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失敗是可以的嗎?

(2019-12-27 02:35:30) 下一個

戰國時代,最慘絕人寰的,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是秦軍與趙軍在長平地區發生了一場決戰,史稱長平之戰。


大家都知道結果了,趙軍主帥趙括戰死疆場!趙軍40萬降卒被集體坑殺。趙括還被後人戲稱為“紙上談兵”的鼻祖,是純粹的失敗者。
後人常常認為這場失敗本可以避免的,是不可以接受的。
比如說,趙王如果繼續起用趙
軍老帥廉頗,讓他繼續堅守不出的話,會讓秦軍彈盡糧絕,不戰而退。
或者說,如果趙括不拚死突圍的話,等待援軍也許會反敗為勝。
在下也查考過許多曆史資料和曆史背景,卻讚同另一種說法:這場戰役,趙軍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在這裏我不想展開討論,這場失敗可以不可以避免,隻想結合當下,有不少學霸在麵對挫折,麵對失敗後展現出來的困惑,甚至瘋狂的舉動來淺析一下,咱們教育體係中對失敗者的包容和鼓勵是不是少了一些?
咱們也把“失敗是成功之母”的信條掛在嘴邊,但是當失敗不可避免發生在自己身邊,或者自己的孩子身上時,這句話就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了。
中國曆朝曆代的史書上,從來都是戰爭的勝利者在書寫曆史,篡改曆史。漢朝的司馬遷是一個錚錚鐵骨的硬漢,即使雙腿被致殘,也要堅持把曆史事實寫進他的《史記》中!
但是,絕大多數的史官們就沒有這種精神和勇氣了。
“成王敗寇”就成了我們教育體係中的主旋律。
長平之戰的真實曆史是:趙括確實也犯有不少錯誤,又碰上了秦軍戰神白起。在彈盡糧絕後,又無援軍的消息,趙軍主帥趙括,明知道主帥帶頭突圍此事不可為,卻為之!在被秦軍包圍40多天後,趙軍士兵已經在吃死馬,死屍的情況下,他身先士卒,試圖領軍突圍,不幸戰死。

但這段史實被掩蓋後,後人隻是學習到了“紙上談兵”的不靠譜,並沒有真正學習到對失敗者的寬容和吸取失敗者的教訓,避免將來發生類似的錯誤。

在當今一考定終身的高考體製下,莘莘學子都被趕到一條獨木橋,趕到一條懸崖峭壁上,隻許成功,不許失敗!失敗者就會丟父母的臉,丟鄉親們的臉,丟老師的臉,丟點點點點點的臉!
本人在30年前的高考中也曾遇到過有同學在考場裏暈倒,有同學在考試期間睡不著覺的情況。更有甚者,在得到了高考成績以後,有同學甚至想不開,想自殺。
雖然事情已經經過了30多年,我也深深地受到這種心理上的傷害!有時晚上做噩夢,常常出現的情形是考試結束鈴聲響了,我還有好幾張試卷沒有開始解答,嚇我一身冷汗!

看看當下的新聞,當下的年輕人尤其是一些學霸類型的,在考上大學後,在考研,考博期間,因為成績不佳或者感情受挫,就做出了一些瘋狂的舉動,甚至跳樓自殺的行為,觸目驚心,太可惜了!

我們無法改變當前教育體製的現狀和標準,但是我們作為父母的可以從我們自身做起。
比如說,當孩子的成績單擺在你麵前的時候,請先深呼吸三口氣,保持鎮靜,天沒有塌下來。
其次,把TA們上學期甚至上學年的同科成績放在一起比較,先找出有進步的學科,誇一誇孩子:“有進步,有進步。“
其次,不要急於把退步的學科抖出來。假裝視而不見,但是這種視而不見不是真的實行鴕鳥政策,而是在適當的時候,甚至在一個星期後,看到孩子們比較容易溝通,比較放鬆的時候,不經意地提出不如意學科的情況,可以參考這樣子問:“數學這門課不如上一次考的,主要原因出在什麽地方呀?”
之後,你一定要閉嘴,等孩子說。往往孩子們會告訴你,TA們的真實情況。
然後再針對TA們的回答,有目的性地提一些具體的解決方案,或者讓TA們提出來。

猶太人和中國人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但至少有一點區別在於:猶太人在對待失敗的態度和教育方麵,有獨到的地方。猶太父母並不很在意失敗這個事實,TA們更重視如何坦然接受失敗這個事實,然後真正地把失敗當做一個台階去跨越,在失敗中吸取經驗,吸取教訓,讓失敗真正成為孩子們在未來生涯中的墊腳石。
猶太人為世界貢獻了科學家愛因斯坦,股神巴菲特,政治家基辛格,等諸多名人。20%左右諾貝爾獎獲得者是猶太人,雖然TA們占世界人口總數0.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