話 我問我城市裏的人: 為什麽要出國?
好多人都回答: 為了孩子.

我媽媽問的是另一個問題: 你後悔出國嗎?
我答: 不後悔.

近年她不再問了, 我卻嘀咕了: 當年穿紅色泳衣健美的我, 朝懸崖下的大海勇敢一跳, 是否太草率?

張愛玲這句話 “人生最大的意義就是沒有意義” 躍入眼簾, 於是, 釋懷, 酸酸甜甜的感覺. 我自由的走自己的路。

人生最佳的答案是沒有答案. Who cares Ws?
Blue-Crab 回複 悄悄話 漢朝開始有“句讀”,宋朝開始使用“。”和”,”。何以斷句古代漢語,各人見解不同,沒有必要說別人的理解蹩腳糟粕。正如先生所言“別拿自己當盤菜”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