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說法:國內的人生活累,國外的人生活安逸(都指中國人)。
我一點也不覺得。
拿最大的退休一事來說:國內早十多年,女性最早45歲能退休。現在的政策是女性工人編製50歲退休,幹部編製55歲。男性60。我們這些不分青紅皂白不分男女的地方都要65歲甚至67歲才能退休,基本上就是差不多做到做不動為止。
第二件大事:語言。天天講月月講,說自己的母語簡直是天作之合,天下第一爽事。我曾經以為自己”外“字頭大學畢業,考過托福、GMAT、雅思,妥妥的英語學霸,在單位裏也是一言不合就寫長篇大論,結果這一年半載在家上班,英語被小孩不斷批評指正。我現在心虛加謙虛,發郵件前,盡量找孩子檢查一遍。人家改過之後,又順口,又nice, 又言簡意賅加時髦。估計我以前寫的都是英語文言文。
國內公共交通便利購物方便,買買買選擇多送貨快。不說吃的穿的玩的這些物質,就說柴米油鹽日常生活,在國外很多是周末去一次華人超市去一次洋人超市,其實對上了一周班的人來說挺累的。國內小區邊上都有菜場,願意的話能天天買菜或者下班路上順手買了。小超市更是比比皆是,更何況醬油都能上網買趕得上做晚飯。國內可以很方便地請個鍾點工做家務,拖地吸塵做飯洗衣服這些一輩子的都要做的事能少做或者不做。這些事都是熬成黃臉婆的配方。
我覺得國內不好的地方是空氣汙染、出行太累,還有孩子們讀書壓力巨大。但是我看那些二本或者自費讀大學出來的小孩也都找到不錯工作的。主要還是孩子要靠譜、家庭要一本正經。
說句政治不正確的話,國內很多人五講四美講不好不夠美,比如海外華人經常批評的大聲喧嘩、不排隊、隨地吐痰等等傷眼睛傷耳朵的習慣。人口基數大,壞習慣的人自然也多。國外人少,出家門遛彎也碰不上幾個,降低了不文明禮貌事件的概率。
問題來了,那我為什麽不回國呢。簡單一句:回不去啊。我回去做什麽,一沒戶口,二沒收入,這裏還有小孩要養大成人,等四世同堂。人的一生就是積累的過程,不管積累多少,攢一點是一點,不能推到重來的。
最後一點,為什麽我不要回國。嗯,我家裏一起都好,但是父親專製蠻橫,還是不回去了自己在外討生活吧。苦是苦了點,但是能瞎三話四。
每次回國也有人對我這麽說“你看, 你們得幹到67歲, 我們現在就可以退休啦(指比我年輕得多的人)”!
我回答“其實要看的是不是幾歲退休, 關鍵是你想退還是有人要你退”, 我70歲了, 隻要我想做, 還可以去超市找份工作(咱就不說專業工作了), 你70, 去試試? 哪個超市會要你喲。
想幹而做不成, 與想做還可以做, 不想做就可以退休, 川普得小兒子隻要願意, 生下來就可以退休! 你信不信
嗯,66,67歲應該是這幾年拿養老金,你到時候是70歲拿,你後麵的就要70好幾才能拿了。好像一兩年前有個議員建議把開始拿養老金年齡推到75歲,哈哈,真敢開牙啊,這不是禍國殃民麽?
更關鍵是,未來養老金還給得起麽?對此沒有信心。所以,還是自己拚命存錢給自己養老吧,不要太指望聯邦養老金。
我喜歡美國,因為我回國住父母家時,您說的那些中國的舒適便利我享受不到,感覺生活非常不方便,而美國的舒適便利我親身享受得到。人和人不一樣,感受也不同,但我們一樣的是,不論在哪裏都要把心踏下來生活,不自尋煩惱。
+1
出國時已過了30時,其實當時很矛盾。屬於單位拔尖人才。年紀輕輕已經共派出國幾次,黨校脫產作為第三梯隊培養,領導談話上調做官。不過思前想後,覺得內心厭惡官場,最後決定出國。出國這些年,覺的最大的收獲是懂得一個正常人的思維和生活,懂得人性的可貴,懂得我們過去太多被騙的曆史,知道世界上政府可以真正為人民服務。當然完美的國家是不存在的。但能夠在一生中弄明白生活中最基本的意義而不至於受騙一輩子,我覺得就值了。我認為國外才是正常的人類社會。
對於絕大多數民眾而言,67歲才能開始拿對自己來說“全額”的養老金,這的確是一件有點悲催的事情。
但是,早年出國定居的人,比國內同齡人早一些年開上了車,早一些年住上了自己的房子,也算可以吧。
這東西見仁見智,個人感覺不同。命運把一個人最終擱在了哪,就在那湊合活著吧。
美國很快就和中共脫鉤,倒時走著瞧吧。
還有這個買菜的事情,你不喜歡,可以讓人天天送上門。
如果從生活方便性角度來看,美國無法與中國比,中國城市化進程在加速,城市裏如今還有多少人自己做飯?不論下館子還是叫外賣都非常便宜,尤其是家常菜的小廚房(在美國是不允許的)。
更別提請保姆和司機了。
人類生活最大需求是affection,也就是群聚,擁有與家人或者朋友的經常性接觸,和一定規模的固定社交圈。僅僅是逢節聚會不叫社交圈,這就涉及文化問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組成的圈子是有局限的。這點上在海外無論如何無法與國內比。一個全世界都知道的概念,整體來講,美國人是世界上最孤獨的人,就是因為文化因素而導致難以獲得affection。那麽在美國生活的第一代移民呢?
在有醫保的前提下美國醫療條件好,但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使得美國人無法長期生活在其他國家,哪怕你更想去另一個國家長期居住。
除非你在那裏有工作合同。
這類事情是還有另一個因素是第一代移民的社會期望值很低,比如從來就沒有指望會擁有國內那種社交圈子,因此不可能客觀對比中美兩國的生活環境。
國內沒退休的人,也不是你想得那麽美,公務員看上去光鮮,其實很難熬的。如果不求進步,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到也還自在,可是什麽好事都輪不到你,靠邊站,就拿一點可憐的工資;如果不甘於此,各種送禮拍馬屁的惡心事都得做,為什麽那麽多官員抑鬱,為什麽那麽多女的做人家的情婦?你以為人家願意?
還有就是教育,從小就是兩套班子,想想都討厭!
至於說語言,我也是外國語大學畢業的,確實再好也比不好母語,而且怎麽也不如說中文痛快,沒辦法,出國的代價。但即使是這樣,甚至許多語言不太好的中國人,仍然能在國外辦成許多在國內
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不也是種成功嗎?語言隻是種溝通的工具。
國內生活確實比國外便利,可那些服務人員真的很辛苦。北京地鐵裏幾乎沒有老年人,一色兒神情疲憊的年輕人。至於保姆嘛屬於奢侈品,國外國外能請得起的都是有錢人了。
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這麽說,專製社會也有好的一麵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