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我的家

有一個體貼的丈夫,有一個可愛的孩子,有一個穩定的家。作為女人,我還需要什麽呢?還需要一份祥和的,一份永不褪色的,追求美的心情
正文

金嗓子”周璿的故事

(2006-02-02 14:46:45) 下一個
1957年9月22日影星周璿病逝。

  中國電影女演員、歌唱家。原名小紅,江蘇省常熟縣人。自幼被父母遺棄,賣到上海。8歲,養母的妹妹介紹她進一個小歌舞班學藝。1931年秋進黎錦暉主辦的明月歌舞團。“九一八”事變後,在一次演歌會上滿懷激情地歌唱《民族之光》一曲,受到觀眾熱烈歡迎。隨後,黎錦暉為她改名為周璿。1932年春,加入新華歌劇社。1934年,在上海各家廣播電台聯合舉辦的歌星比賽中,被稱為新發現的小歌星,讚美她的歌喉“如金笛鳴、沁入人心”,獲得“金嗓子”的佳譽。

  1936年,在藝華影業有限公司的影片《花燭之夜》中扮演一個小角色,接著又在《喜臨門》(1936)、《百寶圖》(1936)、《滿園春色》(1937)、《女財神》(1937)、《三星伴月》(1937)、《狂歡之夜》( 1936)等影片中參加演出。1937年,在影片《馬路天使》演女主角小紅,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在舊社會受盡侮辱和損害,卻對前途抱有美好理想的歌女形象。她在影片中主唱的兩首插曲《四季歌》和《天涯歌女》,多年來廣泛流傳。1938年 5月,進國華影片公司,成為該公司基本演員。從1939年下半年到1941年上半年,一連拍攝了《李三娘》、《董小宛》、《蘇三豔史》等近20部民間故事題材的影片。抗日戰爭勝利不久,周璿到香港拍攝了《長相思》、《歌女之歌》、《莫負青春》等片。1947年,回上海拍攝《憶江南》和《夜店》。在《憶江南》中,她同時扮演采茶女和交際花兩個性格迥然不同的角色,茅盾曾評論說:“周璿女士一身兼演此兩個不同性格的角色,頗有分寸,說得上難能而可貴。”不久又到香港,因受嚴重刺激而精神失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返回上海,在參加影片《和平鴿》拍攝工作中,舊病複發,於1957年9 月22日去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