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情結二---所謂的文化
Cathy 的筆記 原創散文
話說到了加拿大,一個國內的小資文人,帶著90年代微薄的工資積蓄,落地後必須要做的事情就是工作。工作中,離不開的還是那一杯咖啡。原本沒有怎麽喝過咖啡的我,也不得不接觸和潛移默化的接受咖啡文化。
工作中間的15分鍾休息,還有午餐的半個小時時間是買咖啡的時候。工作之後,漸漸聊得來的西人朋友一開始都喜歡邀你一塊喝咖啡。又或者在繁忙的工作間隙,代你買一杯咖啡。如果你說不喝咖啡,他們也就聳聳肩,說一聲okay ,不過下次可能也不會找你了。不過你也可以跟她們一塊去,但是點茶就可以了。這其實是個文化現象,每個民族都包含著相類似的東西。盡管外表粗曠的老外,他們也有非常含蓄細膩的地方,比如說咖啡。
如果西人對你有興趣,想跟你聊聊天,或者就是打探個底細,邀請你喝咖啡就是第一步。當然僅僅是剛剛開始普通的朋友關係的建立。有些不喝咖啡的中國新移民會簡單的理解在吃什麽喝什麽東西這個層麵上,拒絕了一個好機會。實際上你隻要一塊去到咖啡廳,就是點白水,他們也不會介意你要喝什麽吃什麽,各人付個人的帳。隻是有個時間坐下來聊聊工作場合不聊的事,放鬆一下,有互相溝通的機會。
所以當本地的西人第一次邀請你喝咖啡的時候,如果你希望能有進一步的了解他們,不要輕易拒絕。在加拿大,和當地人第一次接觸就去餐館的極少,除非是其他國家的移民的文化。極其個別的也是有像中國人一樣喜歡請朋友到家裏吃飯的,那就是比較熟悉的朋友了,也多半是退休後的老人。年輕人多半則都是去酒吧,那才是真正的哥們兒,姐們兒。中年以上的朋友有偶爾會邀請到家裏去吃飯,但是酒水一般是自己帶的。而且沒有空手去的,一般都是要帶上禮物和一個菜,有點類似potluck 的party的形式。
西人是非常非常要麵子的!不過是形式不同而已。一般不輕易請您到家裏,中產階級的西人多數是非常講究屋子的裝潢和清潔。當然,大家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一般來說,他們得提前準備好,把屋子打扮得整齊漂亮了,然後邀請你來,不能遲到。我老公的老朋友,偶爾臨時性起,叫他到家裏看看一件半成的木工作品或者是庭院的小工程,再一起聊聊天,也是等他的妻子不在家的時候。這是一個比較突出的西人習慣,可以看出對婦女是相當的尊重。
不過也是因人而異和關係遠近有區別。在我租房的時期,有一個鄰居的女孩,因為和我一樣在準備上大學,所以我們關係走的很近,互相鼓勵!不過她隨便起來,經常是直接一腳就從她的家門邁到我家的門檻。我說過她好幾次,要打電話通知。她不以為然,說道:書上說的,你們中國人的culture就是這樣,不在乎預約的。為什麽我做中國人的朋友,不能和中國人一樣的待遇,你太裝了。
就是因為關係太近了,她酗酒的毛病我也得幫她改,費了很長時間,還是有很成效的。也因為她的幫助,我也去過不少酒吧。了解了當地吸煙喝酒嗑藥的文化,不過實在是不能也不可能接受的。我對當地調酒的一些基本知識也是她傳授給我的,因為她的工作就是一個調酒師。時不時在家給我弄一杯漂亮的雞尾酒,兩人一邊喝一邊聊,我教她存錢省錢。漸漸時間長了,她也結婚生了孩子,生活的重心變了,也很忙。而且我上大學後比較累,搬家以後就沒再繼續聯係。
可能大家以為中國人跟當地西人在一起交朋友最大的好處是英文和社會關係。實際上,就我的經驗而談,英文是可以提高一些熟練程度,但是西人不懂得如何教你,也沒有耐心,除非是拿了工資的老師。寫作記單詞等等等等,還是全靠自己。如果說不到十句話就卡殼,估計他們也對你沒有什麽興趣了。過早過急的交流,找免費陪練,會破壞到對你的形象,以至於工作和社會關係。練習英語絕不能在職場,職場是考場。
當地普通人也幫不了你什麽忙,必須是個人物,和中國一樣,當然那些負麵的事情我們就且不說了。西人的界限和利益關係分明,不熟悉文化,很容易讓西人誤會和反感。西人自己的窮親戚和孤獨的父母都沒時間照顧,何況是一個外國朋友呢?人性都是相同的。一個快退休的同事聊天的時候跟我大吐心聲,說她很羨慕中國人,有家的概念,以家為中心,對雇員也很好,就跟大家庭一樣。因為她年輕的時候曾在小鎮的一個中餐館當過服務員。因為那是唯一一個地方,上班可以帶上她僅僅幾個月大的孩子。她很感激中餐館老板娘,幫助她度過那段最艱難的時刻。基於許許多多的經驗,後來我還是和大多數西人一樣,還是喝咖啡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