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野鶴

我是一個都市裏的鄉下人,我希望我的文字,充滿蟲鳥聲和稻麥香,還有風的呼吸,花的脈搏
正文

清明是一個斷魂的日子

(2019-04-07 10:18:08) 下一個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的這首清明詩,應該是對這個節日的最好詮釋了,從剛懂事起我就學會了這首詩,以後年年四月,我都沉浸在這樣的心境裏,這是個被雨和愁打濕的日子,是孤獨的旅人,在寂寞的鄉間行走,是細雨迷蒙中,牧童的笛聲悠揚,是遠方的杏花林裏,客家的酒旗,若有若無的隨風飄動,是雨中客棧,召喚著旅人漂泊的心。

自從我的母親離世,我就更加理解了,“欲斷魂”是怎樣一個深刻的涵義。

異國他鄉,不能年年去給母親掃墓了,於是,清明節,就成了一個斷腸的日子,一個觸景傷情,哀悼宇宙萬物的日子,不僅思念逝去的親人,也有青春易逝,人生無常的無端傷感,以及”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古人情懷。

生命脆弱,人生有多少無奈啊,一場毫無征兆的病,一起突如其來的車禍,一份猝不及防的毀約,都會讓原本舒適安定的生活,瞬間崩塌,都會讓一份當初溫馨浪漫的情感,頃刻瓦解。

災難的到來往往是悄無聲息的,沒有理由,不講邏輯,找不到來龍去脈,會在一個早晨突然造訪,譏諷的看著你,賴著不走了,像一塊巨石從天而降,堵在你的生活裏,推都推不掉。

有位作家說過,苦難體積龐大,而幸福不過是一塊小小的礦石。

在這樣憂鬱的日子裏,酒是最適宜的了,“借問酒家何處有”,看來古人,是最懂得借酒澆愁了,我也是從一次偶然的機會,知道了酒的魅力,如同擁有了一個秘密。

本來滴酒不沾的我,在一次獨自的旅行中,在客店裏偶爾喝了幾杯朋友送的白酒,結果睡了整整十五個小時,醒來後,所有的旅途困頓都煙消雲散了,人變得異常輕盈,世界看來豐潤、親切和美好,自此,我會買一瓶烈酒常年擺在案頭,不一定讓它穿過腸胃,隻作為一個老朋友相伴,有一種莫名的安慰。

酒能怯濕,能壯膽,能緩解憂鬱,能撫平創傷,這也是一個清明的儀式吧,一人伴月獨飲,或與好友對酌,酒喝到深處,能把積在心底多年的沉鬱傾訴出來 ,如春風細雨,拂去塵埃。

清明也是一個思念友人的日子,這是家鄉的節啊,我會突然想給大洋彼岸久未聯係的老友發個信息,沒有任何客套,就是一聲呼喚,於是我的手機裏裝滿了故鄉的花和樹,還有不問緣由的安慰和問候,同學群裏,流淌著對離開多年的早逝同學的綿綿思念,天堂人間,其實從沒有忘記。

孤獨的人生,天上地下,海內海外,有一份牽掛,總是好的。

交錯重疊的中西文化裏,一年四季,有數不清的紀念日,五花八門的節,大部分是喧囂熱鬧的,隻有這個清明節,是中國人亙古不變的憂傷,蔥綠蔥綠的,濕濕漉漉的。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圖片來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